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论
蜡烛阴阳论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几乎每个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理论是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的。我们也总能听到中医医生告诉我们:你啊,有点阴虚,得开点滋阴的。那个谁,你有点阳气不足,得补阳才可以啊。

行了,医生,您就开药吧,别阴啊、阳的了,听得我更晕。

好多人对中医的阴阳就是这个反应——晕。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现代的文化氛围里,对阴阳没有一点概念。古代的人就非常明白阴阳是什么,以至于古代的人在写书时就不怎么解释阴阳的概念。《四圣心源》的开篇就直接讲阴阳变化:“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古代的医者觉得讲阴阳的概念没意思,因为这概念连街上卖豆腐的李婶都能明白。可他们却不知道现在好多要学中医的人却因为他们没有解释而头痛万分。

不懂阴阳,在中医道路上寸步难行。有的人似懂非懂,硬着头皮往下学,就可能在阴阳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自我不要紧,出来误导人就不好了。一些自己本来就迷茫的人却总喜欢试图去解释,他们说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关系分为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然后列举了一堆上和下、外和里、高和矮的反义词来企图让人认为他们是明白阴阳概念的。

天啊,物质性的整体是什么概念?上和下与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又有什么关系呀?我好想问,按照他们的解释,美和丑哪个是阴,哪个是阳?好紧张啊,我长成这个样子到底属于阴还是属于阳啊?

被这些人一解释,我们越来越糊涂,中医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以致大家开始不相信中医,甚至批判中医。要小水牛说,造成中医如今要在谩骂中艰难发展的现状,事实上,我们这些学中医的人是有责任的。

阴阳

阴阳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真的那么玄乎吗?还是像他们说得那么复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大道也。”老子在《道德经》里传播了一个极其伟大的治世思想:“万物之始,大道至简。”那么阴阳作为天地之大道又岂能复杂?

我最喜欢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对阴阳的解释:“一个生物所在之地,太阳射到此地面之光热,就是阳。此地面的光热已过,与光热未来之间,就是阴。”我清楚地记得,我是读了彭子益的这句话,才对阴阳的概念恍然大悟——阳其实是能量,阴是承载能量的物质。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量球,地球上所有的能源都来源于太阳。我们可以把从太阳发出来的所有能量都称为阳,而这个宇宙中所有能够接收能量的物质都称为阴。阴能储存阳,使能量稳定存在。

地球上的水和空气因为吸收来自太阳的能量而发生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自然现象和气候。在这里,我们就能把吸收能量的水和空气当成阴,那么地球上复杂多变的各种自然现象,一下子就能简化为阴阳之间的作用。

地球上的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的能量存储起来,草食动物通过吃草来补充能量,然后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作为倮虫之王的人通吃所有能吃的生物。这地球上错综复杂的食物网其本质只不过是能量在不同生物之间的流动,所有的生物都能承载能量,所以生物体都为阴体。食物链主要的任务就是以阴体为载体来传递阳气,生物得到阳气而能活动。

单独地说,一个人本身就是阴和阳的混合体。古代描述一个人无疾而终,是说阳寿已尽,人活着没有一刻能够离开阳气。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李可老中医说:“人身各处,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我们不要被那些神鬼小说给忽悠了,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专门祸害人间、阳气全无的鬼。没有阳气就是没有能量,没有能量怎么可能会动,不动又怎么可能祸害人呢?

言归正传,一个活着的人需要能量来支撑一切生理和生命活动,心脏跳动需要能量,消化食物需要能量,肢体运动需要能量,思考问题需要能量,人之氤氲同样也需要能量。毫无疑问,这一切所需的能量都是通过食物获取的。食物本身就是阴阳混合体,也就是说,我们获取能量的同时也吃进去承载能量的物质。要知道没有这些承载能量的物质,能量就不可能稳定地存在。

食物进入人体,经过运化,阴和阳则分开,其阳提供人活动所需的能量,其阴依然起到承载能量的作用。阳得阴而能藏,人体中的阴液、阴精能收藏人的阳气,使得阳气不会飞扬而出。我们知道,人的脂肪是可以暂时将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等到能量不足时,脂肪就会燃烧而释放能量。人体之阴就有这样一个储存和释放能量的作用,但阴绝不只是脂肪,人体中一切承载阳气的物质都为阴。人就是由能量和承载能量的物质组成的,也就是阴和阳相互作用形成了人。小水牛在后面的篇章中将会论述,其实整个宇宙都是阴和阳作用形成的。

能量之阳气与承载能量之阴气在人体中按一定规律运行,根据阴和阳的作用,其运行过程可以分为五个不同阶段,有时是释放能量,有时是储存能量,有时是介于两者之间,这五个阶段在中医上称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中医就是一个研究阴阳在人体中的运行规律,然后利用规律来解决疾病的学科。用现代语言来说,中医就是一个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关系的学科。试问,这样的学科怎么会不科学呢?

蜡烛与阴阳

生活在灯火璀璨的城市里的我,从小就盼望着停电。因为一停电,家里就会点蜡烛。白的、红的,大的、小的,各种各样的蜡烛能瞬间为黑暗的房子带来光明,带来温暖,那小火苗直接暖进了我的心里。在停电的夜里,可以肆无忌惮地玩蜡烛,这对于生性好玩的我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奢侈。而一开始学中医阴阳时,我脑海里总会浮现着小时候玩蜡烛的画面。所以最初我就喜欢用蜡烛来理解阴和阳。点燃的蜡烛,其火是阳,而其体是阴。

人的一生跟蜡烛燃烧是一样的,有的人活着蜡烛没了,有的人死了蜡烛还在。那些过度消耗自己,每天工作、应酬、喝酒到深夜的人就像是过度燃烧的蜡烛。原本蜡烛以小火苗的形式可以缓缓燃烧90年,但你偏要用大火来烧,等到英年早逝临走时又怎么可以责怪老天不公呢?

阴阳蜡烛理论

“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年岁已高的老人随时都可能离开,就好像风中的蜡烛随时都可能熄灭一样,后来就有人用“风烛残年”来比喻人到了接近离开的晚年。

在治疗疾病、对症下药时,我喜欢对着蜡烛思考,特别是对于补肾。我有一个自己的观点,后来自封为“蜡烛理论”(以后有人提这个名称,请记得要给我版权费,哈哈)。

明代有位著名的补肾高手——张景岳,人称张熟地,曾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简单地说,就是补阳的时候要补点阴,补阴的时候注意加点阳。为什么要这样呢?

从上可知,阳是能量,阴是承载能量的物质。补阳气时添加阴,这样阳就能存储在阴里。就像要使蜡烛的火变大就要先加蜡一样,这样火才不会伤了蜡烛,而添加的蜡也能增大火力,故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在补阴时,要防止阴的突然加入而将阳气掩盖,甚至熄灭了阳气。就像为了使蜡烛的火燃得更旺,加的蜡太多太猛,一不小心就会把火给浇灭了,蜡烛熄灭了可以再点,但人就不行了。所以我们在补阴时也要补阳,这样就不怕火熄灭了。而阳气的加入可以释放原本存储在阴里的阳气而为人提供能量,所以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小水牛通过对蜡烛的思考,形成了上述“蜡烛理论”,理论非常简单,也非常实用。如果这个理论被广为认可,我希望你们知道这是来自《景岳全书》的思路。如果觉得不妥,也希望你们去找张景岳对质,千万不要为难我呀。

以后在面对任何疾病时,都可以以蜡烛理论为基本标尺,特别是处方开药时发现有违蜡烛理论的就一定要仔细研究。一些医家在治疗阳虚病人时,用的都是附子、干姜、人参等大补阳气的药,在治疗阴虚时用的都是滋阴清凉的药,很显然这样的药方是要出问题的。

金融界貌似也跟蜡烛有点关系。日本人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发明了蜡烛图,又叫“K线图”。后来我发现,佛家和道家的人在思考问题和修行时都是以蜡烛为对象的,这让我兴奋不已,原来蜡烛早已上升到传统哲学的层面了。

用蜡烛来思考中医阴阳是很合适的。阳为能量,对应火苗;阴为承载能量的物质,对应蜡烛。阳为能量,与能量有关的事物都属于阳,例如光、热、动、开心、兴奋;而与这些相反的都归为阴,例如黑、冷、伤心、内敛。慢慢地,人们就将所有事情都分为阳和阴,好的、积极的为阳,不好的、黑暗的都为阴,甚至将阴阳上升到“有”与“无”的传统思维层面。但我们要是用这些反义词来解释阴阳就会混淆概念,因为这不是事物的本质。阴阳本质只不过是能量和承载能量罢了。

接下来带着阴阳,开始我们快乐的中医之旅吧。 Vn7xctJ2nyKT6ZLXVNnIwT6Rowkq1nvXZfS6E71HkcMICoLckhHsEjdlVf8KEV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