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尚洁与太洁

中国人一向以不干净而闻名于世界:身体不经常洗浴,衣服不经常洗涤,随地吐痰,用袖子擦拭鼻涕,不洒扫道路,厕所听任其散发难闻的气味,饮用水不加以过滤澄清,有了传染病人,也不知道去隔离。从小的方面说是损害了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从大的方面看会酿成一个地方的瘟疫。这是我们所以痛心疾首的事情,希望大家都以崇尚整洁来互相鼓励。

不过,崇尚整洁也有一个尺度。洗澡、洒扫,这是一个人所能尽到的事情;公共环境的清洁,则是可以相互约定而加以实行的。如果不遵循一个正常的限度,而矫枉过正,那么它带来的弊端也很多。

南宋的何佟之,一天洗澡十几遍,还嫌不够多;元代倪瓒的痰盂,频繁地换水,衣服帽子经常擦拭,每天数十次,他住的房子前后的树木石头也经常擦洗;清代的洪景融每天洗脸花的时间,从早晨到中午还没完。这些都是因为太爱干净而浪费时间。

南齐的王思远,那些拜访自己的客人,如果来的人衣服不整洁,就不靠近他。如果形貌庄重、衣服整洁,才与他促膝交谈,等到他走了之后,还命令让两个人轮流擦拭那个人坐过的地方。南朝宋的庾炳之,来访的士大夫还没有走出门,就下令让仆人擦拭坐过的床铺;宋朝的米芾不和别人共用手巾和器具。这些则是因为太爱清洁而妨碍别人了。

如果去采访各地的风土人情,教化野蛮落后的地方,挽救孤儿穷人,治疗护理患有疾病的人,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不得不进入不干净的地方,接触到不整洁的人。如果因为爱好清洁,就裹足不前,那么文明就不能远播,人道主义也将会灭绝。汉朝的苏武被扣留在匈奴,住在洞穴中,把雪块和兽毛裹起来,就直接吞下去。宋朝的洪皓被扣留在金国,用马粪点火,烘熟面粉来吃。宋朝的赵善应,在路上见到病人,一定收养体恤,亲自为他们煮药。瑞士的裴斯泰洛齐收留了五十多个流浪儿和孤儿,一起进行教育。这些人比起王思远、庾炳之那些人,怎么样呢?

况且,崇尚整洁的道理,也应该从自己身上应用到别人身上。秦朝的苻朗与朝廷官员举行宴会,让小孩子跪着张开嘴,等宾客把痰吐到他们的嘴里,然后再出去,并称之为肉痰盂。这样做不用多说,真是昧良心啊。南宋谢景仁居住的地方非常的干净漂亮,每次吐痰时,就吐到左右仆人的衣服上。等一天的事情办完了,才让仆人尽情地去洗浴。虽然不像苻朗那样残忍,但是仍然是放纵自己、轻视别人。汉朝的郭泰,每次住宿旅馆,都亲自洒水扫地;等他离去后,刚到的人们看到这个地方,就会说:“这一定是郭泰住过的地方。”这真是值得别人效仿的榜样啊。 Lguz99OHwxYTSON2OxI0X2xQGbUC5RqEf9YrMMZmAPhLaQBNJIz4UPgtgXOPssF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