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宣化府(2)(6 月 6 日)
金刚栅、金刚垣是日本寺庙中立于仁王门内的格子状栅栏。图中提到宣化城中民居的屋前就立着这种造型的栅栏。
210 晌水铺附近眺望黄阳山
黄阳山山麓走势舒缓,绵延数十里,平原上蜿蜒起伏的座座小丘,宛如翻腾着的波浪。这座死火山高约七千尺(约 1500 米),是通往张家口路上的第一高山。
212 宣化府(1)(6 月 6 日)
宣化城当时号称方圆六里,伊东到此之后觉得也不过方圆四里。伊东为调研宣化城南门而进入城内,随处可见贩卖日本手帕的商贩。城内民居的风格依然保留古风,伊东从中收获颇多。
215 宣化府(4)(6 月 6 日)
伊东对下层侧面的工艺手法十分感兴趣,此处“牛腿” 的形状和日本镰仓时代常用的手法非常类似。
217 宣化府(6)(6 月 6 日)
文中的“vault”意为“拱形的天花板”;“奉鼻”为误记,应为“拳鼻”,中文为“霸王拳”。
214 宣化府(3)(6 月 6 日)
钟楼建于砖砌的台子上。台为边长九十三尺二寸五分的正方形,内部打通了宽为十四尺九寸五分的十字穹顶通道,其十字中心点也正是穹顶交汇之处。宣化府以西的城市中的钟楼和鼓楼多采用此种样式。
216 宣化府(5)(6 月 6 日)
钟楼下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除去最外层的一圈立柱,内柱用砖墙连成一体。最里面的四根柱子一直往上通到顶部,支撑着悬挂大钟的横梁。上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被下层的椽围绕。上下层都设有抱厦。
219 宣化府(8)(6 月 6 日)
文中的“破风”,中文为“博风板”,意为“屋顶两侧的墙壁外侧(山墙)上的木板”。“茨鳍”指的是博风板上尖刺状突起部分。
221 宣化府(10)(6 月 6 日)
文中开头两列描述较为混乱,但是伊东主要表达了对玉皇阁钟楼独到匠心的称赞。“ヴォールト”即为“vault”(见图 217)。“エレヴェーション”为“elevation”,指的是与平面图相对而言的立面图。
218 宣化府(7)(6 月 6 日)
钟楼下层抱厦的建筑手法如图右半部分所示,从平板枋开始,可以看到额枋、额垫板、虹梁。此处的梁头做成榫头的样式,螭虎拱支撑着虹梁,下方则由丁头拱支撑着螭虎拱。
220 宣化府(9)(6 月 6 日)
玉皇阁坐落在砖砌的高台之上。高台内部有中央交叉的穹顶通道贯穿其中,上面承载着三层的木造阁楼。玉皇阁上层为歇山顶,山墙一侧装饰着在日本也常见的悬鱼和驼峰。
[1] 水烟、五轮、大宝珠、露盘等都是塔刹的组成部分,“ ”无此字,手写错字,“復”为繁体。
[2] 《松雪道德经》为赵孟 所书的道德经,因赵孟 号松雪道人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