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戒失信

不讲信用的区别有两种:说话不算数和不守时。

说话不算数的过失,有的是因为计划的临时变化,如晋文公讨伐原,命令带三天的粮食,原不投降,于是传令退兵。间谍跑来说:“原将要投降了。”军官就说:“请等一等再撤兵吧。”此例就属于这种情况。有的是因为遗忘,如卫献公请孙文子、宁惠子吃饭,天都不早了还不召见他们,而在园林中射大雁,就属于这种情况。有的是因为轻易地许诺,如老子所说的“轻易许诺的人一定很少守信用”就是这种情况。然而晋文公听到军官的话后说:“得到原而失去信用,那又有什么用呢?”可见改变计划也是不可取的。魏文侯要与群臣饮酒欢乐,这时天下雨,魏文侯命令摆驾要去野外。他身边的人都说:“今天饮酒欢乐,而天又下雨,您看怎么办呢?”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相约打猎,这虽然是休闲娱乐的事,但怎么能不遵守时间的约定呢?”于是亲自去说明解除约定,而不敢忘怀约定。楚国人有谚语说:“得一百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的许诺。”是说季布不轻易许诺,许诺了就一点要实践诺言。

不守时的过失,有提前的,有延后的,有等待别人的,有被别人等待的。汉代的郭伋出行,到了西河美稷,有几百个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路旁边迎接拜礼。完事后,那些儿童们又送郭伋到城外,问郭伋什么时候回来。郭伋计算了日期后告诉了他们。郭伋回来时,比原先约定的日期早了一天,郭伋说这违背了与诸儿童的约定,于是就在野外停下来,到了约定的时间才入城。以此表明不应当提前。汉朝的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中午出行,中午过了朋友还不来,陈太丘就走了。陈太丘走后,他的朋友来了。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陈元方:“你父亲在吗?”陈元方回答说:“等很久了您都不来,我父亲已走了。”陈太丘的朋友便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人约定一起出行,竟抛下我自己走了。”陈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相约,却过中午了还不来,这是不守信用。”陈太丘的朋友听了感到很惭愧。这说明不能延期。唐朝的肖至忠和朋友相约在路上相见,正好遇上了大雪。人们劝他避避雪,肖至忠说:“哪里能与人相约,可以失信呢!”朋友来了,才离去。众人叹服肖至忠对人遵守时间的约定。吴国的卓恕为人诚恳守信,从不失信,与人相约,即使是暴风骤雨冰天雪地也要去。有一次,他从建业回家,向诸葛恪辞行。诸葛恪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卓恕回答说:“某天要再来拜见您。”到了约定的这一天,诸葛恪大会宾客,停下来不吃不喝,以等待卓恕。当时到来的宾客,都认为会稽、建业相隔千里之遥,江河阻隔,哪里能按时到来。但卓恕却按时到来了,满座的人都非常惊讶。由此可见待人不可不守时。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所以能够预见将来,而不会乱了秩序,是因为有约定。有约定而不遵守,那就会乱套,而猜疑之心就会产生。不守时的过失,虽然比说话不算数稍轻一点,但是却会耗费时间、丧失信用,也是不能不马上禁止的。 z4RnIqx6/mpqcRaYaiPVgtImh2io5VBbIuwGl6IPHCoDLbEzxrUkzW0Nwa41dix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