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英雄天子

隋炀帝是何许人也?很多人想都不用想,就会说:昏君,暴君。要不怎么会那么快就搞垮了大隋朝?要不怎么会留下那么多荒淫无耻的传说故事?要不怎么会谥号为“炀”?按照《逸周书·谥法解》, “逆天虐民曰炀” 。一个皇帝,又好色,又违礼,又虐民,又逆天,这不是昏君、不是暴君是什么?

没错,隋炀帝作为昏君、暴君的骂名从隋末农民起义时就传开了,而且一直被骂到今天,骂了一千多年。但是,现在总结隋炀帝,我倒想给他几个新评价。

第一,理想高。

第二,精力好。

第三,功业大。

第四,才情美。

先看第一点,理想高。隋炀帝的理想是什么?一句话,就是要建立 “轥轹轩、唐,奄吞周、汉” 的伟大业绩,当一个“ 子孙万代,人莫能窥 ”的千古一帝。所谓 “轥轹轩、唐,奄吞周、汉” ,就是要超过轩辕,超过唐尧,超过西周,也超过两汉。轩辕黄帝和唐尧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圣王,西周和两汉则以统治时间长著称。这四个时代,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盛世,隋炀帝若是超过他们,那确实算得上前无古人了。再加上 “子孙万代,人莫能窥” ,那就是后无来者。一个皇帝想要让自己的功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然称得上是理想高了。

这句话说得很豪迈,问题是,它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两句话出自《隋书·杨玄感传》,是唐朝建立之后,魏徵等人修《隋书》时对隋炀帝的总结。换言之,这是他评价而不是自评价,不能完全采信。要全面评价隋炀帝的理想,还得看看他自己怎么说。

隋炀帝自己倒是没怎么公然谈论过理想,但是,他的年号透露了他的心思。隋炀帝的年号叫大业。所谓大业,就是千秋万代的伟业,用这样一个年号,足以显示出统治者的雄心壮志。

事实上,当时议论这个年号的时候,有人提过反对意见,说大业的“业”字(繁体字作“業”),可以拆成一个“苦”字和一个“末”字。所以,“大业(業)”就是“大苦末”,苦而且末,很不吉利,让隋炀帝换一个。可是,隋炀帝不信邪,坚决不换。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成就一番大业,在隋炀帝心里有多重的分量。一个皇帝有这样的人生理想,难道还不叫理想高吗?

再看第二点,精力好。再高的理想,也要靠人去实现。因此,理想越高,人要付出的努力也就越大。对于这一点,隋炀帝非常清楚。他可不是一个懒惰的皇帝。他说: “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 南朝的皇帝为什么不行?因为太宅,太娘娘腔了,整天涂脂抹粉坐在深宫里,对外界一点都不了解,对老百姓的事情一点都不知道,这怎么行呢?

隋炀帝瞧不起端坐深宫的皇帝,他下定决心,要充分接触社会。所以,从上台开始,隋炀帝就不停地四出巡游。在位十四年间,他三下江都,四巡塞北,还有一次西巡张掖。大规模、远距离的出巡就有八次之多,在西京大兴城和东都洛阳之间往来更成了家常便饭。

唐史学家岑仲勉先生曾经做了一次统计,隋炀帝在位十四年中,待在大兴城的时间累计只有一年多,在东都洛阳的时间累计不超过四年,其余时间都在各地巡游,他的人生就是在路上。这得多充沛的精力才能做到啊!

再看第三点,功业大。隋炀帝有如此高远的理想,再有如此充沛的精力,当然要建立一番不世出的功业。

隋炀帝有什么功劳?他的所有功绩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两项大工程,一个是营建东都洛阳,另一个是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为什么要营建东都洛阳?那是要把隋朝的东、西连在一起。他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那是要把隋朝的南、北连在一起。要知道,隋朝本来是由原来西边的北周、东边的北齐还有南边的陈朝三部分组成的。隋文帝时候,虽然用军事力量把这三部分捆绑成一个统一体,但是,这个统一体内部的裂痕还相当明显。怎样才能让这三部分真正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呢?隋炀帝给出的答案就是营建洛阳城和开凿大运河。

随着洛阳城的修建,隋朝在东部有了一个稳定的据点,从此,两京密切往来,对东方的整合就容易了不少。而随着大运河的开通,隋朝的南、北两部分终于有了一条连在一起的大动脉。从此,贸易流通、人员往来的洪流势不可当,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才形成了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再也不能截然分开。这样一来,隋朝的统治就稳固下来了。

要评价一件事业是不是足够伟大,除了看它的当前价值之外,更要关注它的长远价值。在这一点上,东都洛阳和大运河都无懈可击。这两项工程不仅对隋朝有用,对继之而起的唐朝也有用,而且可以说是更有用。唐朝跟隋朝一样实行东、西两京制,武则天时期干脆定都洛阳,把洛阳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中心。而大运河也继续发挥着沟通南、北的功能。

到唐朝,南方经济和文化飞速崛起,当时的人力和物力,就是通过大运河这条大动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方。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唐朝东北部地区的土地、财富都被割据的藩镇把持,不再上供给中央了,这让唐朝损失了最大的财源。但是,就靠着运河输送过来的东南财富,远在西北地区的李唐朝廷硬是又生存了一百五十年,这就是大运河的伟大作用!所以,唐朝后期的人提起大运河,都不由得流露出感恩之心。其中,皮日休的《汴河怀古》流传最广: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把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沟通江南经济中心和北方政治中心的功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这也算得上对隋炀帝的最高赞美了!

再看第四点,才情美。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评价古代君主说: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确实,人无完人,中国历史上,有为的君主,比如唐太宗、宋太祖,往往在才情上稍逊一筹,显得无趣。而有才情的君主,比如李后主、宋徽宗,又往往在政治上糊涂荒唐,显得无能。能够把功业和才情集于一身的皇帝,在历史上非常难得,唐玄宗算是一个代表,如果要再找一个代表,那就应该是隋炀帝了。

唐玄宗最突出的特长是音乐,而隋炀帝最突出的特长则是赋诗。要知道,隋炀帝生活的时代,还是宫体诗大行其道的时代,所谓宫体诗,就是在内容上偏重写宫廷生活和男女爱情,在形式上追求辞藻华丽,在格调上则比较轻佻甚至下流。这是当时诗坛的主流。但是,隋炀帝一出手,马上境界就不一样了。

即便在西巡那样艰苦的环境中,隋炀帝也照样诗兴大发。其中有一首《饮马长城窟行》流传至今,堪称代表: “肃肃秋风 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这首诗还是写宫廷生活,男欢女爱吗?不是的,它是写大漠风光,英雄豪情。它还是堆砌辞藻,无病呻吟吗?也不是,它质朴凝重,大气磅礴。这首诗一扫宫体诗的淫靡之气,让人一下子想起了魏武帝曹操的慷慨悲歌。按照当时人的说法, “隋炀起敝,风骨凝然” “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 大意是说,隋炀帝在非常华丽的状态之中,追求一种素雅的境界,就好比在万花丛中开出了一朵清新的芙蓉,他一洗南朝以来颓唐的诗风,而追求一种诗的本真的境界。他让诗超越了宫体诗纤靡的风格,而且直接接上了大气磅礴的汉魏雄风。

如果在隋朝只讲一个代表性诗人,那应该就是隋炀帝,他是当时写诗质量最高的人。而如果要讲一个最高产的诗人,那仍然应该是隋炀帝。因为隋炀帝现今留下来的诗一共是四十余首,在所有隋朝诗人里也是排名第一。

一个有为的皇帝,能够同时成为当时最伟大的诗人,这还不意味着绝世的才情吗?事实上,就是一代圣君唐太宗李世民,对隋炀帝的诗才也非常佩服,佩服到什么程度?别看他整天跟大臣探讨隋炀帝为什么亡国,但是私下里,他又把隋朝的乐工请回来,让他们把隋炀帝的诗谱成曲子,在宫里演唱。这说明唐太宗虽然在政治上是隋炀帝的对头,但在诗才上,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粉丝呢! yp9Tfp2YUdufQI49dtjdlOqFF1EZTzC/NzBVOdLXxCYEXZISFzQaLllM8z5dN/P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