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写崔颢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吊古和怀乡的感情。所见的是什么呢?黄鹤永远去了,楼空了,只剩千年不变的白云飘荡;还有,长江隔岸,一棵棵汉阳树历历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萋萋。所感的是什么呢?由黄鹤楼而感到过去许多美好的幻想都是空;由芳草萋萋而想到要回家乡,“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可家乡在哪里呢?
这首诗被宋代严羽推为唐人七律第一,但它并非真正的七律,前四句是歌行体,后四句才是律体。传说李白登此楼,看到这首诗,十分佩服,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不愧是千古名篇。不过,这首诗有两处经过后人的改动。首句崔颢原作“白云”,明朝末年人改为“黄鹤”;第六句崔颢原作“春草”,宋朝周弼改为“芳草”。“黄鹤一去不复返”已为七字成语,比喻事物逝去不再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