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作业,原本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亲子日常互动,本应是充满“关爱”“指导”“爱护”的行为,体现的是我们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可是从种种事实来看,辅导作业也可能引发一桩又一桩的“人间悲剧”。
来看两则新闻报道。
第一则:
陕西一位妈妈在家里辅导儿子写作业,但儿子显得非常不用心,还在怀着二胎的妈妈压抑不住自己的怒气,直接上手打了儿子的脑袋。
第二天凌晨4点左右,妈妈发现儿子开始呕吐,紧急送医后,儿子还是不幸去世了。经过法医鉴定,发现儿子是因为生前遭受钝性外力多次击打头部,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呕吐,呕吐物被误吸入呼吸道而引发阻塞窒息死亡。最终法院经过审理,认定这位妈妈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第二则:
湖北一位妈妈给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辅导作业,在一道数学题上,妈妈反复讲解了很多遍,儿子就是不开窍,妈妈感觉自己快要气炸了。
近一年时间里,这位妈妈一直都在给儿子辅导作业,没少因为这件事生气。这一次,在气头上的妈妈忽然觉得自己的心脏非常不舒服,赶紧去了医院,经过检查才发现,她竟然因为生气诱发了心梗,所幸及时去了医院,这才没造成更大的后患。
这两则新闻,前者说的是妈妈一怒之下要了孩子的性命,后者说的是妈妈一怒之下差点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在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上,当真就这样充满“凶险”吗?
事实证明好像的确如此,也许就在你家,也许就在与你一墙之隔的邻居家,正在上演着“鸡飞狗跳”的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场景。比如:
有因为孩子写作业拖拉,对孩子发怒把自己气到中风的妈妈;
有陪孩子写作业,气得心梗住院,还做了两个支架的妈妈;
还有因为陪孩子做作业,结果愤怒地捶桌子导致手部骨折的爸爸;
更有因为孩子不好好做作业,一怒之下咬伤孩子的爸爸。
……
写个作业而已,却不知道是经历了怎样的“交手”,让原本温馨美好的亲子关系发展到了以命相搏的地步。至少在辅导作业的这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里,你内心的感受是与“母慈子孝”完全脱节的。就像有的妈妈说:“我‘慈’不起来,写出这个样子的作业,让我只想崩溃,恨不得扒开他的脑袋,往里面灌知识。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做,我真是每一分钟都看他不顺眼。”
至于说摔作业本、扔书,或者扔手里能拿到的所有东西,这就更是“作业战场”的“标配”了,孩子缩脖子躲避,妈妈上手拉拽,甚至是追着打,这也真是典型的“鸡飞狗跳”的场景。
其实所有父母内心中,都有一个非常理想的辅导作业状态,尤其是妈妈,女性细腻的思维会让自己对这个场景的理想化程度更高:
孩子认认真真地写,我安安静静地在旁边或看书或做点别的事,微笑着陪伴,看着孩子因为一个问题皱了眉,我觉得很可爱,等他来询问,我点拨一二,他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后将问题解答出来,作业完成后我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肯定他的努力与进步……
事实上,辅导作业原本就是一件积极正向的事,是促进孩子进步的事,同时也是促进我们教育能力提高的事情。也许孩子在作业上的种种“奇葩”问题频现的确是引发我们情绪的诱因,而不因这样的诱因就轻易“中招”,考验的是我们做父母的智慧和能力。
归根结底,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出现的这种“战场”,我们还是要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除非孩子是一点就透的“神童”,否则就绝大多数普通孩子而言,在学习方面出现一些挑战几乎是必然的。孩子势必会遇到问题,而我们也势必要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很多父母一遇到问题总是忍不住愤怒、吼叫,而一旦愤怒,就会进入一个僵局——孩子的问题就那么“明晃晃”地摆在那里,我们无休止地揪着这个问题而吼叫,孩子因为我们的怒气变得诚惶诚恐,没有更多精力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是在做什么?像不像孩子、问题和我们的“三方对峙”?可结局呢?谁能赢?没有赢家。在这样的对峙中,只有我们是最有破局可能性的那一方,如果我们不知道去调整,去想办法,这个僵局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也是时候该好好想想了,就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件事,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来扭转当下的局面?又应该怎样让家庭远离“鸡飞狗跳”,还家庭生活一个正常的状态?哪怕是为了全家上下的平安着想,为了避免更多的“人间悲剧”发生,我们也应该从这个局里跳出来,努力做一个理智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