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十而立:

你的立身之本是什么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我们很熟悉,也有人喜欢拿来自比。比如言谈间跟孔子比较,说“孔子十五岁如何,我十五岁如何”“孔子三十岁做什么,我三十岁做什么”。其实这样比较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人跟人的寿命早就不一样了。

我曾给大家推荐过一本书,叫作《百岁人生》,书中认为我们已经到了长寿时代,我们这代人将来有可能会活到一百岁上下,而我们的孩子,可能在一百二十岁左右。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应到现在,还并不算到了真正的晚年,所以不能进行机械对比。

孔子说的十五岁的年纪,是一个人的大脑开始逐渐发育成熟的时候。而且男生发育得比女生晚一些,可能要到十五六岁以后才开始明白事理,才立志要好好学习,考一所好大学。

“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并不表示孔子之前没有学,而是指在这个年龄明白了学习的意义。这里的“学”到底在学什么?有人说学的是礼,是祭祀,也可能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因为孔子非常擅长这些技能。

我个人认为,十五岁对孔子来讲是个分界线,他终于领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开始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在此前,他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是以玩为主,到了十五岁,他突然觉得玩没有学习有吸引力了,学习中所收获的乐趣和满足感超过了玩乐。

反观现在,有的人活到三十岁还没到“志于学”的阶段,还是觉得打麻将最好玩,对别的东西都提不起兴趣。

孔子在三十岁时,就被人问礼。很多人向孔子请教,问孔子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理,那件事应该怎样应对,这说明孔子到三十岁时已经自立了,有了自己的专长和立足之地。

“四十而不惑”,这句话的分歧比较多。有人认为这代表此时的孔子已经活明白、活通透了,但如果我们这样去理解,那为什么孔子在之后还会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说,他五十岁时如果能够学《易》,就能少很多过错。既然孔子在四十岁时都已经活明白了,还会追求少犯错误吗?

因此,“不惑”并不是“不困惑”之意,而是不惑于外物的意思。人在四十岁以前,经常被外在的事物吸引。比如很多年轻人在找工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工资。

我大学毕业进行职业选择时,也曾惑于外物,将利益放在第一位。那时很多单位来学校招聘,我自认为出身名校,是优秀毕业生,还是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冠军,志得意满。面对招聘者,我总是直白地问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对方往往开始对我印象很好,但听到我的问题,就提醒我:“不要老关心钱,钱不重要,前途才重要。”

我当年可以说是无知且无礼,还是直接问:“我就想知道到底挣多少钱。”

结果一个工作也没谈下来。

很多年轻人跟我当年一样,找工作也是只盯着待遇和福利。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到四十岁以后就不会这样了,正如前文所讲的“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四十岁之后要稳重下来,要有根基,要有价值观,要有使命。

“四十而不惑”,代表着人生到了一个这样的阶段:不再被外在的物质所牵绊、干扰,做自己该做的事。

关于“知天命”,有人认为“知天命”就是认命。到了五十岁,做事情随缘就好,什么容易就做什么,不再追求突破和挑战,颓废而漠然。

“五十而知天命”,并不是这个意思。

《阿甘正传》里有一个角色,是丹中尉。丹中尉在越南战争中失去双腿却被阿甘救了下来,对于一个骄傲的军人来说,价值和尊严都没有了,所以他放纵自己,骂国家,骂上帝,骂救了自己的阿甘,骂自己是废人,永远生活在愤怒中。直到有一次,他和阿甘一起出海捕虾,遇到了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丹中尉毫无畏惧地坐在桅杆的顶端,像战士一样和暴风雨对抗。最终,他们战胜了暴风雨。除了他们的船,其他的船全翻了。在阿甘的捕虾船上,丹中尉对阿甘说:“你救过我的命,我从未感谢过你。”然后跳进水里游开了。阿甘说:“我想他跟上帝已经讲和了。”

五十知天命,是一种和解的状态,而不是颓丧、漠然的状态。

一个人在五十岁的时候,要能够与自己和解,安安稳稳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内心平和,不再与自己较劲,不再痛苦,不再怨天尤人。

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不被外物羁绊;到了五十岁,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和欲望,让自己宁静从容;到了六十岁,境界则更高。

“六十而耳顺”,“耳顺”的意思是不论别人在你面前说多难听的话,你都能听到其中有道理的部分。比如,孔子被人说“累累若丧家之狗”,这话多难听啊,但孔子听了完全不恼,反而觉得太形象了。他不排斥别人把自己比喻成丧家狗,他觉得自己在某种状态下就是这样的,别人说的话在某个部分上是合理的。

不知道多少人能在六十岁的时候,修炼到这样的境界。我见过很多八十岁的人也做不到耳顺,还总是与人争辩、吵架。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一个人很自由的状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也不会违反社会规则。与此相对的是,我在美国街头看到的一些年轻人,如果美国社会没有法律,允许他们从心所欲,他们就容易自我放纵,总想试探法律的边界。

七十岁之后,孔子回到了鲁国,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老人。此时的他早已与自己、与世界和解了,不需要逾越任何边界。

活得通透的人,会发现法律、道德、伦理、礼法,不是束缚自己的,而是保护自己的。

佛教讲“律”,有经律论,佛陀最后的教诲是以戒律为师。一个刚出家的小沙弥,可能觉得戒律是约束。但是一个高僧大德会告诉他:“孩子,戒律是对你的保护,不要做那些让菩萨耻笑你的事。”

孔子能够理解道德和礼法是对人类的保护,他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每天都活得很畅意,能够自得其乐。

人们认为道德、礼法、规范等不合自己心意,觉得被管束很痛苦,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境界还不够高,需要不断地修炼。

《人间词话》里,王国维提到了写诗的三种不同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生也有不同的境界。孔子的这一整句话,是他对自己人生不同境界的总结。我们无须亦步亦趋地跟孔子去做比较,但是我们应该了解人生境界提高的次第。孔夫子的境界,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参考,让我们知道人生修炼的方向和能够挖掘出的潜力,一步一步地进行自我完善。 hoFP9e3KEBDheWq3yM9oUtuRvUn40H+gFtiLzMFnpS4WYm6lUkPGCnVbPcAmXBJ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