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里的“西破强楚,入郢”一事指的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所发生的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
吴国是春秋晚期勃兴于南方一带的国家,它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之中,与南方的强国楚国产生了矛盾,于是,两国长期比试武力,兵戎相见。从前584年的“州来之战”开始以来,两国在短短的60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其中吴军六次全胜,楚军一次全胜,三次互有胜负。最后,总的趋势是,吴国由弱变强,在战略上越来越主动。吴王阖闾上任后一直就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他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良吏治,并大胆起用伍子胥、孙武、伯嚭等杰出军政人才,积极为争霸大业做准备。而楚国由于与晋国长期征战,民疲财竭,国力中衰。与此同时,楚国内部政治黑暗,军事无能,君臣离心,当时的楚国虽看似强大,却早已是外强中干,经不得风雨。所以,在吴楚柏举之战的前夕,楚国在战略上实际上已经被动了。但楚国从整体实力上来说,对吴国还是有一定的优势,毕竟大国的余威还在。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第一次提出大举攻楚的战略计划时,孙武就以“民劳,未可,待之”为由加以劝阻。
吴王破楚
前506年,吴王阖闾任命孙武为将,会合蔡、唐之师,共同伐楚。吴军五战五捷,大败楚军,攻破了楚国的郢都。
前506年,吴国给楚国致命一击的时机终于到来了。这年秋天,楚国大军围攻蔡国,蔡国在危急中向吴国求救。此外,唐国也主动与吴国通好,要求助吴抗楚。在战前,孙武作了总动员。他重申了“死地而战”的原则,告诉吴军将士已陷“死地”,只有奋勇向前,拼死作战,才能有求生的希望。此战如果胜利,就能够攻进楚都;此战如果失败了,则绝无生还的道理。吴军在柏举(今湖北省汉川县北,一说湖北省麻城)列阵迎战楚国军队。阖闾弟夫概听从了孙武的分析,认为楚军没有死战之志,因此希望吴军马上主动发起进攻。只要楚军溃逃,届时吴军再以主力投入战斗,必能大获全胜。但阖闾经过谨慎的考虑后否决了夫概的意见。夫概不愿意放弃这一胜敌的良机,就率领自己的五千部属奋勇进攻楚军。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突袭成功,就乘机以主力投入战斗,扩大战争成果,楚军大败。楚军主帅囊瓦失魂落魄,弃军逃向郑国,史皇在沙场战死。楚军主力在柏举决战中遭遇了重创。吴军紧追不舍,终于在柏举西南的清发水(今湖北省安陆西的涢水)追及楚军。吴军“因敌制胜”,用“半济击”的战略再度给渡河逃命的楚军以致命的打击。吴军继续追击,到了雍澨(今湖北省京山西南)追及正在埋锅造饭的囊瓦军残部,并与由息(今河南省息县西南)回救的楚军沈尹戍部进行了激烈的拼杀,楚军大败,主将沈尹戍重伤身亡。至此,楚军全线崩溃,郢都(今湖北省江陵西北)失守。吴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一举攻陷郢都。楚昭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奔随国(今湖北省随州)。柏举之战以吴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柏举之战是春秋晚期一次规模宏大又影响深远的战争。吴军在作战中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度追击的战略方法一举战胜多年的强敌楚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从而改变了春秋晚期的格局,为吴国进一步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而有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