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杨广怀柔

为什么选杨广?两个理由。

第一,和杨素一样,他参加过平陈战争,熟悉江南情况。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杨广对江南有感情。

杨广的王妃萧氏是后梁的公主,这个王妃可大有来历。梁朝有个著名的昭明太子,修了一部《昭明文选》,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鼎鼎有名。萧妃就是昭明太子的玄孙女,文化素养极高。杨广受她的影响,也非常好学,而且对江南文化极其推崇。推崇到什么程度?他不仅学江南的诗风、文风,甚至学了一口吴侬软语。杨广不是执行怀柔政策的最好人选吗?

杨广不负众望,一到江南,就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拉拢儒家知识分子。陈朝有个博士叫潘徽,精通“三礼”。当年隋陈通好的时候,隋朝往陈朝派使者,每次都派有学问的人,以示大国尊严。相应地,陈朝也妙选高人接待,绝不示弱。有一次,隋朝方面派去了一个礼学家,陈朝三思之后,决定派潘徽接待。两个礼学家一交谈,潘徽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把隋朝派过去的礼学家说得理屈词穷,心服口服。从此,潘徽在隋朝也扬了名。此时杨广下江南,先把潘徽罗致在自己的幕府之中,让他领衔修《江都集礼》,当主编。既然当主编,那下面就有一群执笔人了,这些执笔人当然都是江南著名的文人。

就这样,通过潘徽,通过修书,杨广就把一批江南儒生笼络过来,为他服务。儒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根基,把儒生笼络住了,对整个社会当然会有影响。

第二件大事,拉拢佛教高僧大德。前面说过,江南佛教发达。当年梁朝的梁武帝就曾四次舍身同泰寺当寺奴。后来的陈后主也热衷此道。连皇帝都尚且如此,可见当时江南人的信仰程度。既然佛教影响力大,那就好好借助吧。怎么借助?

杨广去找一位著名的智顗大师。此人俗家姓陈,是士族后裔,也是江南佛教界的头号人物。当年,陈后主非常敬重他,还曾经把他接到宫里去,行三拜之礼,请他讲经说法。既然是领袖人物,杨广当然要倾心结交。他一到扬州,就先派人去请智顗大师,自称弟子杨广,请他到江都弘法。这已经足够给面子了,但智顗大师也是个傲岸人物,征服者发出邀请,他哪会轻易接受?婉言谢绝了。

可是,他谢绝不要紧,杨广有耐心。拿出刘备三顾茅庐的架势,接着请。一次比一次恭敬。请了三次之后,智顗大师终于却不过情面,驾临江都了。这可给了杨广表现的机会。

他在扬州总管府内设千僧会,组织一千个高僧大德迎接智顗,场面相当隆重。而且,就在欢迎会上,正式拜智顗为师,受菩萨戒。既然拜师了,老师给起个法号吧。智顗给杨广起的法号叫“总持菩萨”。“总持”是梵文音译,就是“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也就是扬善抑恶,而菩萨则是留在红尘,拯救众生的佛。从这个法号就可以看出来,智顗大师对杨广寄予了相当高的期望。

师父给徒弟起法号,徒弟也得给师父上尊号。杨广给智顗一个“智者大师”的尊号,称赞老师大彻大悟,全知全能。从此,师徒二人亲密交往,光保存下来的往来书信就有四十多封。这种态度,当然受到佛教界的好评,同时也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来,杨广其实是在修正隋文帝的文化政策。隋文帝简单粗暴地让北方人给南方人当老师,教人家五教,杨广就充分尊重南方儒家知识分子,让他们自己编书;隋文帝限制江南佛教的发展,杨广就尽自己的力量在江南护法。通过他这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工作方式,让江南的民心平服了不少。

这难道不是和隋文帝对着干吗?当然不是,这才是杨广的聪明之处,隋文帝让他来,就是让他怀柔江南,平复民怨的呀。就这样,杨素用武,杨广用文,经过杨素与杨广“胡萝卜加大棒”的共同攻势,到开皇十二年(592)年底,江南的叛乱终于被平定。 LCAwTSIHSYAKrbEi9ygprmDGsSpZWkB2FG6flIqCnxTxP03VONxnKB+voG4UGI1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