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是老师和家长眼中让人头痛的孩子。他的口头禅就是“不”。
“不,我不想上课。”
“不,我不走那条路。”
“不,我不吃饭。”
一整天下来,从刘恒的口中会说出各式各样的“不”。不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不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不按父母说的话做。
眼看就要小升初考试了,刘恒的成绩还排在全年级倒数。刘恒妈妈愁得头发都快白了,每天只要刘恒一放学回家,她就不断督促着孩子:“快去写作业!快去吃饭!快去预习!”
然而,这些催促都收效甚微,回复她的永远是“不”。
看着刘恒满不在乎的样子,她恨不得替儿子完成作业,甚至去替他考试。但她毕竟不是刘恒,除了不断地催促和唠叨之外,她没有任何办法能让孩子变得听话。
刘恒爸爸急了,抄起衣架子狠狠地收拾过儿子几顿。但就算当时能让刘恒按照他的话去做,之后刘恒又我行我素起来。
而且,就算刘恒按要求去做了,也只是表面上敷衍了事,完成质量极差。
有一个这样的儿子,夫妻两人整天都愁容满面,羞于向他人提起自己的孩子。每当考试成绩出来时,他们连在街上走路都躲躲闪闪的,生怕碰到熟人问起儿子的成绩。
那么,刘恒真的是个坏孩子吗?
对所有事情说“不”是刘恒表现出来的现象,那么在这背后,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难道,他天生就是一个喜欢说“不”的孩子吗?这不可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去深入了解这背后发生的事,再用正面管教的办法来着手解决。
刘恒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说“不”的?
面对这个问题,刘恒妈妈愣了一下,努力回想了许久,才用不确定的语气说:“应该是在四五年级的时候。”
刘恒爸爸说:“我在外面做生意,家里的事没怎么管,刘恒都交给他妈妈管。”
既然如此,妈妈应该很了解刘恒,怎么也不确定呢?
“他小时候很乖的,我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当时我也没有放在心上。”刘恒妈妈解释着,说,“我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得这么严重。”
刘恒妈妈回忆着:“可能,是我在他小时候管他管得太多了,他现在才故意要气我,要跟我对着干!”
这件事的核心是刘恒,只从父母那里了解情况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知道刘恒自己的想法。
“我妈?”刘恒笑嘻嘻地摊了摊手说,“她除了说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就是快去干这个快去干那个,还会说什么?我就不想做!”
他又陆陆续续说了一些和父母之间的相处情况,我们就知道了,他是如何成为一个用“不”来和全世界对抗的孩子的。
刘恒的家庭环境,和很多家庭都是相似的。爸爸在外面忙着生意和事业,家庭教育中缺失了父亲的角色。妈妈作为全职太太在家,生活的重心就只有刘恒。
从小,妈妈就管他管得很紧。
用刘恒自己的话来说,他妈妈不止要管他做了没有,还要管他怎么做的这个过程。
他举了一个例子,让我们印象深刻。
那是一次航模比赛,刘恒兴致勃勃地选好了要参赛的航模,那是一架帅气的迷彩直升机。但是刘恒妈妈直接否定了他的选择,自行做主给他买了一架战斗机。
刘恒妈妈的理由是,她查过比赛的获奖数据,战斗机获奖的更多。所以从概率上来讲,不能选择刘恒所喜欢的直升机模型。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发生了很多次。总是被妈妈干涉选择的刘恒,有一天突然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开始对妈妈说“不”。
然后,他发现拒绝了妈妈的要求之后,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严重后果。反而,这让他看见了妈妈对他说“不”的无可奈何。
他尝到了拒绝的甜头。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于是便成了今天的刘恒。
1.想要孩子停止说“不”,父母先要学会将“不”用“要”代替
和孩子最亲近的就是父母,来自父母的习惯性否定,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种是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从而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不敢表达。而刘恒的现状,则是另外一种后果。
刘恒已经12岁,迈入了男孩的青春期。他自我意识的觉醒,让他对不断命令他、干涉他行为的妈妈产生了怀疑,进而产生了逆反心理,用“不”这样的方式与父母对抗,进而发展到和全世界对抗。
甚至,他在这样的叛逆行为中,看见老师、家长拿他没有办法的时候,产生了一种愉悦的感觉。
所以,在这个时候,首先要纠正行为的不是孩子,反而是父母。
对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像刘恒这样已经初步形成了人生观的男孩,必须正视他的思想成长过程,少说“不”多说“要”。
孩子本来是一张白纸,他的行为最容易受父母影响。妈妈习惯了说“不要”,孩子也就学会了说“不”。
就像上面刘恒所说的那次航模比赛,妈妈可以说“要用战斗机模型”,而非“不能用直升机模型”。
这只是一个在沟通上的小技巧,体现的却是正面肯定。长期养成习惯之后,就能形成良好的正面沟通基础。
2.尊重孩子的选择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要有清晰的认知:孩子的成长是必然的,不论家长们愿不愿意,他们都势必不会、不能一直处于自己的呵护之下。
刘恒从刚开始学会拒绝,到现在几乎对所有事情说“不”,这个过程花了两年时间。
而在这期间,又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各种事情,他仍然在被妈妈否定。
孩子的选择或许不是最佳、或许幼稚,但那是他根据他的所知所见,做出的决定。哪怕就是错了,我们也应该允许他犯错。
毕竟,孩子犯了错,有父母和他一起承担后果,孩子还能在错误中吸取教训。而当他长大成人后再犯错,谁又替他收拾烂摊子?最终酿成的苦果,还是他自己咽下。
一个从小到大没有犯过错误的孩子,是不存在的。
尊重他、引导他,让他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学会成长,这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同样以上面那次航模比赛来举例,对刘恒来说,从选择航模类型到训练、再到比赛,这整个完整的过程都需要由他自己来感受。
父母可以给他建议,却不要代替他做决定。妈妈可以告诉他查到的结果,怎样才更有可能赢得这场比赛,而非直接替他选择。
无论刘恒是否采纳妈妈的建议,这其中的过程,需要由他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总结成败经验。
这是孩子的必经之路,任何人无法替代,哪怕父母也不行。
3.达成和解协议,逐步改善家庭教育氛围
造成现在的局面,并非一朝一夕。现在就算找到了症结所在,要改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除了父母的改变,刘恒也应该调整自己,改掉用说“不”来消极抵抗的习惯。
在我们的帮助下,刘恒与父母达成了协议:妈妈改掉总是否定刘恒的这个坏习惯,爸爸在家的时间里多陪伴儿子。刘恒也承诺,父母对他生活学习上的合理要求他一定做到。
刚开始,这对三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
已经习惯了对抗的刘恒,要想改掉已经养成的坏习惯,需要进行更多的克制。而克制,对于一名12岁的少年来讲,绝非易事。
有多少次,那个条件反射的“不”字脱口而出后,他才意识到自己违反了协议。
而这次,刘恒妈妈已经认识到了她在教育上的失误,温柔而坚定地包容着刘恒。她认真仔细地观察儿子,越来越多次地尊重儿子的选择,“不要”“快去”这两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
刘恒爸爸也不再认为教育孩子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父亲的陪伴,给予刘恒另一个视角,一个从男人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视角。
慢慢地,“不”这个口头禅从刘恒嘴里消失了,一家人的氛围重新变得其乐融融。有了认可、尊重自己的父母,刘恒不再和全世界对抗,重新融入了班集体中,学习成绩也逐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