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齐国族乱不断

春秋中期和后期,齐国、晋国、宋国、秦国和楚国等大国在争夺霸主地位的同时,各国政权的内部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类似以下犯上和弑君篡位的事件屡见不鲜,私门与公室明争暗斗,卿大夫之间的势力此消彼长。

早在孙武5岁的时候,也就是前548年,齐庄公最宠幸的大臣崔杼将其杀死。崔杼另立灵公儿子杵臼为君主,这就是齐景公。齐景公委任崔杼为左相,庆封为右相。后来庆封与崔杼有矛盾,庆封乘内乱将崔杼家人杀死,崔杼自杀身亡。从此以后,庆封专权,在朝廷内外日益骄横起来,这必然引起了田、鲍、高、栾四个大族的不满。他们一方面挑拨大夫与庆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伺机向庆氏发起进攻。当时孙武的祖先田文子已看出齐国的内乱征兆,于是他就嘱咐其子田桓子无宇,即孙书的父亲田无宇要“慎守”。前545年,齐国大夫王何以及卢蒲癸等人乘庆封去莱(今山东省昌邑县东南一带)打猎的时候,向庆封的儿子庆舍发起了进攻。当时,田无宇就跟随庆封在莱打猎。田文子借故将儿子无宇召回来。田无宇在回城的路上,将船和桥梁全部破坏,断绝了庆封的救援之路。庆舍最后也在太庙里被杀死。庆封在归途中听到这些变故后,急忙带兵攻打临淄城。攻西门失败后就从北门攻入城中,这时遭到了田氏和鲍氏的顽强抵抗。庆封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带领军兵逃奔鲁国。不久以后,齐国派人申诉鲁国收留庆封的“罪行”,庆封只好又逃奔吴国。田、鲍、高、栾四大族终于取得了胜利,将庆氏赶下了台。

庆氏被消灭以后,田氏的势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颁布施恩受惠的政策,与“公室”展开了争夺民众的斗争。田桓子及其后代子孙都“厚施薄敛”,在凶饥之年,用自家的大斗贷出粮食,用公室的小斗收回粮食,这样施恩于民,自然民心都向着田氏。民众都弃公室,投靠到田氏的封邑。田氏的力量又进一步地壮大了起来。前532年的夏天,田、鲍、高、栾四大族又开始了争夺的战争。最后,田氏和鲍氏联合打败了高氏和栾氏。栾施和高强见大势已去,就不得不逃奔到了鲁国。田氏和鲍氏瓜分了栾氏和高氏的田产。后来,晏婴建议把其中一部分家产献给景公。齐景公也不敢全部都收下,于是,就把食采地莒邑旁边的土地赐给田无宇作为采邑。田无宇为表示自己没有贪心,坚辞不受。景公的母亲穆孟姬就把高唐的土地赐给了田无宇,从此,田氏的势力日益强大。与此同时,遭受高氏和栾氏排挤的贵族也“反其邑、益其禄”,无禄的人也“私分之邑”,这就有效地分化了守旧势力。从以上可以看出,齐国就是族乱不断的国家。自孙武出生以后,卿大夫之间接二连三地发生战争。公室腐败,卿大夫弄权,阶级矛盾愈演愈烈,这些现象在少年孙武的心中已经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hVYiSDD2I9zRjWply+qUi71IFx6JUQ/DSD6F67BYpoHmNvJdnRvBpTD1ecCEtTv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