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4 老旧住宅小区更新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小区的核心是“居民”,老旧住宅小区更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宜居目标,满足人民不断提升的物质与文化需求。严格来说经过房改后,大多老旧住宅小区的房屋产权人已经是居民,居民不仅是老旧住宅小区更新的参与者,更应该成为老旧住宅小区更新的主导者,当然也是更新后小区环境的切身感受者。所以,老旧住宅小区更新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感受与小区的传承,重点考虑与居民居住及生活息息相关的因素,如小区文明度、小区居民经济生活状况、小区综合环境、生活方便性、小区公共安全系统等。以人为本的原则还体现在更新工作需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运行机制,发挥更新工作主体——居民的主观能动性。

2.以宜居为原则

老旧住宅小区更新工作本质上就是要解决因为社会发展影响到居民不宜居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梳理因为使用造成的破败,以及生活水平提高、意识提升等方面的问题,结合社会经济水平与地方经济水平,做出问题清单,保证更新工作的针对性。同时也要建立宜居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进行更新前与更新后的评价。

3.科学性与针对性原则

更新方案需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更新前需对小区现状进行客观而有效的评价,从而保证更新方案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更新后还要进行更新效果评价,将更新后与更新前进行比对,找出提升空间,提炼经验与手法。基于需求层次理论、人居环境理论和有机更新理论,结合小区的客观实际情况进行更新。我国老旧住宅小区现状不是千篇一律的,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层次性等差异,在进行更新时要考虑该小区内居民的确切关注和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要因素,按照“一楼一策、一事一议”的原则,切不可照搬、照抄。

4.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对于更新内容,需对小区进行全面的考量,确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更新方案和预算,保证更新后小区在一定时间内的高标准,并避免重复施工。老旧住宅小区存在问题可能很多,在一定的资金和精力条件下,要结合所有问题和更新现状的投资收益进行综合评价,将可合并的内容进行合并,选择当前紧迫的、投资回报较高的内容进行更新。各地要制定适用的更新“菜单”,指导设计与施工。

5.指导性原则

城市或地区做出的决策都要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老旧住宅小区更新也不例外。更新内容、资金来源、施工流程、质量标准等均需符合国家和地区政府的相关规定,在可以操作范围内进行更新。对于未明确表明做法的更新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法,如加层或增加面积更新,可在政策范围内,允许以增加房产证面积的方式吸引居民融资。

总结:老旧住宅小区有着深深的历史印记,不同建设时期建设的老旧住宅小区在建筑风格、套型设计、环境配套、管理模式、常住人口特征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认真梳理分析各个类型的老旧住宅小区特征与特性,从建造时间、结构形态、空间类型、规模、所在位置、住宅性质等角度科学地、概括性、原则性加以分类,这是研究的起点所在。本章还提出了更新的五个最基本原则。 o+RUQ887Rw/tLme8S4jCWY3cPjo54epUvnovN3Dq6sKYHdIBb5hEs5P+Wr50/H5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