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中华先人的创世说

地球的历史有几十亿年之久,而人类的历史最多只有三四百万年。在人类的童年,远古人的头脑中时时会浮现出如是的历史性追问:“我”从哪里来?在无“我”之前,天地是否存在?古人凭借想象交出了这样有趣的答案——

天地浑沌

神话是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上古时代的人们以为,在天地间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那时“元气未分,浑沌为一”(王充《谈天》)。也就是天地间浊气和清气混合在一起,模糊得简直是一团糟。有的干脆说,那时“天地浑沌,如鸡子”(《艺文类聚》引《三五历记》)。其意是说,那时的天地像一只被坚硬的外壳包裹着的鸡蛋(鸡子),根本透不得一点光,通不得一点气。

我们的古人是聪明的,他们想象中的天地也是在变化着的,不会永远地“浑沌”下去。“万八千年,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我们的古人承认这是个自然变化的过程。说是变了一万八千年,才开始有了天地的初形。好像是时间够长的了,其实从地球的形成到适宜于人类居住,何止于一万八千年,实际的时间要长得多呢!但承认地球在变,就了不起。那清清的阳气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那重浊的阴气一点点下沉,变成了大地,这是早期人类的识见。

我们的古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不仅是承认大自然自身在变,更为了不起的是,认为这种天地之变,最终还是由一个叫盘古的“人”开辟出来的。

中华文化一开始就与西方文化不同,显示其浓郁的人文色彩和人文魅力。西方把天、地、人的创造归功于“上帝”,而中华先人则把创世之功归之于盘古这样一个有灵性的“人”,而且成就了如是伟业——

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这一成语在民间广泛流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表示的基本意思是前所未有,或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也指创建空前宏伟的事业。毛泽东在讲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曾运用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说法。

从语源学意义上讲,“开天辟地”源于盘古创世的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认为,盘古与天地是共生的,“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于其中”,盘古与天地一起变化着,并从天地那里吸取神圣之精气,而人一旦成其为人,则又成为开天辟地的关键性力量。有神话故事说:“盘古氏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即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盘古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而混茫开矣。”(明代周游《开辟衍绎通俗志传》)

这里,盘古的形象活龙活现在人们的眼前了,他“左手执凿,右手持斧”,不倦的奋斗着。“凿”是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斧”是用于砍削的工具。凿和斧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工具。盘古就是使用这两种简单的省力的工具从事他的伟业,同时,这样做并非一天两天,而是久久为功,所谓“久而天地乃分”,这是多大的韧劲啊!把开天辟地与盘古这种巨人的作为联系在一起,这在世界神话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历史在开局之时就凸显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广泛流传于民间,并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和传诵,那是不争的事实。有学者自筹资金,历时数年,行程万里,考察了全国各地,查阅、搜集、记录了有关民族、民俗、考古、历史、志书资料,证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的确广泛地扎根在中华民族各族普通民众的心中。

盘古不只成就了开天辟地的大事业,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立下了如是的伟大志愿——

化生万物

“化生”一词,意为化育生长,早在《易·咸》中就有“天地感而化生万物”的说法。据说,盘古死后,就“化生”为万物。其实,他并非死了,他的生命在万物那里得到了新生和延续。

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私无畏的民族大英雄的伟岸形象。盘古为了开天辟地,辛劳了一辈子,在告别生命的最后一刻,盘古向天下所有的人,许下了一个宏大的心愿:

愿呼气成风云,愿声音为雷霆,愿耳目为日月,愿肢体为五岳,愿血液为江河,愿筋脉为地脉,愿肌肉为田土,愿须发为星辰,愿皮毛为草木,愿齿骨为金石,愿骨髓为珠玉,愿汗流为雨泽,愿……愿……愿……(明代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纪》)

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盘古死后献出一切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民族发祥的精神映像吗?

已经高度人格化的盘古受到世人深深的崇敬。据《述异记》记述,在海南有盘古墓,还有若干地方都有传说中的盘古冢。在成都、淮安、京兆等地都有盘古祠,北到黑龙江,南到桂林,都有盘古庙。在江西会昌有盘古山。在湖南、湖北的一些地方,人们都认定每年的十月十六日为盘古氏生日,在那一天民间进行庄重的祭祀活动。

黄皮肤、黑眼珠的中国人,可以说与生我养我的黄土地浑然一体,使这里的民众自然而然地形成“我们是黄土地的儿女”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与这一传统观念相对应的是这样的传说故事——

黄土抟人

女娲补天,这又是与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的。经过那么大一场灾难,人口肯定是大大减少了,于是就有女娲造人的神话应运而生。“女娲抟(团)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太平御览》引《风俗通》)女娲补天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又一次开天辟地,女娲的价值在于她不只是造物,还造人。

这里最为关键的是“女娲抟黄土作人”一语。何谓“抟”?一般而言,“抟”字通“团”字,作动词用。把某些松散杂碎的物品通过搓、捏和外加巨大的压力,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叫“抟”或“团”,我们常说的“团(抟)结就是力量”,指的就是“抟”的过程。

“女娲作人”的过程,也是“黄土抟人”的过程。大概当时人口缺失实在多,需要加快“作人”,就是说女娲原先是按自己的形象用黄土捏造成人,再赋予他们生命,后来觉得一个一个地捏太累了,也太慢了,于是,她便把绳子抛入泥浆中,然后用力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人。这是对人类生殖意义的阐述和颂扬。我们都是黄土地的儿女,这是“女娲抟黄土作人”这样一则著名的神话故事告诉我们的。

这也是创世说的一种版本。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有一段时期天地间出现了“四极废,九州裂”的危象,人类面临着灭顶之灾。这时,一个叫女娲的伟人站了出来,她不畏艰难,率民抗灾,这就是传世的神话故事——

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的传说流传于民间那是很早的事,最早见之于文字是在汉初。这一传说在《淮南子》中有一段形象详细的文字记载。

实际上,这是远古时代发生的一次自然大灾害,天翻地覆,已经极大地危及人类的生存。从当时人的感觉来说,好像支撑天穹的四根大柱子都突然折断了,半边天塌陷了下来,黑苍苍的天幕上露出了一个大窟窿;九州的大地也似乎崩裂了,碎裂成一块一条的。天不再能覆盖大地,地也不再能负载万物了。洪水在四处泛滥,地火在到处燃烧。凶猛的野兽从森林中窜向田野,吞噬着善良的民众,凶狠的鹰雕在空中盘旋,企图攫食老人和孩子的血肉。

人类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正是在这万难时刻,一位英雄站了出来,她的名字叫女娲。她决心要拯救众生于水火之中,她决心要把塌陷的苍天补上。于是,她来到了颇有仙气的神山昆仑山上,亲手熔炼出了一种色彩斑斓的“五色石”,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塌陷的天穹给补上了。之后,她又砍下大乌龟的四条腿,用来代替四根天柱,拄在了大地的四极,这样把天空支撑牢了。为防后患,她又把那兴风作浪的黑龙杀了,使中原一带的老百姓得以安生。然后,她又把芦苇烧成灰烬,堆积起来,以防洪水的卷土重来。

文献中记述的女娲形象,真是个值得中国世代民众记住的大英雄。她不只勇敢,敢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而且沉着细致,把一件件要做的事都想到了。一件件、一桩桩认认真真地去干,去落实,最后把“补天”的伟业办好了。

那么,补天这件大事是不是“女娲”一个人干的呢?当然不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五色”常常与“五方”相通。所谓“五色石”云云,实际上蕴涵有动员东、西、南、北、中五方人士齐心协力,大家一起来补天的意思。 h+nS1y2mJNdYss2V+bFmhF/olLUf90XKplIr66zkhv0lYRyDlrM6TxCi/DLZ8Yh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