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3.1】 硬件组态PROFINET通信。
【控制要求】 用博途V15软件创建一个带ET200SP分布式结构的PROFINET通信项目。
【操作步骤】
当设计一个基于PROFINET网络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时,在硬件组态之前必须先完成硬件规划。首先根据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规划控制系统中所需要的硬件结构,并对这些硬件按照技术要求规划出主机架上的控制器和模块、分布式I/O机架上的模块,最后选择一个能确保供电需求的电源。硬件规划工作完成后,即可在博途V15软件中生成一个与实际硬件系统完全相同的组态系统。
组建一个基于PROFINET分布式IO系统的完整项目,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硬件规划与组态:①硬件规划;②创建新项目;③添加CPU站点;④配置CPU中央机架模块;⑤配置分布式I/O设备;⑥配置S7-1500 PLC模块参数;⑦配置ET200SP系统IO设备参数;⑧保存与编译硬件组态;⑨在线访问;⑩硬件组态下载。
1. 硬件规划
硬件模块清单见表3.2。
2. 创建新项目
创建一个名称为“配置PROFINET通信”的新项目,如图3.94所示。
3. 添加CPU站点
在“项目树”下添加CPU站点。
表3.2 硬件模块清单
图3.94 创建新项目
4. 配置CPU中央机架模块
按照前面讲述的方法配置CPU中央机架模块。
5. 配置分布式I/O设备
按照前面讲述的方法配置分布式I/O设备,分别如图3.95、图3.96、图3.97所示。
图3.95 CPU中央机架“设备视图”选项界面
图3.96 ET200SP机架“设备视图”选项界面
图3.97 CPU/ET200SP“网络视图”选项界面
6. 配置S7-1500 PLC模块参数
(1)设置CPU相关参数
①在“设备视图”选项中选定CPU,单击CPU的“属性”→“PROFINET接口[X1]”→“以太网地址”选项,添加新子网PN/IE_1,IP地址和子网掩码保持默认值不变,如图3.98所示。
图3.98 设置“以太网地址”选项
②设置CPU 1516F-3 PN/DP的故障安全性。
③设置CPU 1516F-3 PN/DP的安全访问级别。
④在“网络视图”选项中组态IO系统。
上述①~③步骤完成后的“网络视图”界面如图3.99所示。单击左下角的“未分配”,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控制器接口,博途V15软件会自动生成一个PROFINET子网,如图3.100所示。至此,接口模块与CPU模块的PROFINET[X1]连接在一起。
图3.99 “网络视图”界面
图3.100 生成子网
⑤组态IO系统连接建立后,需要设置发送时钟,在CPU的“属性”窗口中选择“高级选项”→“实时设定”→“IO通信”选项,在“发送时钟”栏中添加需要的发送时钟,默认为“1.000ms”,如图3.101所示。
图3.101 设置CPU的发送时钟
(2)设置数字量/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模块
本实例只进行硬件组态IO系统,不涉及具体的控制任务,因此模块参数不进行设置。
7. 配置ET200SP系统IO设备参数
(1)设置接口模块IM 155-6 PN HF的以太网接口
接口模块IM 155-6 PN HF属性以太网地址中的子网和PROFINET[X1]的IP地址由CPU控制器自动分配,不用进行设置。
(2)设置接口模块IM 155-6 PN HF的IO周期
IO设备的更新时间由博途V15软件自动计算和设置,可以采用默认值,也可以自行修改。如果修改,则可选择接口模块(IM 155-6 PN HF)的PR0FINET接口,在“属性”选项中单击“高级选项”→“实时设定”→“IO周期”选项,在“更新时间”选项中选择“手动”选项,即可指定设备的更新时间为1ms,如图3.102所示。
图3.102 设置“IO周期”界面
(3)设置DQ模块基本单元的电位组
单击选定IO设备DQ模块,选择“属性”→“电位组”→“启用新的电位组”选项,如图3.103所示。
图3.103 “启用新的电位组”选项
8. 保存与编译硬件组态
(1)保存项目
相关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保存项目”按钮即可保存。
(2)编译硬件组态
在“项目树”下选择PLC站点文件夹→
→
选项进行编译,如果编译没错,则出现如图3.104所示界面,图中出现的警告信息是因为未组态防护等级,不带密码保护,可忽略该警告信息。
图3.104 编译没错的显示界面
9. 在线访问
(1)对CPU模块的在线设置
在设置之前,首先用PROFINET网线连接好计算机和CPU模块的PROFINET[X1]接口。为了使计算机与S7-1500 PLC通过TCP/IP进行通信,必须对其接口IP地址进行匹配设置。
①设置计算机接口的IP地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Windows10),如图3.105所示。
图3.105 设置计算机接口的IP地址
②设置CPU的IP地址
• 在博途V15软件的“项目树”下找到“在线访问”→“连接CPU的网卡接口”选项,双击“更新可访问的设备”选项,如图3.106所示,搜索到设备信息后,将会一并在下方排列出来。
图3.106 搜索设备信息
• 如果CPU模块是全新的,则通过前面在线更新可访问的设备时,会显示该设备的MAC地址(说明IP地址未分配),这时可在此处单击“在线和诊断”选项进入设置界面,单击“功能”→“分配IP地址”选项,修改“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参数,单击“分配IP地址”按钮,即可分配成功,如图3.107所示。
图3.107 CPU的在线设置界面
• 如果通过前面在线更新可访问的设备后,当未能成功分配IP地址时,则会有一条消息出现在巡视窗口的“信息”栏中,这时需要对CPU中的存储卡进行格式化和恢复出厂值设置。
(2)为接口模块IM 155-6 PN HF分配设备名称
选择显示地址图标
,在“网络视图”中可显示设备地址,如图3.108所示。
图3.108 显示设备地址
选定
,单击分配设备名称图标
,弹出分配设备名称界面(或选定ET200SP1设备,右键快捷菜单中的分配设备名称),选择一个新设备(如et200sp1),设备类型为IM 155-6 PN HF,如图3.109所示;“PG/PC接口的类型”选择“PN/IE”,“PG/PC接口”设置为计算机网卡型号。单击“更新列表”按钮,在“网络中的可访问节点”列表中可显示所有的设备,如图3.110所示。在列表中单击选定要更改的设备名称,单击“分配名称”按钮,分配成功后,列表中的状态显示“确定”,如图3.111所示。
图3.109 “分配PROFINET设备名称”界面(一)
图3.110 “分配PROFINET设备名称”界面(二)
图3.111 设备名称分配成功
10. 硬件组态下载
为了使整个项目下载到CPU中,需要单击PLC_1的项目文件夹后,再单击“下载到设备”按钮即可。
【实例3.2】 在PROFINET网络中更换IO设备。
【控制要求】 利用“不带可更换介质时支持设备更换”功能,更换【实例3.1】中有故障的IO设备。
【操作步骤】
(1)打开【实例3.1】中硬件组态的“设备视图”选项,激活CPU“属性”中的“不带可更换介质时支持设备更换”和“允许覆盖所有已分配IO设备名称”参数,如图3.112所示。
图3.112 激活“接口选项”界面中的参数
(2)组态拓扑网络。打开“拓扑视图”,使用鼠标拖曳的方式连接端口,如图3.113所示,组态的网络拓扑必须与实际的网络连接完全一致。
图3.113 组态拓扑网络
(3)编译硬件配置并下载到CPU。
(4)更换IO设备。插入新模块后,CPU可自动识别并建立通信。更换的IO设备和PROFINET网络组件都必须支持LLDP协议。固件版本V1.5及更高版本的CPU可以覆盖IO设备的PROFINET设备名称,即新替换的设备不需要先恢复其出厂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