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细与多疑

《吕氏春秋》上说:“物体有很多类,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孔子说:“我讨厌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讨厌杂草,是害怕它让人混淆了禾苗;讨厌紫色,是害怕它使人混淆了红色;讨厌郑地的音乐,是害怕它扰乱了雅乐;讨厌奸人,是害怕他们混乱了道义;讨厌传播流言的人,怕他们搅乱了诚信;讨厌伪君子,是怕他们混乱了道德。”《淮南子》上说:“表面相似的东西是众人炫耀的资本,所以凶狠的人,好像很聪明而实际上并不聪明;愚蠢的人,好像很仁慈而实际上并不仁慈;鲁莽的人,好像很勇敢而实际上并不勇敢。”那些相似的东西,大体上就是这样,所以人们不能不仔细观察。

孔子说:“众人都喜欢的事物,一定要认真考察;众人都讨厌事物,也一定要认真考察。”又说:“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件事,再观察他如何去做,接着再观察他做此事时的心情是否安宁。如此仔细观察,那个人的品质怎么能藏匿得住呢?”庄子说:“人的品质与性情都藏在内心深处,所以君子会驱使某人到远处,来观察他的礼貌;不断地安排他做事,来看他的能力;突然问他事情,来观察他的机智;着急地与他约定事情,来观察他的诚信;把钱财交给他,来观察他的廉洁;告诉他危险,来观察他的气节。”这些都是观察一个人品性的详细方法。不只是观察人应该这么做,约束自己也是这样。曾子说:“我天天用三个问题来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不忠诚?与朋友交往是不是不讲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没有温习?”孟子说:“如果有人对我蛮横无礼,那么作为正人君子,我一定会自我反省:我一定不仁慈,一定没有礼貌,不然他怎么对我这样呢?自己反省自己而变得仁慈、礼貌之后,如果那个人还是对我蛮横无礼,那么君子一定会接着自我反省:我一定不忠诚。自我反省而变得忠诚之后,如果那个人还是蛮横无礼,那么君子才可以说:这是个无知狂妄的人啊。”君子的自我约束,就是这么的细心谨慎。

细心不是别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所能达到的程度。如果不通过观察反省,只是平白无故地忧虑,那么就是多疑了。列子说:“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他看邻居的儿子走路好像是小偷走路的样子,看他的表情,也是小偷的样子,总之邻居儿子的动作行为,没有一项不像小偷的。过了一段时间,他翻动他的谷子,却发现了自己的斧头。”荀子说:“在夏首的南部,有一个人,名叫涓蜀梁。他为人愚蠢又怕事,在月明的晚上,他在路上走,低头看到自己的影子,以为是地下的鬼,抬起头看见他会变化,以为是站着的鬼魂,于是惊慌地逃走,等到跑回家,他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地惊恐而死。”这都是多疑带来的坏处。

其他的事例如:韩昭侯害怕说梦话让妻子听到,而一个人独自睡觉;五代时的张允,家里有万贯的财产,天天随身带着很多钥匙,放在自己的衣服底下。多疑成这样,其实都是“天下本来没有那么多事情,庸俗的人却自己扰乱了自己”。多疑和精细相比,怎么能同日而语呢? 27/G4iBVlE8jt6TFjNhaTXEX4Zwisxd5XAD+6VecummAodYjbfKGsTNRg1NQgF8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