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审言之孙。三十五岁之前主要是读书漫游,曾参加过进士考试,落榜了。后来写了许多歌功颂德的赋,找机会献给唐玄宗,终于获得一个掌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时,他被叛军俘虏,困在长安。后来逃跑,投奔自称皇帝的唐肃宗,当上了左拾遗,很快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华州民众逃难,杜甫也弃官不做,向西投奔亲友,一直漂泊到四川成都,住了六七年。在四川,他得到了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帮助。严武不仅帮他解决全家吃饭问题,还帮他向朝廷申请了检校工部员外郎的虚衔,所以后人称他“杜工部”。严武死后,杜甫带家人漂泊到湖南,准备投奔舅舅。由于途中发大水,困在船上挨冻受饿,病死在湖南耒阳。杜甫是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双子星座”,他的诗有沉郁顿挫的风格。历代文人大多数喜欢杜甫,尊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称赞他是“古今诗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