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李密献策

揭竿而起之后,接下来该怎么打?别看杨玄感考虑造反已经有数年之久,但是,事到临头,他还真有点不知所措。不过,幸运之神正眷顾着他,他没想好不要紧,有一个人替他想好了,而且不早不晚,杨玄感刚刚举兵,这个人就出现在他面前了。

此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李密。李密和杨玄感一样,都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李密的太爷爷叫李弼,是当年北周的八柱国之一,比隋炀帝爷爷杨忠的出身还要高。隋炀帝说的那句 “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放在李密身上也没有错。

李密从小就表现得非同寻常。《新唐书·李密传》记载了一个故事。李密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太子府的宿卫武官,当时的太子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有一天,太子杨广经过李密身边的时候,不经意看了他一眼。就这一眼,让他过目不忘。李密长得 “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 。天庭饱满,棱角分明,尤其是一双眼睛,黑是黑,白是白,黑白分明,像水一样清澈,但是也像水一样闪着寒光。

这让杨广印象太深刻了。回去之后,他马上把自己宠信的大臣宇文述叫过来,问他,帐下那个小个子,黑脸,长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的宿卫叫什么名字?宇文述说,他叫李密,是八大柱国李弼之后,袭爵蒲山郡公。太子杨广说,这小子眼睛乱转,看得我心里发毛,以后不要叫他做宿卫了。

这故事让人一看就想起曹操来,因此有人怀疑这里有照搬曹操故事的嫌疑。是真是假暂且不论,总之能够看出来一个事实,李密从小就与众不同。不过,以当时的情况看,与众不同也没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不讨领导喜欢。怎么办呢?李密索性辞职回家读书去了。也正是因为读书,他才得以结识了杨玄感。

李密回家之后,就拜了当时一个著名的学者包恺为师,学习《史记》和《汉书》。有一天,他骑着牛到老师家里去请教问题。可是,牛走得很慢,李密觉得这一路上的时间浪费了可惜,就在牛角上挂上一帙书,边走边看,旁若无人。正好,杨玄感的爸爸杨素从旁路过,一看这个年轻人看书如此入神,不由得心生感慨,就问道: “何书生勤如此?” 你是哪儿来的书生,怎么读书这么勤奋?

李密回头一看,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宰相杨素吗?赶紧下拜,把自己的出身说了一下。杨素又问,读什么书啊?李密回答,《项羽传》。项羽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一个能对历史上的英雄如此着迷的人,绝非凡人可比。这样一来,杨素对李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不免跟他聊了起来,越聊越觉得这个年轻人不寻常。回去之后,杨素就对儿子杨玄感说: “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 我看李密的见识和气度,不是你们这些人能比的。这就是成语“牛角挂书”的来历。

此前写到,杨玄感虚怀若谷,乐于结交天下英豪。一听爸爸这样夸赞李密,也赶紧和李密倾心结交,两个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当时号称刎颈之交,也就是割头换命的好兄弟。

不过,杨玄感毕竟是宰相之子,有时候难免露出一些轻狂傲气,这让李密觉得很不痛快。有一天,李密对杨玄感说: “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陈之间,暗呜咄嗟,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申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咱们既然是好朋友,就应该对彼此说实话。我觉得咱俩各有优长。如果说在战争状态下跟敌人对垒,喑呜叱咤,气吞山河,我李密不如你杨玄感。可是如果说招纳天下英俊为我所用,人尽其才,你杨玄感不如我李密。咱俩各有长处,你怎么能因为你爸爸是个大官就轻视我呢?

杨玄感一听,哈哈大笑,赶紧认错,而且把李密的话深深地记在了心上。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招贤纳士和知人善任方面不如李密,所以,决定起兵之后,第一时间就派人到大兴城去接李密了。

李密也是慷慨有大志的人,早就不耐烦安安稳稳过日子了,眼看着隋炀帝瞎折腾,天下露出动乱之象,他也不免跃跃欲试。现在,好朋友杨玄感居然挑头造反,李密也是兴奋莫名,二话不说,赶紧过来加盟。就在杨玄感起兵这个关键时刻,李密刚好赶到,简直是喜从天降!

军情紧急,两个人连寒暄都来不及,杨玄感就直奔主题了。他说: “子常以济物为己任,今其时矣!计将安出?” 你整天号称要以天下为己任,要救世济民,现在时机到了,你给我分析一下,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密说: “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去幽州犹隔千里。南有巨海,北有强胡,中间一道,理极艰危。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据临渝之险,扼其咽喉。归路既绝,高句丽闻之,必蹑其后。不过旬月,资粮皆尽,其众不降则溃,可不战而擒,此上计也。” 天子在外出征,与幽州尚且远隔千里,想要回来千难万难。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直奔蓟州(今北京一带),然后据守临渝关(今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切断隋炀帝回来的退路。这样一来,隋炀帝往前走有你杨玄感堵截,往后看有高句丽追兵,两路夹击,再加上没有军粮,不出十天半个月,必死无疑。这是上策。

听李密讲完所谓上计,杨玄感迟疑了一下,说: “更言其次。” 你再告诉我一个比这个差一点的方略吧。

李密说: “关中四塞,天府之国,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帅众鼓行而西,经城勿攻,直取长安(即大兴)。收其豪杰,抚其士民,据险而守之。天子虽还,失其根本,可徐图也。” 如果不采取上策,关中地区四面都有要塞阻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天下的宝地,虽然有卫文升镇守,但也不足为虑。你应该率领大军,一路向西挺进,直奔大兴城,把隋炀帝的老巢端掉,招揽大兴城的豪杰之士,安抚那里的百姓,然后据险守住关中地区。这样一来,就算是隋炀帝回来,也是有家难归,很可能自行解体,这是中策。

杨玄感听了之后,又沉吟了一下,说: “更言其次。” 你再说说比这个还差一点的方略。

李密说: “简精锐,昼夜倍道,袭取东都,以号令四方。但恐唐祎告之,先己固守。若引兵攻之,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四面而至,非仆所知也。” 如果不考虑中策,那就挑选精锐部队,昼夜兼行,袭击洛阳。但是,你这么大张旗鼓地造反,恐怕已经有人跑到洛阳报信了,因此洛阳很可能是有准备的。一旦有了准备,可就不好打了。如果百日之内打不下来,隋炀帝就会组织各路人马进行围剿,到时候可就胜负难料了,确切地说,失败的可能性更大些。因此,这是下策。

李密这三策可谓大局着眼,高屋建瓴,把战局说得清清楚楚,真是没白读了兵书。那么,作为主帅的杨玄感会选择哪种方案? hzmjmpZmXc+c1UcGrQGt0kL+IEk5WwRkjzlCwk3ctRa2xjFQas8a7CcVf++OsF2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