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第一次在职业运动员更衣室里,走进位于镜子背后的密室时,我刚满25岁。大学卡其裤后兜里塞着笔记本,脖子上挂了张记者证。也许你觉得我看起来像是并不知道要去的是什么地方似的,那是因为我确实不知道。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这个更衣室属于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所在的芝加哥公牛队(Chicago Bulls)。

这发生在1995年3月的一个傍晚,从那天开始,我陆续见证了汤姆·布雷迪(Tom Brady)的爱国者队首次赢得超级碗(Super Bowl)冠军,访谈过正在冲击欧洲足球冠军的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FC Barcelona),观看过参加环法自行车赛(Tour de France)的自行车手们向冯杜山(Mont Ventoux)山顶冲刺。在纽约洋基队(New York Yankees)庆祝他们连续第三次赢得世界职业棒球大赛(World Series)冠军时,我也在场,还被他们用49美金的香槟浇了一身。

对于一名记者来说,这一切确实都和听起来一样吸引人。冠军团队不仅是精彩比赛的保证,还能在媒体上争取到更大的版面,更别说还可以向别人显摆“是的,当时我就在那儿”。

然而,在光鲜背后,对我来说,记者这份工作一直存在一个问题。每次看到一群兴高采烈的运动员拿着奖杯时,我都会产生一种让自己感到惊讶的强烈情绪。我感到嫉妒。

上小学时,每个夏天,我都在一个叫作伯恩斯公园投弹手(Burns Park Bomber)的街区棒球队打二垒。总体来看,这支队伍没什么耀眼的表现。我们的投球像模像样,击球也有效,我们的教练不太爱说话,戴一副宽框眼镜,训练的时候嘴里总叼着一支烟。我们通常可以赢50%的比赛,而且表现得不错,正好可以赢得吃DQ(Dairy Queen)这个令人垂涎的赛后奖励。

然而,1981年夏天,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些过去总是击不中球的“捡球员”们开始有了称职的表现。当需要安打时,他们就会击出安打,而我们的投手也可以投出足够数量的好球让我们保持领先。似乎我们所有人都摆脱了11岁身体的束缚:我们在棒球场上心怀敬畏,虽然这些小球员和我们长得一模一样,但是技术水平却突飞猛进,球队变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

我们在这个赛季获得了12∶0的成绩。

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这段辉煌的经历永远改变了我的期望。它让我体验到了在一支优秀队伍里参加比赛的感受,也让我认为这种体验以后不断会有,这是上天赋予我的权利。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痛苦地发现,事实并非如此,1981年的投弹手棒球队是我效力过的唯一一支冠军球队。

当我开始写关于各种不同运动项目的文章、突然被派去报道世界上最好的球队时,1981年那个夏天的记忆会不断地在我脑海里涌现,失望和渴望的情绪逐渐占据我心底的小小空间。如果我们一生的执念真的源自童年时代看似平凡的事件,我认为这段记忆就是我执念的根源。我渴望成为伟大团队的一员。

在场下,和这些精英队伍在一起时,我总是一门心思地观察他们。我研究他们如何交谈,注意他们的言谈举止和肢体语言,观察他们的赛前仪式。当他们提到自己合作的成功之道时,我会记在我的笔记本上。无论什么运动项目,我总是听到他们给出一些同样的解释——我们努力练习,我们为彼此而战,我们从不放弃,我们有一个杰出的教练,我们总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最重要的是,这些团队千篇一律的商业化说辞,以及他们的成员在谈到胜利时表现出的漫不经心,让我感到震惊。他们就像是机器里的零部件,这台机器的每一个齿轮和链条都精确地按照预期方式运转。“你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你身边的每个人就都能做好他们的工作,”汤姆·布雷迪曾经说过,“这也并非什么秘密。”

2004年,我请了假去写一本书,内容是关于参加美国最激烈的比赛——梦幻棒球专家大赛的。我的策略是,通过和真正的大联盟球队日夜相伴收集内幕消息。我最密切关注的是波士顿红袜队(Boston Red Sox)。

红袜队 历史悠久而辉煌,然而自从1918年最后一次赢得世界职业棒球大赛之后,就一直经历着失败和心碎。二月份春训见到他们时,我并没有发现本赛季局势会发生变化的任何蛛丝马迹。尽管红袜队里也有明星球员,但大部分队员都是不合群或者被淘汰的球员。这些人长得歪瓜裂枣,不修边幅,热衷派对聚会。他们总用一些标新立异的技巧,但其他球队却并不待见他们。我发现他们在场下表现得很耿直、滑稽,有时候会有点喜怒无常,最要命的是,他们毫无组织纪律性。他们这样只会让自己被人们看作是“二傻子”。

当波士顿红袜队落后于他们的对手——传统强队纽约洋基队9.5个胜场时,我一点也不惊讶。我相信我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红袜队和我所认识的强队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他们不可能夺冠。

然而,在八月初,和我曾经所在的少年棒球队一样,红袜队好像被施了魔法。比赛时,“二傻子”们开始变得自信、凶猛,他们沉着冷静、坚定团结,这一切都是春训时我从未见过的。他们让红袜队重回积分榜前列并出人意料地进入了季后赛,接着,他们在美联冠军系列赛(American League Championship Series)中遇到了洋基队。

但他们很快就输掉了前三场比赛。在第四场比赛之前,博彩公司把红袜队的获胜赔率上调至120倍。他们只差三分就会被淘汰出局。

但是红袜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不仅通过加时赛赢得了第四场比赛,而且之后又三次击败洋基队,完成了棒球史上最富戏剧性的季后赛逆转。在接下来的世界职业棒球大赛中,他们以四比零横扫圣路易斯红雀队(St. Louis Cardinals)。

波士顿人经历了体育史上时间最长的冠军空窗期,对他们来说,这次红袜队的夺冠就像是一次拯救。300万人涌上街头,参加夺冠游行。体育界甚至有观点认为,红袜队应该跻身史上最伟大的球队。

这支球队在七月时就已经不被看好,但是,球员们却齐心协力让球队变得张弛有度、技艺高超。我不会把红袜队称为王朝球队——因为三年之后他们才赢得第二个冠军——莫名其妙地,他们突然就被一种魔力笼罩,让他们打出了杰出球队的水平,就像我观察的所有其他伟大的球队一样。我想知道原因,但一直没弄明白的是,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这到底是由什么所引发的呢?

2005年春天,我开始为《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撰写一篇分析报道,我想用的标题是“精英团队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ves of Elite Teams)。当时的计划很简单:用一个客观的公式找出体育史上最有成就的十个王朝球队,然后追溯他们涅槃重生、“走向”伟大那一刻的情况,看看是否存在相似之处。也许这些球队都聘请了一位鼓舞人心的教练,或者都挑选了一名出色的球员,又或者都制定了一系列创新的战略。

但这篇文章从未发表,原因并不是我的兴趣减退不想写了。实际上是因为我发现了相反的问题。我挖掘得越深,这个主题就变得更复杂也更有趣。事实证明,仅仅是如何定义“团队”这个概念这项重大任务,就要花好几周来做基础研究。

当我输入这句话时,我已经做了将近11年这类的调研工作。我研究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1 200多支球队的成就,涉及全球37个主要体育项目。我翻阅过成百上千的相关书籍、文章、纪录片、科学论文和统计分析。我追踪过的采访对象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奥克兰、巴塞罗那、波士顿、芝加哥、哈瓦那、伦敦、洛杉矶、马德里、墨尔本、蒙特利尔、莫斯科、纽约、巴黎、珀斯、里约热内卢以及这些城市附近的几十个小村庄。

刚开始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到可以得出一个显著的结论。我以为这些精英队伍之间会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事实并非如此。最后,我震惊地发现,在推动他们成功方面,这些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队并没有很多共同特征,而是只有唯一一个。这是我之前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本书结合了我毕生所观看过的体育赛事、20年和世界级球队打交道的经历以及我对于“卓越团队背后的核心驱动力”进行长期调查的结果。书中会有很多获胜的案例,也会谈到很多传奇人物,但并不是要讲述一个团队的成功故事,也不是为卓越明星或者教练写传记。书中只讲了一个理念,尽管书中所选用的素材来自体育界,但是这个简单而强大的理念却可以应用到包括商业、政治、科学和艺术在内的很多其他领域。

这个理念是,如果要成就一个卓越的团队,领导者的性格是最关键的因素。 YpCreupSUxoeJuLiUMXGRNfCQJMjoc3atxH4vcPrThxEDrXVLUDstcldrAnIFba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