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读孙琳的《蓝雪》多有感受

孙琳在文学创作上是一个多面手,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都能从她笔下岀来,可谓是文学多能。对于一般作家来说,进行多种文体写作,有利与不利的两面性。利在于可把自己蕴思于胸的题材,为其找到一个合适的文体予以外化,就像杜甫在成都感受春夜洒落的“润物细无声”的微雨,这里没有人物与情节,不适于付诸一篇小说,而只适于写一首五律。这对于只会写小说的作家而言,“春夜喜雨”这个题材就要失于作家视域之外了。而一个人多体写作的不利方面在于,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各体文学皆有历史与现状的广泛存在,其实践经验与知识积累繁多,方法与技艺层出不穷,欲成为各体皆通的行家里手,实在是一般人力所难及之事。特别是在现代文化、文艺和文学都已普遍进入分工精细以求胜出的今天,像苏轼与郭沫若那样古今少见的通才,今鲜有存在。民间有一句俗语:“样样通,样样松。”这对一些人是评价,也是告诫。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说:“一个人用来局限自己的范围愈狭小,他在一定意义上就愈接近无限。”孟子和茨威格的话,用“在一定意义上”的分寸来说明范围的“狭小”与“无限”的关系,这既可让人知道自己施行范围多大为适合,也告诉人并不是施行愈小就能无限。不过他的意向主旨所在,却是教人有为之始切忌不要八方岀手。在这方面的认识与评价,现实与公正的原则,是倡导不要从成为“通才”的目标点上岀发,但对于终能成为“通才”的人又必须加以肯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对于欧洲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精细分工限制之前岀现的文化“巨人”,如达·芬奇、丢勒、马基雅弗利、路德等,这些“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的人物,都予以热情赞扬。类似的人物,在中国现代我们不能不特别佩服郭沫若。作为诗人,他新体和旧体都写得绝好;他的散文和剧作也都各有名著传世;他也写自称是“五花八门集”的小说,以古人之事和自身所见为题材,寓言的、写实的、想象的,虽无杰作,但读来却别有况味;至于文史学术和考古及书法等,都有绝对的历史地位,足可谓百年一遇之“通才”。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最具“通才”资格的是宋代的苏轼。他文化积累渊博,对于儒、道、佛、禅无所不通,并以境遇而用,诗冠一代,词体开豪放之宗,散文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大家,书法、绘画成一代奇观,为官行政、知制诰与人品皆为世人称颂,统观其人之才华,都是为当之无愧的“通才”。

说到上述这些,使我想起三国时代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的一段话:“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考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曹丕这段话讲的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四种文体,其本在于媒介体,也就是必须见诸文字乃成体,至于用文字写成什么,即分属为奏议,为书论,为铭诔,为诗赋,便取决于如何追求文字的不同效能。而作为当时所认为“文章”中的文学类的诗赋,其审美特性就“丽”,即华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形象思维造成情思的感性显现,也可以称为“文学性”。“诗性”就是由表及里都有说不尽的美。而这对于其他三种文体类型,则不是必备的条件。这就是媒介虽同,但由于追求的文字效能不同,也就有了文体类型之异。那么,掌握文字运用之能的文人,是在专一的文体上施展才能,还是各类兼能,从古至今则各有不同。一般说来,一专者多,兼能者少。前者可谓“能之者偏也”,即有所偏长;后者可谓“通才”,即对四种文体的写作都才华兼备,“能备其体”。

对于孙琳来说,她能写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这种多向是否能助力于其中的某一种体式,而其中某一体式的写作,又能否助力于其他几种体式,只有作者自己最清楚,别人无法准确判断。而且我也没有通观孙琳的全部作品,但在多向所务的利与不利的权衡上,我觉得她如果侧重于散文或其他某一文学体式,这一专务文学体式的总体水平,一定会比现在更好,就其散文来说也是如此的。

不过上述的议论多是一般推断。就现在我所阅读的《蓝雪》来说,我看还是比较有文学散文的特点,不知这是否由于她对于文学多体之务所得来的助力。

在《蓝雪》这本书中我发现,孙琳的散文有小说一样的细致描写,实现了叙事散文以具象观照方式与感性显现生活对象的审美特征。我想,这如果不会用小说描写笔法,就不能达到这个境界。《父亲的中国结》是写她75岁的父亲为迎2008年北京奧运会与她一起上街买中国结的喜庆之事。在此文中父亲的形象被情节化,性格、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未等奥运到来就因病离世,形成文章叙事上的转折、气氛上的悲喜互衬,俨然是一篇纪实性的小说。还有《杏林里的红色记忆》,满篇充盈的生活情境描绘与巧合,以及细节的真切性,使人读后感到:是不是作者用小说搬演了实际生活,还是丰富的生活形态本身就是有待转换成文字的纪实散文。她的《纸盆》是写巧手制作纸盆的奶奶,这位勤劳、慈爱的老人,为亲友、家人分别制作了许多样式与色彩各异的精品,以之作为生命的对象存在示人,在双目几乎失明的情况下,仍然争取时间为孙女制作了一套纸盆,至今四十多年过去,孙女依然珍藏着这些纪念品和其中满盛的奶奶之爱。奶奶的形象被鲜明生动地描绘出来了。在一篇题为《何处觅鸡晓》的散文中,她写老母鸡抱窝,那具体情景栩栩如生,纯是小说家状物赋形的写法:“母鸡开始抱窝了。妈妈找岀一个大筐,铺上细软的嫰草,放在炕头的角落里,选岀最好的蛋放在筐里的草上,然后把母鸡抱进筐里,浑身火热的母鸡就心满意足地趴在鸡蛋上,不再岀窝,专心致志地孕育它的下一代了。我去给它喂食喂水,它会用温情的眼神看着我,叽咕地叫着,像是在感谢我一样,然后才吃食喝水。……28天后,奇迹发生了,母鸡欣喜地不停地咕咕地叫着。再看它身下的蛋,有的蛋壳已被里面的小鸡啄了个洞,洞口在逐渐扩大,先是钻岀绒毛湿漉漉的小脑袋,不到半天的工夫,黑黢黢湿漉漉的小鸡就岀壳了。”接着她又写身为母亲的老母鸡哺育它的一帮幼小的儿女,领它们在院中散步;勇敢地保护它们,向来侵犯的猫狗发威;在夜晚半蹲着身子用羽翼温暖一帮雏儿。这种亲切、细腻的笔调,不仅是拟人的,也是感人的,没有农村生活经验,没有对于生命的热爱,没有小说写作手法,是写不岀来的。

在孙琳的《蓝雪》中充满了诗意。在文学文体中,散文与诗最有亲缘性,所以才有散文诗。没有诗意的散文算不上是文学散文。孙琳在散文的诗性追求上,让自身的情思渗进事态与情境之中,虽然有不少篇章仍是略加叙事而侧重在抒情表意,但有的也可当作散文诗读,有的可当作抒情散文读。像《蓝雪》篇中的前半部分作品,以及《花香满屋》等篇,都是诗性很强的散文。

在孙琳的《蓝雪》中我感受到倾诉笔调的动人之力。我读她的散文,又评说她的散文,很遗憾,我们之前并不认识,更没有一面之缘,如按孟子知人论世的说诗原则行事,应是:“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世也,是尚友也。”为此我甚感自己评论《蓝雪》的条件欠缺。因为是我在葫芦岛的老朋友张庆荣转托我为孙琳作序的,盛情难却,勉力为之,只有就文本说文本了。从《蓝雪》这本书的文字可以感觉到,在孙琳的心中积存了很多的人生感慨要倾诉出来,但情思是虚质无形的,不借助实体景物事端无法表述,而她一旦找到可以抒写的散文题目与题材,就“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尽情地挥洒可以外现的情愫,文字所现之外有如冰山之下的存在,它们却以推动之力流于笔端,成为笔力,化成笔调,甚能感人。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说:“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这些形象性的诗论中,不论是“蓄素”“真力”,还是“情性”“自天”(心性之本然),所强调的都是诗文作者内心里需孕育丰沛的情思意蕴,经历中需积存丰富的人生感受,到写作时自然就“笔区云谲,文苑波诡”,有因内而符外的超越性的表现。在《蓝雪》篇之六里,她写一天晚上她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黑夜,所观的时辰虽是夜晚,但她所倾诉的却是自己的内心,在笔下流淌出来的却是心音:“夜晚是神秘和美丽的,它是盛容梦魇的时间,当我邂逅它的时候,马路在灯的辉映下闪着蓝雪的光芒,苍白而令人沉醉。树枝上挂着雪化后形成的冰柱,空气凛冽、刺骨而新鲜,荒野般的空旷寂静,大街上没有一个人影。我伫立在窗前,在逐渐明亮起来的微光中回望,只有这时候,我才有回望的心情和可能。”她的回望,有自己特有的心音韵律,对往昔流逝的岁月,她像听取叮咚作响的琴弦一样再回首聆听,能再独享昔时那流畅的生命的舞蹈,然而“逝者如斯夫”,鶗鴂先鸣,百草不芳,在回望的心情中望见的和储存的只有更多的惆怅,谁知道在“灵魂深处那片荒芜的空白地上”,还能栽上几多花卉和树木?

读孙琳的《蓝雪》,心中留下的感受很多,但是在别人的书前写太多自己的文字,不论写得好或不好,都是不适宜的,因此就只能写到这里收笔了。

王向峰
2017年9月1日 mtUg8qteAVEAN+EqP9EKL4K4IuRonI8UoDeercvKHI8SP5agbll3Hx2ONZDnPza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