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五帝时期是我国文明的发祥期。那么人们一定会问,在此之前祖国大地上的社会的情状是怎样的呢?大史学家司马迁给出的答案是,文明出现之前有过相当漫长的万国时代。而当时的人们心目中的“国”也与文明时代的观念不完全相同,大致可归纳为——
说来很有意思,按理说到商、周的时候,国家早已存在,可是,我们查阅商时甲骨文和周代的金文,都没有现在我们常用的“国”这个字眼。是不是当时的人没有“国”的观念呢?不是的。有国的存在,就会有国的观念,也会有国的文字表述。那么,当时的人们是以何种文字符号来表述“国”的观念的呢?原来当时用的是一个“或”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日里,凡是用“或”字的,表述的都是“国”的意思。
《说文·戈部》:“或,邦也。从口,戈以守一。一者,土也,地也。”原来上古时代的人们的观念很实在,认为要成其为一个邦国,第一当然要有人口,那是劳动力的要素,也是最重要的。第二是要有土地,这是国人的立足和生存之本。此外,则要有以戈为标志的武装力量,“戈以守土”,有了“戈”这个好东西,就可以保一方平安。
“戈以守土”的观念在五帝时代之前的几千年间,一直存在着。
说是“以戈守土”,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守人”,就是用武装来保卫聚居在一起的群体。而这些大小不一的群体的黏合剂是血缘。这些血缘共同体史学家称之为氏族聚落。当时,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到处都是氏族聚落,可谓之——
星罗棋布,指像天空中的星星似的罗列着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也作“棋布星罗”、“星罗云布”。多形容房屋等密集,先民的聚落即是这样。
近百年的考古大发现,使大量的氏族聚落遗存重见天日。我国考古史上第一个发现的氏族聚落是距今约7000年的半坡氏族遗址。
大约有五万平方米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展示了当年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先民从生到死的生存轨迹。当时的陕西半坡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而且依山傍水,是个适合于人居住的地方。在半坡地区,先民们在此繁衍生存,形成了一个拥有大约400—600人的大氏族和大部落,建起了包括居住区、制陶区、墓地在内的聚居地。在居住区中央有座大约160平方米的大房子,这是部落集会、议事的地方,房前有个中心广场,广场四周是一间间小房子,相当于小家庭的住所。北面是氏族的公共墓地,多是单人葬,也有双人葬或四人葬的,死者头部一般都向西。东边是制陶区,其制作的陶器的技术是很高的。在半坡遗址出土有近万件石质、陶质、骨质的工具,分别为农具、猎具、渔具、炊具、食具和纺织用具。半坡人用这些工具打猎、种粮、制作熟食、纺织衣物。他们已经懂得用石磨盘、石磨棒进行食物的加工。
最引起人们兴趣的是,在环绕居住区的外侧,是一条深深的大围沟,从相当规范的构架看,那是人工建造起来的,其目的显然是为了防止敌人、野兽和洪水的侵袭。在整个聚落的外沿,也有古城堡式建筑的痕迹。这些,仿佛都是在用无可争辩的事实诠释着“或”字那种强烈的武装色彩。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展示着当年所谓的国的“戈以守土”。
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万国”为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发动掠夺和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会给民众带来苦难,看来不是件好事,但又是走向统一必然要经受的痛苦。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在历史发展的阵痛中,经过无数次的兼并,国家渐少,统一之势渐成。这就是——
万国林立,这一成语指的是在中华大地上建立统一国家之前,四分五裂、战乱频仍的那种政治局面。如果当时的所谓“国”,只是指实际存在的氏族或部落聚落的话,说当时有万国之量一点也不夸大。
从1918年起,考古学家就开始在河南仰韶村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石器、骨器、陶器和蚌器,后定名为仰韶文化。经过近一百年的考查,认定这里的文化遗址约存在于距今7000—5000年之间。同时,考古学家们还在黄河上、中、下流域的许多地区发现了数千处文化类型基本相同的聚落和村邑遗址。这数千个聚落和村邑遗址中,小的就是数十户聚族而居,大一点的就有上百户上千人了。
上面说的是黄河流域,如果再加上长江流域,岭南地区,还有广大的西部地区,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在黄帝时代之前这样被称为“国”的聚落和村邑,的确是不会少于一万个的。它们都有自己独立的血脉传承,都有自己被公众推举出来的氏族和部落的首领,都有相沿成俗的议事机构,以及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样的以据有一定地域为前提的团体称之为最原始的“国”,有什么不可以呢?考古者在郑州北郊二公里处的邙岭余脉上发现了仰韶晚期的一处城堡,即西山古城堡,学者视之为最原始之“国”。
西山古城堡的城址的平面略近于圆形,西墙残存约60米,北墙西段自西北角向东北方向延伸,长约60米,中段向东圆缓而折,略向外弧凸,长约120米,东段再折而东南,与西北角形状略同,残长约50米。城墙现存高度保存最好的约3米,宽约5—6米,城墙拐角处加宽约8米。城墙的建筑采用先进的方块版筑法,基底较宽,向上则逐级内收,形成一级级台阶。
仰韶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平面大都略呈圆形,如西安半坡遗址,围绕着居住区有一条深宽各约5—6米的壕堑,一般称之为“大围沟”。大围沟是为保护居住区和全体氏族成员的安全而挖的防卫设施之一,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其范围和形状大致是与居住区的状况相适应的。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是一处比西安半坡更为完整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村落的轮廓呈东西长、南北阔的椭圆形,面积约18000平方米,居住区的中央有一片4000平方米的广场,周围是一圈排列整齐的房屋,房门都朝向广场开。半坡与姜寨这种圆形村落形式,被称为“周边集团”的规划布局。西山古城是一座上承“周边集团”的规划布局,又具有自身特点的圆形城,堪称我国圆形城的滥觞。
世界各地的一些著名古城,平面规划颇不一致,但多为椭圆形。如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伊朗的弗拉斯巴等,平面均为椭圆形。西山古城同上述世界诸名城在规划上的一致性,表明圆形布局属古典城邑之范例。这也反映出远古人类在聚落规划观念上所见略同。这就更加具体地印证了《五帝本纪》中说的“三年成都”以及“万国林立”的变化趋向。
人类在步入文明之前,为了生存和发展,万国之间的掠夺与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
《史记·五帝本纪》上说:“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这里较早的使用了“诸侯”一词。何为诸侯?那是指古代帝王分封在各地的君主。诸侯在历史上的出现,说明当时至少已经有了名义上的帝王,或称为天下共主,那样才有可能“封”某某为诸侯。
《易·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说得有点模糊,如果当时仍是万国时代,实力强大的诸侯就不可能冒出来。只有通过不断兼并,万国并合成千国、百国、数十国,才会有地域较广、势力较大的诸侯的出现。《帝王世纪》说得较为明白了,以为:“女娲未有诸侯,炎帝时乃有诸侯。”一般以为炎帝族的兴盛和有天下,当在黄帝之前,如果黄帝把中国带入文明社会是在五千多年前的话,炎帝之有天下当在距今六千年上下,那时有了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也有了所谓的诸侯。
有学者以为,“距今6500—5000年,聚落社会迎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新时代”。这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呢?这时,聚落和聚落群在财富与实力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重组,聚落群聚的最大变化是少数强势聚落群的崛起,“最后结束了群龙无首的历史”。(裴安平:《中国史前聚落群聚形态研究》)这里说的“新时代”,也就是宣示着原先的万国时代正在走向消亡,代之以数量上少得多、实力上强得多的若干诸侯和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时期,万国时代走到了它的尽头,文明统一的曙光已经依稀可见了。国与国之间的兼并进一步加剧,最后出现了掌控全局的——
在民间,“三皇五帝”一词完全是作为成语来运用的,指代的是遥远的、靠神话传说来留存历史信息的远古社会。
上面说到万国林立的那个时代,是在战乱和火拼中度过的。到了诸侯侵伐时期,弱肉强食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当到了三皇五帝时代,经过不断的兼并,出现了若干足以影响天下全局的大国,并出现了有全局影响力的“皇”和“帝”。三皇五帝实际上就是这些大国的首领。
“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故事并不能给人真切的历史感。这是一种总的提法,具体的说法有多种,且多交叉重叠。
何为“三皇”?有说是天皇、地皇,再加上盘古;有说是天皇、地皇、人皇合称三皇;有的说是燧人、伏羲、神农合称三皇;也有说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也有以伏羲、神农、女娲为三皇的,还有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的。由此编织的“三皇”故事更是各说各的,让人莫衷一是。
何为“五帝”?也是众说纷纭。有以黄帝(轩辕)、炎帝、太昊、祝融、颛顼为五帝的;有以太皞、炎帝、少昊、颛顼、黄帝为五帝的;有以东方之青帝、南方之赤帝、中央之黄帝、西方之白帝、北方之黑帝为五帝的;有以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为五帝的,还有其他诸多稀奇古怪的说法。当然,在《大戴礼记》中有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的说法。三皇五帝的诸多传说故事,给了我们对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那个历史阶段有趣的想象空间。后来成为司马迁的“黄帝始祖说”的先期模本。
战国时期是思想大解放的时期,那时的一些思想家,通过对民间传闻的搜集和整理,再加上个人的想象发挥,提出了林林总总、交叉重叠的“三皇”“五帝”说。对此司马迁持否定态度,批评道——
司马迁在研究“三皇五帝”种种资料时,使他最头疼的是“其文不雅训”。《史记正义》说:“训,驯也。谓百家之言皆非典雅之训。”“驯”一词的直解,是驯养,驯化,合乎规矩。文不雅驯,就是不合乎规矩的言论,也就是不足采信的说法。
“三皇五帝”之说,起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思想大解放的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在“中华始祖”说上,孔子和儒家学派设定的是“始祖不出尧舜”和“言必称尧舜”的这道坎,战国诸子勇敢地跨越了这道坎。最大的思想成果是由尧舜向前大步跨越,形成了所谓的“三皇五帝”说。但这是个相当杂乱的学说。按理,从时序上说,“三皇”该在“五帝”的前面,如果真能说清楚,且符合史实,又何尝不是好事一桩呢?但是,从总体上看,不管是三皇说,还是五帝说,都显得有点杂乱。同样是说三皇,所指各个不同。同样是说五帝,又是各说各的,也就是司马迁说的“其文不雅驯”,这就增加了不可信度。还有,三皇与五帝既有时序上的先后,那么其人物就不该有交叉,比如就不能说黄帝既是五帝中人,又是三皇中人,面对这种情状,司马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摈弃“三皇”说,确立“五帝”观;二是厘清“五帝”脉络,明确以黄帝为首的“五帝”世系。
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明代学者钟惺赞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作史之本;‘择其言尤雅者’,是作史之法。一部《史记》,要领尽此矣!”(《明天启五年史记刊本》转录葛鼎、金蟠《史记读记》)司马迁对远古历史的规范性梳理,功莫大焉!
历史终于来到了大约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发端期,站在历史最前台的是这样三个显赫的人物:炎帝、黄帝、蚩尤。其中蚩尤被形容成这样一个强悍人物——
讲五千年文明史的发端,总是绕不过黄帝、炎帝和蚩尤这样三个关键性的人物(或者说是三大族群),也总绕不过在他们之间发生的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这样两场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大战。虽说三人都是传说人物,附会在他们身上的传说故事也往往扑朔迷离和难以清晰地加以解读,说法种种,莫衷一是。但是,这三大族群之间的“不打不相交”,实在是耐人寻味。
春秋时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对蚩尤传说的记录相当丰富,但常有矛盾之处。根据这些记录,综合看来,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的领袖。学者依照《逸周书》《盐铁论》推测蚩尤属于太昊、少昊氏族集团。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可能是八十一个部落之意),骁勇善战,势力强大。据书本上记述,蚩尤是个长着十分奇特外形的半神半人式的角色:他生着人的身躯,牛的蹄腿,有四只眼睛,六条手臂,头上长着尖利的角,耳边的头发竖立起来就好像一把锋利的剑。他吃的东西更为奇特,吃铁块、石块、沙子那是家常便饭。《太平御览》引《龙鱼河图》中说:“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由此看来,不只蚩尤一人铜头铁额,其他八十一个兄弟都是铜头铁额。所言铜头铁额,指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这是一个十分难以对付的武装团队。
自此以后,“铜头铁额”作为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勇猛强悍。
在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的转型期,战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催生新社会到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蚩尤似乎是为战争而生的。他武艺高强,善于发明和使用先进武器,在一系列战事中,他被人们尊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指出,战争是古代氏族社会走向国家的一种因素,尤其是氏族社会的晚期,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已成为民族生活的正常职能。在古代的一些强悍的民族那里,“战争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消遣和摆脱单调的营生的休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被人们谓为“无畏战神”的蚩尤发明了先进的武器,世称“蚩尤作五兵”(宋代罗泌《路史·蚩尤传》),包括戈、矛、戟、酋矛、夷矛等五大类兵器。在他之前,氏族武装集团的士兵手中握有的只是棍棒,蚩尤发明了“五兵”以后,战争的规模和杀伤力都大大的上了一个台阶。他一度当上了炎帝的“正卿”,这是与他发明先进兵器分不开的。
蚩尤还懂得利用自然条件进行战斗。在著名的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中,据说蚩尤作法造出了弥天大雾,把黄帝的人马团团包围起来,根本辨不清东西南北,而蚩尤军就凭借手中先进的武器,大开杀戒,一度让黄帝军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涿鹿之战后,蚩尤被杀,群龙无首,战斗力锐减,其大部队就退到东南地区去了。一部分留在了北方,还建立了黎国(山西长治一带)呢!蚩尤也不因为失败和被杀而被后人辱没。他被作为中华民族的“战神”而备受尊崇。先是民间对他不屈精神和英雄主义的崇拜,据传,死后不久,“蚩尤冢,民常十月祀之”。后来黄帝也为蚩尤的精神所感动,“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龙鱼河团》)后来汉初刘邦起兵,就“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史记·高祖本纪》)让黄帝与蚩尤平起平坐了。这种不以胜败论英雄的观念,一直广泛流传于民间。不少地方仍有蚩尤墓、蚩尤碑、蚩尤祠、蚩尤庙等。蚩尤为何深受民众的怀念和崇拜呢?论其历史贡献,至少有三:其一,蚩尤借助当地的地理、气候、水源等优越条件,发明了谷物种植,已经开始由采集、渔牧、游牧向农业发展,这是历史和文明的一大进步。其二,蚩尤发明了金属冶炼和金属兵器的制造。《世木·作篇》说蚩尤“以金作兵器”。蚩尤不仅是金属冶炼的最早发明者,也是金属兵器制造的最早发明者。冶炼业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一次新的飞跃。其三,蚩尤是建立法规、实行法制的最早创造者和施行者。在古代中国,蚩尤首创法规,实施刑事法,以肃纲纪。《周书·吕刑》说:“蚩尤对苗民制以刑”,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据称,蚩尤军队中有一支特种兵,战斗力特强。这支队伍专门招募英勇善战的山间游民,以及功夫了得的水上渔夫,并有着一个让人闻之胆寒的名号——
魑魅魍魉,一般作为害人的妖魔鬼怪的统称。魑魅,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魍魉,古代传说中的山精。将此语用在人世,则专指那些祸害社会、作恶多端又善于巧变的害人精。
可在历史上,“魑魅魍魉”一词另有含义在。
在蚩尤的队伍中,说是有一支名为魑魅魍魉的特种兵部队。当年“蚩尤氏帅魑魅魍魉,与黄帝战于涿鹿”(《通典·乐典》),战争一打响,冲在最前头的就是魑魅魍魉特种兵部队。这支部队,他们嘴里不停地尖声呼号着,发出一种刺耳的怪声,黄帝的士兵一听到这种声音就会神志模糊,天旋地转,不战而败。他们的着装也怪模怪样的,犹如鬼怪一般,见之让人不寒而栗。
这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现已不可考。但蚩尤的队伍既有“魑魅魍魉”之谓,那么不排除这支部队的基本成员为山间游民和水上渔夫,他们的山间行走能力和水上功夫都十分的了得,经蚩尤的精心操练,再加以某些人将其外部形象上的妖魔化,那当然更会让人感到十分的可怕了。
魑魅魍魉在黄帝和蚩尤时代并无贬义,相反它是勇猛并带有神秘色彩的代名词,可是后来一经成语化后,它完全成了一个贬义词。
蚩尤最后是被黄帝打败了,黄帝靠的是什么呢?神话故事告诉我们,靠的是一种——
这里有一则著名的神话传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九战而不胜,最后只得退居泰山脚下。这时,蚩尤继续作法,大雾弥漫,三天三夜不散,黄帝军队的行止就没了方向。这时,有一个气度非凡的女性出现在黄帝面前,说道:“我是九天玄女,受西王母之托,前来救助于你。”玄女为黄帝打造了一座指南神器,名为“指南车”。这种车的两个轮子,与一般的车没什么两样,但车上有个木柜子,里面制作有一个木制的仙人,仙人站立在车上,他的一只手擎起在那里。黄帝不解其意,问这是派何用?九天玄女回答:“这是专破蚩尤大雾的指南车。现在你车子随便怎么转,仙人举起的手一直指向南方。那样,雾再大,也不会迷失方向了。”
蚩尤依仗大雾的威力,以为黄帝已困在雾中,胜券在握。想不到黄帝靠着九天玄女的指南神器,直冲蚩尤军的中军阵地而来。蚩尤没有作充分的防备,很快就被黄帝的军队抓获并杀死了。
在这里,“指南”一词浮出了水面,后世称能指引正确方向者,皆名之为指南。同时,从指南神器的发明,说明我国对指南针的最早运用当在黄帝时代。
在步入文明社会的炎帝、黄帝、蚩尤三大族群中,蚩尤族群与炎黄族群的关系比较疏远,而炎黄两个族群的关系就十分密切。值得思考的是:为何人们总是将炎帝与黄帝并提?炎帝与黄帝之间有着一种怎样的亲情关系呢?现有的文献资料明确告诉人们,炎帝与黄帝是名副其实的——
“同胞兄弟”这词的含义大家都清楚,是指同一父母生养的兄弟。他们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因此又称为“骨肉兄弟”。
那么,说炎黄之间是同胞兄弟,有没有根据呢?有的。据《国语·晋语》记述:“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意思是说,当年少典娶了有蟜氏为妻,生下了黄帝和炎帝兄弟两人,两兄弟长大以后,黄帝在姬水一带成就事业,而炎帝在姜水一带成就了事业。兄弟两人都成就了事业以后,就一步步成为了中华大地上两个最大的部落联盟集团,即黄帝集团和炎帝集团。
这里要说一说对“少典之子”的理解。“少典”是一个人的人名吗?据《史记索隐》的考证,“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这样看来,所谓“少典之子”就是指少典国这一诸侯国的国君的儿子,远古时代语言文字极为简古,人们习惯于称少典国国君为“少典”。少典国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较大的诸侯国,正处于上升期。当时少典国以游牧为生,所谓“迁徙往来无常处”。每攻占一地域,就在那里派人驻守,而主力队伍又前行了。少典国的国君娶另一部族有蟜氏的女子为妻,生下了炎帝和黄帝兄弟俩。
炎帝是少典国国君的大儿子,相传是人身牛首,生下三天就能讲话,五天能走路,七天生齐了牙齿,三岁就知稼穑,故号为“神农”。少典国的部队打到姜水一带,国君就把那一带的土地交给他去管理,史书上所谓“以姜水成”。
黄帝是少典国国君的次子。据传黄帝是在雷声隆隆中生下的,又长有一副龙相,是标准的龙的传人。司马迁写《五帝本纪》,说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少典国的部队打到姬水边,少典国国君就把姬水一带封给了他,故有“以姬水成”之说。
后来,炎帝和黄帝分别形成了祖国大地上两个最大最有实力的部落联盟集团:炎帝集团和黄帝集团。
但是,两个集团发展得再强大,都不会忘记他们的初始:兄弟之邦。
再好的兄弟之间也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但在抵御外侮上还是团结一致的。炎黄“阪泉之战”是两大部族矛盾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可谓是——
《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务。”意思是说,兄弟之间闹矛盾是难免的,但遭遇外侮时就毫不含糊,必然会团结协力,一致对外。当时炎黄两个集团的情况也是这样。“阋于墙”是指争吵于门墙之内。
当时,炎帝族和黄帝族是中华大地上两个最强大的部族,都挤在相对狭小的西部地区这一块黄金地块上,于是就有地盘之争。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是因为“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然后引发了战争。实际的情况应该是,炎帝想扩充地盘,即所谓的“侵陵诸侯”,引起诸侯们的不满,黄帝乘势与诸侯结成联盟,打败了炎帝。黄帝懂得团结各路诸侯,孤立炎帝集团。“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 、虎为前驱。以鹃、鹖、鹰、鸢为旗帜。”(《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是把北方的那些以猛兽为图腾的部族(熊、罴、狼、豹、 、虎部族)与东方以猛禽为图腾的部族(鹃、鹖、鹰、鸢部族)都团结在自己身边了。这样虽然炎帝部族十分强大,也难以抗争了。“三战,然后得其志”,战争持续的时间很长,也很剧烈,最后黄帝胜利了。后来以“兄弟阋墙”作成语比喻内部争斗。
炎帝集团败走之后,来到了广阔的南国之地。兄弟究竟是兄弟,黄帝集团也没有乘势追击。炎帝集团并没有灰心,而是在南方积极地发展农耕,被世人称为神农氏。为了富民,炎帝教民——
战败之后的炎帝退守到了南国之地。真是意想不到,南国之地竟是如此的宽广富饶。相传炎帝在南国管辖着南到交趾(今岭南一带)、北到幽都(今河北北部)、东到旸谷(今山东西部)、西到三危(今甘肃敦煌一带)的广大土地,简直据有了大半个中国。
怎样去打理这一大片大好河山呢?炎帝想了又想,最后决定:“求可食之物,崇百草之食,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陆贾《新语》)由于他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大力发展农耕事业的第一人,这时的炎帝又新增了一个广大民众赠予的新名字:神农氏,或者被称为炎帝神农氏。
炎帝时代,男子都被动员起来从事农耕了,妇女呢,就让她们织布,解决人们的穿衣问题。战国时的商鞅认为炎帝神农氏时代是男耕女织的最美好的时代,他写道:“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在商鞅看来,炎帝神农氏是“适于时”的了不起的王者。就说农耕,神农氏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驯化使之成为作物品种,比如稻、黍、稷、麦、菽五谷;其次要有农具,比如耒耜;三是要观察、掌握农时。有关这方面的技术,他和族人不断地总结并吸取前人的知识积累,绝不是一朝一夕或是个人之所为。所以说,神农氏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代。
在农业发展的早期,主要技术进步表现在驯化野生植物上,经过尝百草和试种,古人们初步确定了适合栽培的几种主要野草,野草种类因地区而不同,收获的种子除一部分被食用外,人们会选择饱满的籽粒留作种子,并好好保存,这其实就是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过程,使得栽培植物和养殖动物与其野生原种的差异越来越大,而分别成为农作物和家畜。我国民众非常重视留种工作,总是想方设法选择好、保存好农作物的优良种子,至今还有“饿死不吃种子”的古训,这一习俗更加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工作。可以推测,在神农氏中期,中国就已经基本培育出各主要农作物品种,即五谷。
就这样,“男耕女织”这个浸润着中华文化色彩的新名词浮出了历史的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