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终于要过去了,初冬清冽的空气可以让人冷静下来思考问题。疫情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利之外,进步也是有的。例如,利用相对“空闲”的时间,我翻译了一本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这是我翻译的第六本投资书籍。在芒格推荐的书单中,与投资有关的书只有六本,其中就包括这本。能够再度翻译一本巴菲特主题的投资经典,对我而言,实在是与有荣焉。
作者罗伯特·哈格斯特朗同时也是著名的畅销书《巴菲特之道》的作者,我同样有幸翻译了该书的第3版,也正是该书的第1版在25年前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 相去万里,跨越时空,震撼心灵,改变命运,这便是文字经典的力量。
在《巴菲特之道》一书记录巴菲特的成长轨迹以及教人选择普通股的基础上,作为姊妹篇的《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教人如何将这些股票组合起来,并为管理投资组合提供了知识框架,它将集中投资列为指数型投资和主动管理型投资之外的第三种方法,讲解了集中投资的概念及其学术背景和统计因素,以及数学、心理学、复杂适应性系统,还有与此相关的各类牛人的故事。
毫无疑问,这本书为广大巴菲特迷们提供了更多一窥究竟的精神食粮,但想通过一本书或几本书就成为像巴菲特一样的伟大投资家,虽不说势比登天,但也绝非易事。书中的精彩,留待大家亲自去探求,倒是近日遇见有人问:“巴菲特的方法如今尽人皆知,学巴菲特还有用吗?”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深刻话题。
毕竟,过去十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没有跑赢标准普尔500指数,从2010年11月到2020年11月,前者上涨了187%,后者上涨了204%。对此,不少业内人士也心存疑惑:巴菲特是不是过时了?
以我从业近三十年的经历而言,大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类似的质疑出现。我亲眼见过历史上巴菲特股票大跌腰斩的情况,也听说过有人准备向他扔鸡蛋或西红柿的传闻。对此,我在2020年做的另一件事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就是我将《一个投资家的20年》一书更新到了第3版。
2006年回国之后,为了验证巴菲特理念在中国是否有效,我做了很多尝试,其中就包括每月在杂志上撰写财经专栏,从2007年4月至2020年10月,已经长达十三年半,上面的投资组合从当初的100万涨到1300万,同期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从109500美元涨到302500美元,上涨了176%,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从1484点涨到3270点,上涨了120%,而中国股市大盘是下跌的。这些都被收录在新版《一个投资家的20年》中。
上述业绩看似耀眼,可如果只是截取近两三年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的。不过我常常收到大量读者和学生的来信,他们表示在读了我的文章和我翻译的有关巴菲特的作品后,无论是财务还是人生境界都迈上了新台阶。细读之下,其中很多人的投资回报都比我好很多。
对于普通人“学巴菲特有什么用”的问题,我在北京理工大学MBA投资学课堂上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学习投资学、学习巴菲特,成为巴菲特或成为伟大投资家的可能性不大,就像学习经济、历史未必能成为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一样,但今天学习打下的基础知识框架,在将来的道路上可以让人少走弯路。
近日,一位读者不远千里来看我,讲到几年前他父母受到高息P2P的诱惑将全部家当投入其中、几欲了结生命的往事,他慨叹:“如果能早点听到杨老师的课,早点知道伟大如巴菲特投资回报也不过年化20%,就不会受30%高息的诱惑了。”
2020年,特斯拉大涨500%,巴菲特没抓住;蔚来大涨20倍,巴菲特没抓住;比特币大涨,巴菲特没抓住……很多大涨的股票,巴菲特都没有抓住,但他依然以800亿美元身家屹立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九十岁还能跳着踢踏舞上班,每年为股东创造数百亿美元的价值,与自己喜欢的、也喜欢自己的人在一起,这一切足以值得我们学习了。
回到“学巴菲特还有用吗”这个话题,2020年有一两千个读者与我一起学习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并且打算十年读十遍。在成功学、速成班盛行的环境中,秉承“学习可以学习的”原则,静心慢学,重走巴菲特当年的成长道路,大家已经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我是受到巴菲特影响的众多普通人之一,我的读者们也都认为他们受到了巴菲特的影响。以我所见,在伟大的投资家中,像巴菲特一样荫庇众生、得到这么多人发自内心的热爱的,有史以来,无出其右。
村上春树说:“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踏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同样, 我读过你读过的书,我想过你想过的事,这算不算一脉相承。 阅读这本《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做好自己的人生组合,也算是一种相拥、相逢、一脉相承吧。
杨天南
202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