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论
精华滋生论
——人为什么要吃饭

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认识中,土气仍然是一个神秘虚幻的存在,而上一论我们没能把脏腑运动讲完的原因也是因为土气。到底土气有什么特别?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土气。

中气

土气又名中气,为什么叫中气呢?古人认为,土气为上火下水、上清下浊之间的气,位居阴阳之中,所以称中气。

老子(这老子可不是小水牛哦,实乃老子李耳,被后人传为太白金星是也)认为,天地万物皆起源于中气。在天地什么都没有的时候,甚至是连天地都不存在的时候,宇宙只是一团混茫不分的中气。

在“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时,这团混茫的中气突然运转了起来,升而为阳,降而为阴。原始中气里具有能量的升而成阳气,没有能量的降而为阴气。阳气聚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太阳,阴气聚而化成了万物。当阴阳分开后,阴阳两者就开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若干年以后就成了现在的这个宇宙,现在的这个地球以及现在的我们。所以,这个宇宙中的一切皆来源于原始中气。

现代科学逐渐地接受了中气变成宇宙的观点,只不过他们把中气改名为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大爆炸宇宙论是目前解释宇宙产生原因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说。这个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在很久以前的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

中气中的阳气能变成现在的太阳,可见“阴阳未判”时,中气绝对是充满能量的,而阳升阴降不正好说明宇宙是不断膨胀形成的吗?所以据此可以猜测,大爆炸宇宙论中的奇点应该就是中气。

我提个奇怪的问题:现在的宇宙是中气阳升阴降形成的,如果中气还存在的话,现在所处的位置会是在宇宙哪里?根据霍金的描述,黑洞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体积会缩小。这很符合中气的性质,那中气会不会就在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当中呢?

这么科学前沿的黑洞问题只能留给科学家去研究了,我们还是学中国古代的医学吧,不要问我中医为什么这么有前瞻性,小水牛也很好奇。我们只要知道了阴阳最初来源于中气就好。

在自然界中因为有太阳的存在,我们已经习惯认为阳气来源于太阳。所以现在人们所认为的中气只是一个阳变成阴、阴变成阳的临界状态,控制着气的升降浮沉。

由于太阳的干扰,要讲明白自然界中土气之运化实在困难,我们只能从某一些现象来论。但是在人体中就不同了,因为人体内没有太阳,也没有像太阳一样可以不断向四周发散能量的东西。

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似乎与宇宙从产生到可能到来的消失的过程更为相似。人活着时,中气不断阳升阴降以维持生命,而中气消失殆尽时就会死亡。

中气与脾胃

粗略介绍了中气之后,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吃饭?

不吃饭没法继续活下去啊,活着的人一切生理运动都需要能量。人体内并没有自带一个可以永久释放能量的小太阳,而且也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能,所以就只能靠吃饭来补充能量。下面我们来看吃饭是如何给人带来能量的。

我们平常所吃的谷物和水进入胃后,会被脾中的阳气磨化而变成精华供养人体,在这里我们先将水和谷物分开来。

先看谷物的运化,谷物通过脾阳的磨化变成精华和渣滓。渣滓往下传,通过肠道变成粪便而出。谷物中的精华分为具有能量的谷气和能够承载能量的谷精。谷气随脾阳左升而归心、肺,而谷精随胃阴之右降归肝、肾。因此,《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

心之火气靠谷气上升来补充,所以究其根本,食物中的谷气是人体一切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而肾精和肝血的前体是谷精,谷精有承载能量的作用,所以由其所化生的肾精和肝血都具有承载阳气的作用。

脾胃运化食物为人体带来了谷气和谷精,为圆运动带来阳和阴,就如同最初中气为这个宇宙带来阴和阳,所以人的中气即为脾胃之气。我们在上一论中并没有把人体的圆运动画完,现在是时候把圆画完整了。

学习中医的人都认同脾胃是阴阳五行升降的枢纽,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脾胃出了问题,会导致肝气不升,肺气不降,进而影响整个圆运动。脾胃就像轮子的中轴,而心、肺、肾、肝之间构成轮子的外圈,中轴一转动,带动轮子转动,具体运转情况就如上图。脾胃,枢纽之称名副其实,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清楚地解释脾胃为何能配得上这个称号呢?如果我们可以弄清楚这个问题,就算是真正踏入中医的大门了。

黄元御说:“己土(脾土)左旋,谷气归于心肺;戊土(胃土)右降,谷精归于肾肝。”这句话概括了脾胃运化谷物的结果,也解释了脾胃之所以为枢纽的原因。

圆运动逻辑图

谷物在脾阳的磨化下,其散发能量的谷气从中土升于心而化火,其用于承载能量的谷精从中土降于肾而化水。在上一论最后说到,肝中之木气是由肾中封藏之阳气升而化成的,初木之阳为稚阳,没有足够的能力升于上而于全身行疏泄,更不会升而化为火。不过从中土升于上的脾阳和谷气可以帮木气的忙,因为谷气具有强大的能量,从肾水中脱颖而出的木气升到中位时,谷气与脾阳便助木气一臂之力,令其有足够的能力达于全身而行疏泄,并上升化而为火。

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当你肚子饿时,脾气容易暴躁。因为人在肚子饿时中土之脾阳和谷气弱,这个时候木气得不到能量,不能顺利升达,肝气就会郁滞,人就容易发怒。至于肝气郁为什么人就会发怒,这个问题小水牛将在五情根源论里回答。

心火遇凉则收,化而为肺气,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心火遇到清凉之肺,能量降低变成了肺气。可是作为充满能量的心的邻居,肺是怎么保持清凉的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气通于肺。”肺通过呼吸作用将自然界的清气吸入人体,而将浊气呼出体外,肺就是通过这一吐一纳来保持清凉的。通常情况下,外界的温度会低于人体的温度,所以外界之清气所具有的能量低于火气。清气的吸入使得肺清凉而能收敛。人在高温的环境下体温会变高,容易眩晕、头痛、恶心,就是因为吸入的气不再清凉,不能使肺保持清凉而收敛心火,所以火盛于上而发病,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

自然界的清气能使肺金保持清凉,但是这样的收敛之力是有限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单靠清气不足以收敛足够的心火。肺金需要依靠谷精和胃阴来完成收敛的任务。

谷物被脾阳磨化后分为谷气和谷精。充满能量的谷气为圆运动提供阳气,而谷精的作用是什么呢?承载能量。在谷物还没被消化时,谷精和谷气是一体的。谷精承载着谷气,使得能量不会飞散。如果没有谷精,谷气就会飘离谷物而升于上空。

谷精是一个收敛、存储能量的载体。所以当胃阴和谷精右转降于下时,谷精能够帮助肺金完成收敛心火的任务,并将收敛而来的阳气一同带入肾水中,使得肾水温暖。故黄元御说:“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

如果中气不运,食物就会停滞在胃中而成宿食。食物不被消化就不会有谷气和谷精。没有谷气,木气不能达于上而为火,没有谷精,金气不能收于下而为水。中气一衰,金、木、水、火皆出问题。所以脾胃是人体五行之枢纽。正如黄元御在《四圣心源·气血原本》里所言:“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肝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肺金)。”

温暖才能生乙木,清凉才能化辛金。脾土升谷气为肝木带来温暖,胃土降谷精为肺金带来清凉。枢纽之理如此而已,可讲得清楚的人又有多少?所以不得不感叹黄老的博学,把医理分析得如此透彻明了。

饮入于胃,脾阳磨化

似乎到这里我们就把五行运动之圆画完了,可事实上我们真的完成了吗?

中医理论为根基,临床实践是枝叶,切莫在学习理论的时候赶时间。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如果连学习都是赶着的,这世界还有什么事能让我们停下来享受?根基不打牢,实践起来必定会摇摇晃晃。伟大如乾隆御医黄元御都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学习《伤寒论》,我们又岂能着急这一时半刻?

通过了解谷物在脾胃中的运化,知道了脾胃在人体中发挥枢纽的作用,但谷物并不是脾胃运化的唯一,脾胃还运化着更为重要的物质——水。

《本草纲目》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是百药之王,水是营养之首。”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三天不食,但不能三天无水。那水对于人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而水在人体内又是怎么运行的呢?

《四圣心源·精华滋生》曰:“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水跟谷物一样都是由脾阳磨化的,但是水的磨化比谷物难,需要的脾阳会更多。进入胃的水靠脾阳和谷气蒸于上而化为雾气,雾气遇到清凉的肺金则化而为水,水进入人体后,通过一蒸一敛滋润脏腑。

水在人体运化的过程是不是很像下雨?所以不要再好奇小水牛为什么在第二论中会花大篇幅讲下雨的过程了,一切冥冥中自有注定呀。

脾阳运化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人喝进体内的水通过脾阳蒸于上而为雾气,归于肺家。肺金清肃,雾气遇冷降洒,化而为水。气化之水,有精有粗。肺金通过肃降将水运送到全身,其中精者入脏腑而为津液,脏腑得津液润泽而不渴。水中粗者入膀胱而为溲溺。在这里可能会问谷物有精粗好理解,因为能看到形状大小,可是怎么水也有精粗呢?

人们对于水的认识似乎只停在H 2 O,如果思维停留在我们平常生活接触最多的水,那就分不了精粗。水随着外界环境不同,其状态也会不同,在寒冷的环境是冰,在炎热的环境可能就变蒸汽。不同的状态一般也有不同的名字,但其实都是水。所以如果冰、水、蒸汽三者能分精粗,气化之水当然也可以。气化的水得到的能量并不是全部一致,所以一堆雾气里也有能量高的和能量低的,不同的能量会对其状态产生影响,所以气化之水也有精粗之别。

我们不需要完全理解水之粗细,因为这对理论的理解几乎不会产生影响。在这里写出来,主要是想让大伙感受一下自然内在的魅力。

胃土右转,肺金才能行收敛之权,而肺金将雾气化为水的过程同样少不了胃阴和谷精的帮助。水与谷精结合下行到肾,补充肾水。肾水得到从肺金收敛而来的心火,温而上升化为肝血。肝血中的温气因脾土之左升而上达于心,成为心火;肝血中的阴液升达而为心阴。所以肾水、肾精、肝血、心阴皆源于水和谷精。

喜欢往上升发的阳气,需要依存在阴水中,才能藏于人体内。如果人缺水,阳气便会脱离人体而散出,人就会有生命危险,可见水对于人的重要性。

完整的圆运动

谷物与水通过中土脾胃的运化为人体带来了阴和阳。至此,我们真就可以把人体五行的圆运动画圆了。

完整的圆运动

对照着上图,我们将整个圆运动的过程完整地演示一下。

水谷进入胃土,通过脾阳的磨化后,水和谷气随脾阳升于上,充满能量的谷气升于上而为心火,水蒸于上而为雾气。

谷精随胃阴降于下,使得肺金清凉而能收,上之心火遇清凉之肺而降为肺气,上之雾气遇清肃之肺金而化为水。

水与谷精带着收敛而来的阳气行于下而入肾,并补充肾水。肾水得到阳气而变温。

肾水温升而化肝血,肝血半升而得到脾阳与谷气之助,其气达于上而化心阳,其血达于上而滋心阴。

土气运化为圆运动带来了动力,脾土左旋和胃土右转带动整个圆的转动。土不但是圆的中心,更是圆的核心,所以中气之盛衰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命质量。

整个圆运动阴阳同行,使得火不过热,水不过寒。《四圣心源·中气》曰:“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圆运动正常运转令人下温上清、健康无疾。

整个圆运动概括介绍完了,如果你弄明白了,那恭喜你已经真正地步入中医之门了。如果大家还是有点儿迷糊,没关系,从现在开始小水牛将把圆运动的思想贯穿于所有要谈到的问题。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接下来,小水牛将带领大家去感受圆运动的神奇和伟大。 uhxZT8IEDU+ypKZJWUnBoS8hfqpmzOb8os64AjDnfiqKEBWTGRA7FJ6s3LhmtmP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