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中华先人的维艰创业

原始人从动物界走来。刚从动物界脱胎出来的原始人的生活必然带有动物界的某些印记。他们像野兽一样住在洞穴中,像飞鸟一样栖息于树干上,古文献称其为——

穴处巢居

这句话是对人类初始生活条件的写真,即寄居在洞穴中,筑巢在树头上。此语成语化以后,即泛指居住条件的简陋。

人类一开始就走上了与禽兽截然相反的生活轨迹:禽兽多为昼伏夜行,而人类却反其道而行之,走的是昼出夜息的生活之路。人是从猿进化来的,而猿是居住在树上的,最初的类人猿也是居住在树上的。中华神话创世说和古典文献中说的“有巢氏”,实际上是对人类婴儿期生活的依稀追忆。

原始的先民们,最初是白天一群一伙地在地面觅食,晚上就一群一伙地住在山洞里的。那时人少禽兽多,住在山洞里不安全,常会遭受猛禽恶兽的袭击。于是,有一个叫有巢氏的聪明人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大家可以看一看,那些鸟多么的有能耐,它们把巢筑在树头顶上,又能挡风避雨,又能防止野兽的侵袭。我们为何不学学鸟类,也在树头筑个巢如何?”有巢氏那么一提醒,众人茅塞顿开,于是真的在树头上筑起了人居的巢,那样一来,人的生存条件改善了许多。由于这个主意是有巢氏拿出来的,于是人们就称他为“圣人”。

关于有巢氏的一些原始资料,后来留存在《博物志》等典籍中。据说,发明巢居后,过些时日这个有巢氏又不断创新开拓,前进了一步,他帮助人们把树头顶上的巢搬到地面上来,经改进加固后,教人们“结庐而居”,于是就有了建筑在地面上的民居。一度盛行于祖国大地上的“高干栏式”建筑,那完全等于把树顶的“巢”式建筑移于地面了。

如果说人类的历史有400万年的话,那么至少有一百万年的早期人类是在饮用生食中度过的。他们过着生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的艰辛日子,后人形容其为——

茹毛饮血

茹毛饮血这句成语是指人类初始时最原始的生活状态。说当时的人们捕捉来了野兽以后,就连毛带血地生食。《礼记·礼运》上有一段记载:“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酷爱读书,记忆力极强。五岁就读遍儒家的“五经”,读书时,“数行并下,过目皆忆”。他下笔有根,说话有据。他在《文选·序》中也认为,人类早期有过“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看来,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阶段的确是存在过的,而且这一阶段在时间上又十分漫长。

茹毛,是说吞食动物的皮毛。饮血,是说饮食动物的血液,即泛指人类当时还处于生食阶段。与“生食”相对应的,是“火食”。人类的生食阶段在时日上是漫长的,也是极为艰辛的。生食极大地伤害了人的机体。考古发掘证明,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寿命一般只能活到二三十岁,能活到四十来岁的属于是特例和个案,也算是长寿了。

从“生食”到“火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有了火,就有了烹调。当时的烹调是十分简单的,初期既无炉灶,也无锅碗,人们想吃东西了,就把肉类或植物的根茎随意地投入篝火中烧烤,烧烤时会散发出阵阵的香味,后来又以水煮和水蒸取代了单一的烧烤。中原地区在仰韶文化时代已经开始用陶甑烹饪,就是说大约在距今7000多年前,中原地区流行蒸煮食品,这是饮食史上的巨大进步。

我们的祖先何时走出生食时期、进入火食时期的呢?在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的遗址中,在野猪、水牛、豪猪、剑齿象等哺乳动物的肢骨上,有明显的火烧烤和人工切割的痕迹,证明那时的人已懂得了用火烧制熟食了。西方神话中,说把火种带给人类的是普罗米修斯,而在中国古典神话中则有燧人氏的——

钻木取火

钻木取火,是中华创世神话传说之一。说在远古时,森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当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对于燧人氏有种种传说。

《太平御览》一书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说,在极为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燧明国。在那个国家里,有一种火树,名为燧木。这种树既高又大,“屈盘万顷”,高入云雾之间。生长在此树上的一种鸟,用口去啄树,“粲然火出”。由于有火,这个燧明国日夜光明,而且那里的民众懂得火食,身体十分健壮。

这时,中华大地上出了一个叫燧人氏的圣人。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十分兴奋,决定要到燧明国去获取火种。燧明国离中华大地有十万余里,亲人劝他:“路程太远了,日行百里也得走一千天。”燧人氏说:“不怕,夜里也可以行走,这样就可缩短时间。”他日夜兼程走了一个多月,也许感动了天帝,有一天在前行的路上遇上一位老者,听了燧人氏前往燧明国取火种的壮志后,便无偿地将一匹千里马赠送他,有了这匹骏马后,燧人氏一百多天就赶到了燧明国。燧明国的百姓们深受燧人氏壮举的感动,就大大方方地把取火的方法教给了燧人氏,并把火树上的几根小枝送给了他。燧人氏回国后,“钻小枝以取火”,并留住了火种,为世人造福。

关于燧人氏的丰功伟绩,《太平御览》上有一段动情的记述:“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遂人之意,故为燧人。”说得太到位了。为何称其人为“燧人氏”?回答是因为他“遂人之意”,就是满足了人的一个最大的心愿:熟食!到人能熟食开始,人才“有异于禽兽”,也就是说,人此时才真正成其为人。

“庖”就是厨房。据说,到了庖牺氏的时候,发明了厨房,发明了烹调,即所谓的——

庖食天下

与燧人氏功业相似的还有庖牺氏。据《帝王世纪辑存》载:“庖牺氏,风姓也。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充庖厨,以食天下,故号庖牺。”这就是所谓“庖食天下”的由来。“庖”一般指的是厨房,也兼指厨师,说明那个时代的熟食水平,已达到天下人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厨房的地步,而且在社会上开始有了专职的厨师。

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件绝对的大好事。史书上常有“先圣”、“后圣”之说。如果开天辟地的盘古是先圣的话,那么学会使用火的庖牺氏(也称伏牺氏)就是后圣。“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庖食天下也不简单,“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肴。”(《礼记·礼运》)这是一道道工序:先要洗干净食料的血水和皮毛,即所谓“荐其血毛”,再要设法去掉其腥味,即所谓的“腥其俎”,最后是加以调味,使之成为美味佳肴,即所谓的“孰其肴”。科学家一致认为,气味引导了我们远古祖先的食谱,也逐渐拓展了他们的生活区域,尤其是“吃熟食”更是人类文明史上质的飞跃。

伏羲是神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一位大圣人。他带领百姓驯服了百兽,开了畜牧业的先声。他深明天文地理,为改善民生创造了条件,而他最杰出的贡献则在于——

演绎八卦

熟食不只健身,也健脑。后来,中华大地上又出了个善观天地万物的大圣人,他的名字叫伏羲。

据晋代葛洪著的《抱朴子》一书上说,相传,一个细雨濛濛的清晨,黄河里突然跃出一匹高大的白马,出现在伏羲面前,久久不肯离去。伏羲仔细一看,只见马背上驮着一幅标有数字符号的图案。图案中标的数的排列顺序是:一和六在下边,二和七在上边,三和八在左边,四和九在右边,五和十居中央。这就是所谓的“龙马驮经”。伏羲把这些牢记在心中,但一时还难以悟出其中的玄机来。

此后,伏羲认认真真地探索和研究着。他仰头观看天文,俯身观看地理,并反复观看鸟兽的纹理和大地上生长的万物,最后终于明白了,演绎出了传世的八卦。

八卦就是八种最基本的自然物质:“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这八种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的变化,引发了整个大自然的联动变化,也引发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变故。伏羲演绎的八卦的最大贡献是,把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紧紧地连结在一起了,可以说是后来“天人合一”思想的渊薮。

伏羲创八卦后,他的思想被民众广泛接受和传播。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成为六十四卦,后收入人们熟知的《周易》。《周易》发展了早期的八卦思想,进一步把大自然人格化,在《周易》的经文和传文中,传递出了这样一种强劲的民族心声——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民族精神的核心,它弘扬的是一种努力地自求上进、永不停息止步的可贵精神。

八卦思想深得人心,广泛地流传于民间。经过千万年的流传和发展,形成了六十四卦收入《周易》,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西伯拘而演《周易》”的说法。说因西伯姬昌对杀人如麻的纣王叹息一声,便被囚禁了七年,九死一生,但也完成一部伟大的著作《周易》。《周易》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称“经”,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等,言辞极简。另一部分称“传”,也就是解释经文的篇章,有十篇:《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辞》上下篇、《文言》、《说卦》、《序卦》、《杂卦》。这十篇“传”比“经”更重要,许多中华传统文化思想都出现在这十篇《传》中。

《易》倡导万物有灵论,认为大自然中的天、地、山、河都是有德性的,而自然的德性正是人学习的榜样。在《易·乾》的《象》传中,有这么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道的品性是周行不息,刚强雄健,按照人法天的原则,有德行的君子应该取法天道:自强不息!

中国人真是好样的,从来没有忘记来自远古的祖宗遗训。一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本质上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根据《周易》的解释和推演,我们的祖先形成了这样一个传之万世的大观念:法于天,则自强不息;法于地,则——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是指有德行的君子,应该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的万物。这句成语最早见之于《易经》的大传中。

《易·坤》中说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要弄清楚的是,何为“地势坤”?直白地解,是说地的优势在于坤。那么,“坤”究竟有何等样的优势呢?历代的注家有这样的说法:“坤为地为母”,“坤以其广厚,故能载物”。这就清楚了,我们称大地为坤,是因为“坤”犹如母亲的怀抱,既温暖,又广阔厚实。

大地母亲告诉了我们为人处世最基本的道德,人来到世上,就是要敢于承担,敢于担当力所能及的世务,在待人接物上,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容人的雅量,要与人为善。人有聪明愚笨之差,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一般、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一样。农夫不会因为土壤贫瘠而不去耕作,君子也不能因为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天地间凡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厚德载物”的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这些,都是大地母亲教给我们的。如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法天,法地,靠的是教育,靠的是修养,《易经》的作者提出的命题是——

蒙以养正

我们常说“启蒙”,其实这个概念并非始自西方,中国民众早在《易经》的“蒙卦”中就明白无误地提出来了。不过,那时不叫启蒙,叫“发蒙”,其意思显然是一样的。小孩来到人世间,幼稚无知,什么也不懂,这叫什么?《易经》有个说法,叫“蒙”。这样的孩子叫“童蒙”。为了让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有知,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开蒙教育,即名之为发蒙。

《易·蒙》中有一个重要的提法:“蒙以养正,圣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育是要从娃娃的时候就开始抓起来的,只有让那些儿童从小接受正道的修养(即所谓“养正”),才可能从中培养出诸多的圣人来,才能够让圣人立下的伟大功业(即所谓“圣功”)后继有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那可是亵渎神灵的大罪过啊!

当时对“蒙以养正”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君子以果行育德”,就是要把“育德”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发蒙,利用刑人。”在古文中,“刑”字与“型”字相通,上面那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为了搞好发蒙教育,需要树立正面的典型人物,有了典型榜样,就可以让人效法遵行了,今人所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已知晓了。

“蒙以养正”是讲教育的,当然也是讲培养人的。那么,培养人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呢?那就是所谓的——

谦谦君子

谦谦君子这句成语现在我们还常用,指的是那种谦之又谦、严以律己的正派人,其语源出自《易·谦》。

在《易·谦》中说:“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意思是说,只有那种谦之又谦的君子,在人生的历程中,才能涉越湍急广阔的大河巨流,吉祥如意地到达成功的彼岸。当然,这里说的谦之又谦,应该是真诚的、为人的。也就是说,长期保持谦虚的态度,是一种大吉大利的思想。有的学者认为,这里用了两个“谦”字,应理解为从思想到言行都得谦虚。

“谦谦君子”,更加完整一点的提法是“劳谦君子”。同样在这一卦中说道:“劳谦君子,有终,吉。劳谦君子,万民服也。”意思是说,勤劳又谦虚的君子,如果能坚持有始有终,终生不渝,那结果一定是会吉祥如意的。道理很简单,那样的劳谦君子,显然会受到天下亿万民众敬重和爱戴。

在中华民族不倦前行的千万年漫漫征途中,多有无私无畏的牺牲者,献身者,其中就有感人的——

夸父追日

“夸父追日”本是一则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为历代的人们所喜爱。成语化以后,主要用以形容人们征服自然的决心,有时亦比喻不自量力。

夸父所处的年代久远,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也许他是远古社会一个巨人部落的名号。《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如果这一资料可信,那么,大致可以断定:夸父部落最原始的发祥地当在我国北方的“大荒之中”,而且以龙(蛇)为自己部族的图腾。

夸父追日的故事是这样记述的:有一年的天气异常的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大地上,烤死了庄稼,晒焦了树木,河流也干枯。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一个个将要被渴死饿死了。

夸父看到这般情景心里非常难过,他仰头望着太阳,告诉族人:“我要追上太阳,捉住它,让它听人的指挥。”族人听后认为他不自量力,纷纷劝阻。

有的人说:“你千万别去呀,太阳离我们实在太远了,你会累死的!”

有的人说:“太阳那么热,你会被活活烤焦烧死的!”

夸父心意已定,发誓要追赶太阳,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为大家服务。他看着愁苦不堪的族人,说:“为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

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告别族人,他怀着雄心壮志,从东海边上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迈开大步追去,开始他逐日的征程。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孜孜不倦。相关文献上就有这样一段经典文字:“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从一定意义上讲,夸父实在是了不起的英雄,他追逐的太阳,是光明的象征。当时为了逐日的大业,终日、终月、终年不息地前行。渴了,就饮黄河和渭水中的水。看来这是一支规模极大的“追日”团队,其行程也十分的漫长,不然怎么可能一度把河、渭的水喝光了呢?为了“逐日”的宏大追求,最后是夸父“道渴而死”。众多学者都认为,夸父时代一定是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干旱,就像后羿射日故事中“十日并出”所描述的情景一样,作为一个逐水而居的部落,寻找新的水源是部落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于是,夸父率领众人开始了一场寻找水源的大迁徙。

迁徙必须选择方向,而太阳的方位则是他们迁徙的依据。从故事的描述来看,夸父来到了禺谷,也就是日落的地方,因此他们可能是选择向西迁徙。所以,所谓的夸父逐日,其实是夸父依据太阳坠落的方向进行迁徙,迁徙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水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夸父真正追逐的不是太阳,而是水。只是这次的迁徙寻找水源并未成功,最后,夸父死于迁徙的途中。

夸父追日的行为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虽然不切实际,却显示了原始社会人们的心灵和思维的简单。在国人的心目中,夸父成了为追逐崇高理想而贡献出自己生命的典范人物。

夸父是死了,但他的精神并没有死。古代人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就是为了纪念他,世人称之为——

桃符辟邪

夸父最后是“道渴而死”。可是,故事并没有到此为止。据说,夸父临死的时候,心里一直充满遗憾,他还牵挂着自己的族人,于是将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顿时生出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林。这片桃林终年茂盛,为往来的过客遮荫,结出的鲜桃,为勤劳的人们解渴,让人们能够消除疲劳,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列子·汤问》有载:夸父将死时,“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何谓“邓林”?清代学者毕沅注云:“邓林即桃林也,邓、桃音近义同。”夸父献身后化成了千里桃林,这显然是对其人其事的一种纪念吧。

事实上,人们还是忘不了这个“不自量力”的英雄式的人物。既然“千里桃林”为其“尸膏肉体”和“手杖”所化,那么,人们就有理由可以把对夸父的怀念移植到日常所见的桃木上去。不知从何时起,桃木成了镇邪扶正的神木。后世民俗中的“家家奉祀桃棓(同棒)大杖,画桃符,戴社火面具,以除精怪”。(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大约在我国的五代以前,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神像的桃木板,上书联语(对联),以为压邪,这就是“桃符辟邪”成语的由来。到了五代,桃木联语为纸书联语所取代,这就是我们直到今天还流行于家家户户的春联。

与一个男子汉的追日梦相映成趣的,是一个小女子的飞天梦。千万年来,一直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

嫦娥奔月

嫦娥是个不同凡响的奇特女子,虽说生在人间,却向往天际。传说她的丈夫就是射去九日的后羿。后羿射日成功后,就去昆仑山西王母那里讨取长生不老药,以求长生。后羿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此事不知怎么被后羿的弟子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在家里,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加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起来,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藏仙药的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窗外,一直朝着月亮飞去。不知飞了多少时日,终于飞到了月球,住进了人们想象中的“广寒宫”。月中有一棵大大的桂树,还有终日在月宫中砍树不止的青年男性吴刚,还有一只可爱的白兔。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后人对嫦娥奔月后的心态有种种猜测,那种“抛夫独吞”的说法是不合情理的。唐李商隐有诗云:“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意是说嫦娥在月中太寂寞,是否会有悔意?你说呢?

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加以点赞——

精卫填海

精卫是古代传说中的一只小鸟。在《山海经》一书中,有一段完整的记述,相传炎帝之少女在一次游戏中在东海被淹死,死后灵魂化为一只小鸟,名为精卫。这只小鸟常衔西山的小石或树枝去填东海。这一神话故事后来成为成语以后,用以比喻不惧势单力薄,不怕困难重重,不弃不馁地创办伟业的精神。

这是一个极为凄楚然而又美丽动听的神话故事。这个女娃被大海浪涛吞噬,可不甘心自己的死去,她的灵魂化做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大小有点像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她被悲恨无情的海涛毁灭了自己,又想到别人也可能会被夺走年轻的生命,于是不停地从西山衔来一条条小树枝、一颗颗小石头,丢进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她没有停歇地往来飞翔于西山和东海之间。

可是那咆哮的大海嘲笑她道:“小鸟儿,算了吧,就算你干上百万年,也别想将我填平!”

但是翱翔在高空的精卫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回答说:“就算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将你填平!”

“你为什么恨我这样深呢?”“因为你呀——夺走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有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要被你无情地夺去。”

“傻鸟儿,那么你就干吧——干吧!”大海哈哈地大笑了。

精卫在高空悲啸着:“我要干的!我要干的!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的!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填成平地!”

为了不让其他人的生命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所吞没,她每天从西山那里衔着小石子、小树枝向东海飞,到了海上,就把小石子、小树枝往海里扔。扔下后,又往西山去衔小石子和小树枝。每天从早到晚,她从不停顿。她发誓要把这可恶的大海填平。

如今,在东海边上还有一处神圣的地方,叫做“精卫誓水处”,那是精卫鸟誓死不饮东海水的地方。她情愿住到发鸠山去,食那里的食物,饮那里的凉水,往返数百里实施填海活动。由此,她除了精卫鸟这个正式的名字外,又赢得了人们赐予的赞名:“誓鸟”、“志鸟”。她是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了。

这是中华远古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则著名神话故事。这一故事生动地印证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艰辛,具有极强的励志精神——

愚公移山

清代黄宗羲在《张苍水墓志铭》中写道:“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圣贤指为血路也。”这里的“说铃”,指的是不着边际的闲言碎语。黄宗羲这句话的大意是: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这样的神话故事,并不是简单的空话大话,而是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真正杀出一条血路来。

愚公移山的故事见之于《列子》一书,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年已九十的北山愚公,家门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住了出路。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进进出出都要绕道,造成极大的不方便,自己苦了一辈子了,不能再让下辈人这样走冤枉路了。于是就召集全家人商量,他讲了自己一辈子形成的心愿:“我很想跟你们齐心协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这样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有些担心,便提出疑虑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怎能把太行、王屋挖掉呢?再说,往哪儿搁置挖下来的泥土和石头?”众人认为这好解决,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就行了。”愚公是雷厉风行的人,见家人全力支持,说干就干,一家老少就动起手来,他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此时,邻居京城氏的寡妻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前去帮助。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见愚公如此挖山不止,便出来劝阻愚公别干这种傻事,他讥笑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怎能把泥土石头搬走呢?”

北山愚公对其劝阻不以为然,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智叟不服又顶了一句:“我怎么会不开窍呢?”

北山愚公顶真地回敬说:“你实在没有开窍,你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为何移不掉呢?”

河曲智叟听了无话可答。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会伤了地脉,就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

这是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四类人物。第一类是以愚公一家人为代表的“移山派”。哪怕你困难再大,我就是要下决心把那两座大山移掉。第二类是以“孀妻弱子”为代表的热烈赞助移山派。京城氏之孀妻的儿子只有七八岁,在其母亲的鼓动下也高高兴兴地参加了移山活动。第三类是彻底的怀疑派,代表人物就是那个智叟。他断言山是移不掉的,一定要移山是“不惠(慧)之甚”,也就是最不聪明的行为。第四类是了解实情的山神和决定人间命运的上帝。他们“感其诚”,把两座大山给背走了。

愚公移山精神是我们的远古祖先留给我们的永远的文化遗产。我们理应永远珍视它。

战国时期有一个大思想家叫邹衍。他详尽地研究了中国的历史掌故、名山大川、飞禽走兽、各类谷物、矿产资源,还对海外来人所携带的珍奇物品加以考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探索,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华故土,实为——

赤县神州

中华故土,实为“赤县神州”的提法,当然不会是邹衍的首创,他只是沿袭和承续了历来的传统观念罢了。

先说赤县。在我们国家的远古时期,“县”是一个很大的地域概念,秦始皇巡游刻石时就有“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的说法。可见,整个宇宙可称为“宇县”。赤县,则是说我们居住的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一片赤色——赤色的阳光当空高照,赤色的城墙分外醒目,赤色的人们(皮肤被阳光晒成了赤酱色)辛勤劳作。赤县之称,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幅祖国山河的壮丽素描图景。

从地下发掘可知,远古的华夏祖先可以说是对“赤色”情有独钟,在他们使用的工具上,所喜爱的装饰品上,常会人为地涂上一些赤色的矿石粉末。“赤色”,从人的视角看,它首先是血的颜色。因此,完全可以说,这种“赤色”情结,是华夏祖先血性的表现。他们敢于面对一切艰难困苦,面对一切人世灾异,用自己的热血和精气,去打造美好的大地,称中华大地为“赤县”,是很有意思的。

再说神州。“神州”大地究竟“神”在哪里呢?邹衍说出了这样一番道理:神州大地幅员辽阔。根据有关典籍的记载,神州在“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应该说大致的方位是对的,中国的确处于昆仑山脉的东南面。而书上所说的“地方五千里”,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也差不了多少。

神州大地山川秀丽。有长江、黄河这样的大川,古书上记载说神州“中有五岳地图”——可不是嘛,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以及中岳嵩山。这五座大山,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使之更显得秀美壮丽,真可说是别有一番风光。

神州大地人既勤,物又丰。“神州赤县,古称天府。”由于祖祖辈辈人的艰辛劳作,在这里建设了人间天堂。

有关资料表明,距今一万年到五六千年前,“天倾西北”的地理地貌大格局已经形成。那时,地势高爽且气温和润的西北地区的生存环境大大优越于低湿多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这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出现了人口西迁的大趋势,人们称之为——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句古谚的原始意义,与后世理解的“人心比天高”和追求荣华富贵的那种价值观是很不相同的,它是一种源于神州大地“西高东低”地貌引发的历史状况的实指。

《淮南子·天文训》有这样一则神话故事说,当时的颛顼帝与共工氏争帝位,共工氏敌不过颛顼帝,在败走时以头撞击天柱,结果是“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中华大地西高东低的格局形成。神话故事是否实有其事,另当别论,但距今一万年到五六千年前“天倾西北”的地貌大局已经形成,那是不争的事实,当时的民众已大致了解祖国西高东低的地貌,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时的西部除了地势高爽,对水灾有较大的天然抵御能力外,还有哪些特有的优势呢?有的。它还有着气候条件上的某些优势。按照现代中国西部氧同位素与气候关系的推测,在距今8700年至8500年之间,当时西部温度剧烈上升了4.5度,这对植被的生长和人类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就是在距今6000年到5000年(五帝时期之前)这个时间段中,各地气候波动剧烈,是公认的环境较差的时期,而我国西部地区气温仍然较高,雨水也充足,适宜于人的生存和发展。

在生产力水平还相当低的远古时代,为了避害趋利,人们得向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地区迁徙是一种生活的常规。有学者还具体地指出:“上古时期冰川的融、冻,洪水的升降,驱使人类不得不像候鸟一样不断迁徙。”在中国远古历史上对中国人口迁徙影响最大的是距今约8500年的那次大洪水。“大约8500年前出现了中国境内的第三次大洪水,这是伏羲氏后期的黄河泛滥造成的一次小洪峰,洪水始发于河南。洪水导致了移民,移民路线自河南走向湖北,走向湖南,走向四川,走向贵州,然后再分两路,一支入藏,创造藏羌文化,另一支入川,创造巴蜀文化,苗蛮越阗文化。”(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这不正好诠释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一语的历史原貌吗?

好事可以变坏事,坏事也可以变好事。正是这样异乎寻常的迁徙和交往,促进了各地、各族间的理解和交融,为统一和民族融合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到了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实现了可贵的“万国和”的局面。

由于气候和地壳大裂变造成的灾异,万年前中华故土出现了人口长途大迁徙,这既是大坏事,又是大好事,正所谓——

树挪死,人挪活

“树挪死,人挪活”,这句民谚的意思是说,人如果挪动自己的生存环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那样可以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培育活力;而树就不同,几经挪动,树木就会枯萎死去。此成语是对远古时代中国人民几度自东向西大迁徙的充分肯定。

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应该承认确实存在过“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历史时期。万年前,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中国形成了西高东低的地势,在人对大自然的抗争能力不太强的情况下,的确会有大量的人们“走”向高爽而更加适宜于生存的西部(包括西北、西南)。侯外庐先生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称:“长程迁徙,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现象。”而正是这种“被逼出来”的长程迁徙,在历史进程中由大坏事变成了大好事,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观念:“树挪死,人挪活!”

历史证明,距今一万年到六七千年之前确有一次东部往西部的人口大迁移。现今西部地区较之东部地区民族的复杂性,更说明了西部民族的曾经植入性。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中指出:西部之民“多与异族错处”。这里的“异族”是从哪里来的?唯一比较顺畅的解释是从东部、北部、南部迁徙来的。在大自然的严逼下,人们不得不远走他乡,来到西部高地,当起真正意义上的“丘民”(孟子语)来。

这就很自然地使我们想起“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句民谚的同时,想起了另一句民谚:“树挪死,人挪活。”人一挪动,会有很多艰难困苦随之而来,但是,在面对种种困难过程中人的活力和智能也就激发出来了,从而找到新的生命活路。吕思勉先生说的秦、陇、燕、晋之民“淬厉而强”,正是“人挪活”的最好的历史明证。

“淬厉”是指把金属加热到极致温度后,再急速地放在冷水中冷却,以增加金属的坚硬度。一个民族的“坚硬度”也是要通过“淬厉”锻炼出来的。“人挪活”的过程,正是“淬厉”民族坚硬度和锻造民族魂的过程。 3VmezfQTw1UXecSAL3dFgHuT99ctQegXJDmU8u5pyMOlFgV+u8+IwoLLzOdCCmp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