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财富档案12

有钱人想着:“如何两个都要?”

穷人想着:“如何二选一?”

有钱人居住在富足的世界,穷人则住在处处受限的世界。这两种人当然都存在于同一个物理世界里,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观点。穷人和大部分的中产阶级是从“匮乏”的角度看世界。他们依循“可供分配的资源有限,永远都不够,你不可能拥有一切”等等说法过活。虽然你无法拥有全世界的所有东西,但是我真的认为,你可以拥有“你真正想要的一切”。

你想要成功的事业,还是亲密的家庭关系?两个都要!你要专注于事业,还是开心玩乐?两个都要!你在生命中要的是财富,还是意义?两个都要!你想要赚一大笔钱,还是做你喜爱的工作?两个都要!穷人只会选择其中之一,然而有钱人想两者通吃。

有钱人知道,只要一点创意,就可以想办法拥有两个世界里最好的部分。所以,从现在开始,每当你面临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时,就问自己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如何两个都得到?”这个问题会改变你的人生,会把你带离匮乏和限制的模式,进入一个充满机会的丰裕世界。

这不只是与你想要的个别物件有关,也和人生所有的面向有关。

举例来说,假设我要处理一个不高兴的供应商,他认为我的公司应该付给他们某些事先没有讲好的费用。我会觉得,预估成本是他的工作,不是我的,如果他花了更多的钱,那么他必须自己应付这个状况。我会非常乐意下次合作时拟定新的合约,但是我会很坚持要遵守先前讲好的合约。如果是发生在我“没钱”的时候,我会跟他认真谈,设法表达我在乎的重点,确定我不需要再付合约以外的任何一毛钱。而且,就算我很想继续和这个供应商合作,但是最后可能还是会导致激烈的争执,而我会认为,不是他赢就是我赢。

但是现在,因为我已经锻炼出“两个都要”的思考方式,所以在这个讨论中,我会完全开放,试图创造一个有利的情况让我不需要再付任何钱,而他也能对我们的协议感到开心。换句话说,我的目标是双赢!

再举一个例子。几个月前,我决定在亚利桑那州买一套度假屋,我查过了我感兴趣的那个地区,所有不动产经纪人都告诉我,如果我想在那个地区买一栋三卧房加一书房的房子,一定会超过一百万美元。我原先的预算就是一百万美元,遇到这种情况,大部分人不是降低原先设定的期望就是提高预算。可是,我预期的房子和价格都要。于是我最近接到一个屋主的电话,他的房子就位于我想要的地区,房间数也是我想要的,而他们的价钱低于一百万美元。我的“两者通吃”式思考又帮了我一次忙。

我最后要说的例子是,我一直告诉我爸妈,我不想被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奴役,而且我会“用我喜欢做的事赚大钱”。他们的反应通常是:“你活在梦想世界里。人生可不是一碗樱桃。”他们说:“生意归生意,玩乐归玩乐。你要先赚到温饱,然后,如果还有时间的话,你再去享受人生。”

我记得我心里想:“嗯,如果我听他们的,我最后就会跟他们一样。不行,我两个都要。”这样做很难吗?一定的。有时候,我必须做一两个礼拜我很讨厌的工作,我才有钱吃饭、付房租。不过我想要“两个都要”的念头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也从来没有长期待在一个我不喜欢的工作或行业里。最后,我真的做着自己喜爱的事业,也因此致富了,所以我知道这是可能的,现在我还是继续追求我喜欢的工作和计划。最棒的一点是,我现在有资格教别人如何做到我所做的事。

谈到金钱,没有什么比“两个都要”的想法更重要了。穷人和许多小康阶层的人相信,在金钱和人生的其他方面之间,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因此他们把一种立场合理化,口口声声说金钱不比其他事物重要。

让我们厘清一个观念吧。钱太重要了!说它并没有像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事物一样重要,简直是胡说八道。

钱是润滑剂,它让你可以“滑顺”过生活而不是“紧绷”过生活。钱带给你自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用自己的时间做想做的事。金钱可以让你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也给你机会帮助别人满足生活所需。最重要的是,有钱可以让你不必浪费精力担忧自己没有钱。

快乐也很重要—再指出一次穷人和小康阶层与有钱人的思维差别。很多人相信钱和快乐是互相排斥的,有钱就不会快乐,想快乐就不能有钱。这种想法只是“贫穷”的制约。

在各方面都很富有的人知道,你必须两个都要,就像你必须有手臂也有脚,你也必须有钱又有快乐。

鱼与熊掌你可以兼得。

这就是有钱人、小康阶层和穷人的最大差异。

有钱人相信:“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小康阶层认为:“熊掌太贵了,所以我吃一小片就好。”

穷人说自己吃不起熊掌,所以他们吃鸡肉,但又惦记着自己吃不起熊掌的事,满心疑惑为什么自己“什么都没有”。

致富法则:

有钱人相信:“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我问你,如果你不能吃熊掌,那么把熊掌买来对你有什么用处?你到底该怎么处理它?把它挂起来欣赏吗?熊掌是给人吃的,是拿来享受的。

二选一的思考方式,也使得人们相信,“如果我拥有多一点,就会有人少得到一点”,因而形成阻碍。但是这想法也只是出于恐惧心理,是一种自己打败自己的思考模式。

认为全世界的有钱人拥有了全部的钱,然后不知用什么手法把钱私藏起来,不让其他人分享,这种想法实在太夸张了。首先,这想法假定了金钱的供应量是有限的。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是就我所见,每天都有人在印钞票,多少年来,钱的供应量与实际的资产都毫无关系。所以就算有钱人今天拥有了全部的钱,明天还是会有无数的钱可以流通。

有这种狭隘思想的人所不了解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同样的钱可以重复使用,为每一个人创造价值。

我要说一个训练课上的例子。我请五个人带一样东西上台来。我请他们站成一个圆圈,然后把一张面额五美元的钞票给第一个人,要他向第二个人买一样东西。假设他买的是笔,那么现在第一个人就有一支笔,第二个人就有五美元钞票。现在,第二个人用那张五美元纸钞,假设向第三个人买了一个笔记板,然后第三人用同一张钞票向第四个人买一本笔记簿。我希望你能想象那个画面。同样一张五美元钞票经过了五个不同的人,为每一个人都创造了五美元的价值,而为这一群人总共创造了二十五美元的价值;那一张五美元钞票并没有因为流通、为每个人创造出价值就耗尽了它的价值。

这个道理很明显。第一,钱的价值不会耗尽:几千几万人可以年复一年一再使用同样的钱,它的价值也不会耗光。第二,你拥有的钱越多,你有能力放进那个流通循环的钱也越多,这表示别人就会有更多钱去交换更高的价值。

这一点正好与二择一的思考方式相反。当你有钱并使用它的时候,你和与你一起花钱的人都享受到了这个价值。说白一点,如果你这么担心别人没有钱,想确定他们都得到应得的那一份(讲的一副大家共有财富的样子),那么你就想办法变成有钱人,让你自己可以散播更多的钱。

如果我能有任何可以作为模范的东西,我想应该就是让你看到一个例子:你可以是一个善良、友爱、关怀他人、慷慨又具有灵魂深度的人,而同时还有钱得不得了。我大力建议你,赶紧排除掉“金钱有害”的这个迷思,也别认为你发财之后就会变得没那么“好”或“纯洁”。因为这个想法完全是“鬼扯”,而且如果你继续吸收它,你就会变肥,而且是又肥又穷。嘿,这是两者通吃的另外一个例子。嘻嘻。

朋友们,你的钱包里有没有钱,跟你是不是善良、慷慨、有爱心没有关系;这些特质取决于你心里装了什么东西。成为纯洁又有灵魂深度的人,与你的银行存款数字完全无关;这些特质取决于你的灵魂有哪些内容。认为钱会让你变好或变坏,也是一种“二选一”的想法,它只是一种“被制约的垃圾”,对你的幸福和成功毫无帮助—对你周围的人也没有帮助,对孩子们尤其没有帮助。如果你那么坚持要当一个好人,那么就行行“好”,别让你那些不小心接收下来的有害信念影响了下一代。

如果你真的想要过一种不受限制的生活——不管是哪一种限制——你就要放弃“二选一”的思考方式,维持“两个都要”的意念。

这是我的宣言:

请你把手放在你的心上,说:

“我永远都想‘两个都要’。”

现在,摸着你的头说:

“这是有钱人的脑袋!”

像有钱人一样行动

1.学着采用“两个都要”的思考方法,并制造状况让自己练习做到。不管你面临什么样的选择,都问自己:“我要如何两者通吃?”

2.务必知道:流通的钱可以改进人们的生活。每一次花钱时都对自己说:“这笔钱会经过成千上万人的手,为所有人创造价值。”

3.把自己当作模范生,展现你的善良、慷慨、友爱,以及富裕! rogJ3CsOpKplr7RKXzYQymUKT82nU+kbjWmkA05zrxLYg47RwMcCptKbvsFwtBB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