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父母唯其疾之忧:

懂得沟通,是孝的关键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比起前文,这时候已经隔着一辈儿了。孟武伯肯定与他父亲年轻的时候不一样。他问孝的时候,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

关于这句话,通常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一个人一定要担心父母生病。有句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如果父母生病了,子女要衣不解带地服侍父母。

但如果按照以上的理解,如何解释“唯”的意思呢?似乎就不用解释了。

第二种解释是分析什么叫作孝顺。只有父母生病了,你才需要担心,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担心,这是孝。

曾经有一个公案。孟子的学生桃应问孟子:“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皋陶执掌法律,舜作为国君该怎么办?”孟子说:“应该让皋陶依法治罪。”

桃应又问:“舜为什么不阻止皋陶呢?”

孟子解释说:“舜作为天子,当然要遵守法律。皋陶是秉公执法,舜怎么会干涉呢?”

桃应又问:“那么舜该怎么办?”

孟子最后说:“为了救父亲,舜会把国家抛下,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走,到海边隐居。”

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出一个结论,孩子不要替父母做主,不要参与父母太多的事,只要在最关键的时候表现出对父母的重视即可。

很多书都讲到家庭的伦理秩序。比如《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里提出,当父母年迈,而子女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时,子女会经常干涉和参与父母的日常生活。比如有的人批评父亲“你别跟我妈吵架,这像什么话”。如果一个人以批判的态度对待父母,总想管父母的事,家庭秩序就乱了。

“父母唯其疾之忧”的核心意思是,除了父母生病需要孩子服侍之外,剩下的事就得尊重父母,让父母自己去做决定,因为这是父母的人生,他们拥有选择的自由。如果孩子总是在小事情上干涉父母,惹父母生气,那就是不孝。

第三种解释是要真正做到孝,就要让父母知道,孩子成年后,除了身体健康,其他事情无须父母担心。

有的父母在孩子毕业之后还不断操心:担心孩子没钱,每个月给孩子转账;孩子想要买房子,就砸锅卖铁给孩子攒钱;催促孩子赶快寻找伴侣,成家生子,接着又开始担心孩子的孩子上什么学校……

如果一个人担负不起自己的人生,父母对他的担心就会没完没了。父母生养了孩子,就像欠了还不完的债,一辈子都在牵挂,一辈子都被负累。

所以,要成为一个孝顺的人,就应该努力管好自己的生活,让父母无须对自己的任何事情担心,见面只要问“最近身体好吗,别累着了”就够了。

如果孩子发展得不好,日子过得一团糟,父母就不可能不担心。因此,孝的核心是能够做到让父母省心。

我个人觉得,这很有可能就是孔子想要跟孟武伯表达的意思。孟武伯是孟孙氏的继承者,而孟孙氏有权有势,继承者是很有可能造反的,他只要有“我想替代鲁君”的心思,就是要造反了。

孔子为了维护鲁君的地位,就对孟武伯说:“想要表达孝顺,就谨慎地处事,别让你的父母替你担心。”

以上三种解释未必是非此即彼只能取其一的,这不是一个学术讨论。如果有读者觉得这三种解释对自己都有用,那不妨都接受,只要对自己有帮助即可。

我个人更受益于第三种解释。第三种解释指导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积极地和父母沟通。因为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并非来自孩子的生活过得多么不好,而是缘于孩子根本没有跟父母沟通过。

我们有没有让父母了解我们的生活状态?有没有让父母知道“我过得很好”?如果没有,就需要加强与父母的沟通,让父母减少对我们的担心,直到让父母说出:“照顾好身体就好。” KJX4lMbZloOSxorDN+I1Ang14GZpjaoOFg5WCOs5D/3ilhaJAFXrL0RnOHAnl43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