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课题研究,希望在老旧住宅小区更新方面,形成“厘清现状,合理分类;完善法规,简化程序;多方参与,协调合作;提升标准,节约投资;过程监督,绩效评价;效果显著”的目标。
“厘清现状,合理分类”就是摸清家底,找到症结。厘清现状是摸清老旧住宅小区基本状况,合理分类就是设置老旧住宅小区指标评价体系,对更新的老旧住宅小区合理分类,确定工作步骤及对应措施。
“完善法规,简化程序”是打破老旧住宅小区更新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制度瓶颈,完善法规,进行顶层设计,同时采用与新建工程不同的管理模式,简化一些不必要的程序,方便工作开展。
“多方参与,协调合作”包括两方面,其一是老旧住宅小区更新远不是一个部门所能解决、协调的,北京市就组织了近50家职能部门进行联席研究、推进老旧住宅小区更新,探求支援机制并协调合作。其二是投资主体上应多方参与,引导开发企业、业主等参与缓解单纯由政府主导的财政资金压力。
“提升标准,节约投资”就是要从设计源头提升标准,大胆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确保老旧住宅小区更新的质量与效果,尤其是在“节能、绿色、环保、适老、宜居”等方面重点考虑,同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节约工程成本。
“过程监督,绩效评价”就是需要通过施工、验收来保证更新效果。改变目前此项工作监管不到位的消极影响,不仅仅是要聘请一个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监督还要严把质检、验收关,引入居民评价、评测。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对工程的整体运作进行绩效评价,并反馈到前面诸项工作之中,形成“PDCA”循环,最终达到“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