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框架图见下页图1-1。
第1章 绪论。基于新时代“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的新常态、老旧住宅小区原来规划建设的局限性、国家政策推进、目前更新实践暴露问题”的大背景,阐述老旧住宅小区更新研究的目的、意义;提炼国内外研究与实践,明确研究目标,研究的内容与主要方法。
第2章 理论研究基础。老旧住宅小区更新属于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理论源于城市更新理论,城市更新理论已经不断丰富到城市有机更新理论、新城市主义理论、城市双修理论、弹性城市理论(这些理论相对注重物质形态更新),再演变到注重社会形态更新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社区治理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立足于“问题导向”,围绕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认真梳理这些理论,对老旧住宅小区更新工作的策略、路径、机制与实施有重要启示。
第3章 老旧住宅小区现状分析。基于对老旧住宅小区界定,梳理老旧住宅小区更新历程与一些典型做法。针对研究对象,开展对老旧住宅小区现状调查,依据类型学原理,根据调查数据对老旧住宅小区合理分类,为后面的更新策略、更新路径与更新机制找出问题数据来源,从而保证研究的针对性。
图1-1 研究框架图
第4章 政策法规体系与更新策略。全面梳理国内外政策法规,通过剖析目前我国老旧住宅小区更新方面的法规问题,提出坚持“完善法律、制度保障”的顶层设计、坚持“总体部署,分类实施”的策略、坚持“规划引领,社区营造”导向、拓宽筹资渠道,实施多元融资、创建“业主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更新格局、优化更新设计等六点更新策略。
第5章 老旧住宅小区更新路径。坚持“问题导向”,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建设老旧住宅小区现状与更新数据库是摸清家底的工作起点;而要改变更新工作低下的现状,必须全方位梳理功能需求,建设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云技术为老旧住宅小区更新的数据处理、客观评价、工作推进增效;而要改变目前“运动式”工作推进造成的低效、浪费就需要“系统谋划,有序推进”;实施管理的精细化要求的源头是设计方案的精细化与针对性,更新设计不光要从物质形态更新入手,也需要从社会形态中找出文化基因与特征;而所有的这些工作开展如何,必须实行效果评价,基于易认知与辨认性,将老旧住宅小区更新分为房屋建筑本体与公共区域两个部分,围绕两个类型进行概况性评价与量化性评价,在量化性评价中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调查法与AHM算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模糊评判矩阵,并运用到更新前与更新后,比对更新前与后的效果进行总结。
第6章 老旧住宅小区更新机制构建。基于影响老旧住宅小区更新机制的有关理论,剖析制约老旧住宅小区更新工作向有效、高效开展的现存问题,创新老旧住宅小区更新的六个方面运行机制:建立量身定做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建立权责划分和资金筹措的推进机制、建立高效的工程管理创新机制、建立有的放矢的监管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培育“自组织”主导机制,为长期持久的老旧住宅小区更新指明方向。
第7章 老旧住宅小区更新实施。基于建构完善的老旧住宅小区更新策略与运行机制,有力控制项目实施操作,研究理顺建设程序;打破老旧住宅小区更新固化思维,高标准、有针对性地规划引领,归纳总结基础与提升两个菜单,指导设计;严格施工过程管理与中间规范性验收;强化项目验收、移交与归档,让工程实施有据可查。基于更新实施工作过程,凝练出具有参考意义的老旧住宅小区更新导则,指导老旧住宅小区更新工作长久持续、有效、高效、顺利开展。
第8章案例分析与绩效评价。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并且区别于效果评价,从政府投资角度,开展针对老旧住宅小区的绩效评价,建立评价合理指标体系,运用物元法进行绩效评价,反馈投资绩效,使之形成良性“PDCA”循环,反馈更新工作指导与实践,从而为项目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1.文献整理法。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料,认真研读相关论文与专著,充分了解国内外既有住区改造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深入理解研究内容,在大量阅读、消化和吸收既有研究成果的同时大幅提高作者的研读能力,以保证研究质量。
实地调查法是通过普查或选取典型旧居住社区,到现场对其进行系统、全面、详细的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实地调查可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印象,切实感受老旧住宅小区的现实环境,为研究工作的开展作充分的准备,并为其保护与更新的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向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在参考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合老旧住宅小区更新的实地调研情况,设计城市老旧住宅小区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调查问卷,邀请有关学者、老旧住宅小区有关管理部门、目标小区所在的街道、社区以及老旧住宅小区居民等对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在整理分析有效回收问卷的基础上,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
人物访谈是通过走访老建筑师、从事城市建筑相关工作的资深工作者、历史学家及居民,获得客观翔实的数据,尤其是居民的诉求。
3.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在更新现状、更新效果、绩效评价中,首先确定城市老旧住宅小区更新的效果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成老旧住宅小区更新的一些定性分析。然后,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采用AHM、物元法等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最后,通过综合评价法计算出综合得分,完成定量分析。
4.问题导向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梳理老旧住宅小区现状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更新研究的策略、路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