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两个“孙子”的说法,这两个孙子分别是春秋末期的吴孙子孙武和战国中期的齐孙子孙膑。两个孙子分别效力于不同的国家,两个孙子都有军事著作传世,而且都是兵书。根据史料记载,孙膑是孙武的后裔。《孙子兵法》是孙武所著,《孙膑兵法》是孙膑所著。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在其上编《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和《强兵》等记叙性的文字当中,都把孙膑记为“孙子”;而在其他各篇的论述性文字前,也都冠有“孙子曰”字样。可见,孙膑在战国时代,也和墨翟、孟轲、庄周、荀况等人一样,被人习惯地尊称为“子”。
后来,后世人为了便于区分,就在其尊称“孙子”前冠以地区的简称。司马迁在撰《史记》“列传”的时候,把孙武、孙膑以及吴起合为一传,名为《孙子吴起列传》。《汉书·艺文志》在“兵权谋家”一篇中,将孙武的著作记为《吴孙子兵法》,将孙膑的著作记为《齐孙子兵法》。从中不难看出,关于两个“孙子”的说法,自战国和秦汉时期以来沿袭已久。
既然说到了两位“孙子”,就不能不说一下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春秋时期是一个既离奇又伟大的时期。离奇是指这个时期所谓的天子都只是表面的摆设而已,天下之主的周天子活得非常窝囊,经常被其下属的140多个封国欺负。一个小小的郑国就能大败周天子的御驾亲征,而且还给周天子肩膀射了一箭,这一箭在历史上算是划时代的一箭,它使天子头上的所有光环丧失殆尽。从此以后,天子的日子过得就更加的可怜了,甚至北方的荒蛮部落都胆敢入侵周地,天子自身已经没有了自卫能力,他被迫向其属国求救。于是,几个大国打着“尊王”的旗号,举行盟会,选举出春秋时代的“霸主”。这个“霸主”实际上拥有着周天子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特权,他不仅可以向诸侯国发号施令、征调军队,还能收取各个诸侯国的贡赋。各个大国的君主都想成为这个“霸主”,这样,几个实力相当的大国之间就想比试比试,一争高下。所以说,春秋时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段大小诸侯国争夺霸主与保持生存的战争史与血泪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类杀戮同类的技巧日渐成熟,已经出现了专业化的“部队”,当然,有实践就有总结,这时也出现了很多作战经验的理论。
总结前人的经验,实践于此刻,传之于后世,春秋末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出现了这样一大批的伟人。这类的人才都被冠以一个“子”字,其中为世公认的就是老子、孔子和孙子。直到今天,他们以及他们的经典著作依然影响着全世界的人们。其中,孙子的《孙子兵法》对后世的影响丝毫不亚于老子与孔子的著作,更难得的是,孙子还直接参加了很多的战争,所以,他后来又根据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亲自做了修订。此外,孙子不仅仅是谈兵论武的鼻祖,其文采也是精美绝伦的。《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每篇都冠以“孙子曰”三个字。这可能是其弟子或后学在整理此书时加上去的。但这些也足以证明,孙武跟当时的孔子一样,被人尊称为“子”。
不幸也万幸的是,孙子本人在千年后差点遭了大劫:他的著作差点被人夺走。因为在这一千年之中,有太多的学者议论纷纷了,很多人都曾对孙子其人以及其著《孙子兵法》提出过质疑:明朝的宋濂、应麟以及清朝的纪昀等承认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认为春秋末期孙武确有其人,《孙子兵法》也确实是孙武所著。其他的大多数学者和专家们则各有各的说法:南宋的叶适、清朝的全祖望和现代的齐思等人推测根本没有过孙武和孙膑这两个姓孙的人,《孙子兵法》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隐士所写,这些人的主要依据是春秋的主要史书《左传》和《国语》里面都没有两位孙姓军事大家的记载;日本学者武内义雄在其《孙子十三篇之作者》中提到有孙武这个人,但《孙子兵法》是其后代孙膑整理而成的;北宋时期的梅尧臣、清朝的姚鼎以及近代的梁启超认为孙武确有其人,但是《孙子兵法》是一位不知名的后人伪作的,这些人的主要依据是《孙子兵法》的内容太过于邪乎,有点近乎预见地描绘了后来战国时期的战争;日本学者斋藤拙堂和我国现代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孙武和孙膑实际上是同一个人,《孙子兵法》是孙膑所著,现代学者金德建也赞同这种说法,他甚至还为此撰写了《孙子十三篇作于孙膑考》;清朝的牟庭在《校正孙子》中认为根本没有孙武这个人,其原型就是吴国的楚人伍子胥;而还有很多专家干脆采取了折中态度,认为孙武确有其人,兵法著作源自孙武,完成于孙膑。
这些争论一直存在,一直到最近才得以解决。1972年,考古学家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了两座汉代墓葬,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些发现使千古疑案终于定谳。银雀山西汉古墓中的残简证明了两个结论:首先,孙武和孙膑是两个人。其次,孙武和孙膑各留有兵法传于后世。
虽然银雀山出土的《孙膑兵法》竹简由于年代久远和发掘时的破坏有些残缺不全,但经过专家们的整理,共得残简二百六十四枚,约一万一千字。内容分成三十篇,编为上下两编,每编十五篇;每篇所残留的字数也不同,最多达到七百八十七字,最少的《起师》篇,只存一个“王”字。最终,专家们认定:孙武和孙膑是两个不同时期的人,他们各自的著作都具有当时时代的特点,且有着不同的军事思想和战争方式,它们之间甚至还有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数百年的争论这才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里并没有给孙膑单独立传,而将其附录在《孙子吴起列传》之内。此外,《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齐孙子》八十九篇可以证明古人也将孙膑称为“孙子”,不过在“孙子”前面加了一个“齐”字区别于“吴孙子”孙武。
孙膑(?—前316年),本名孙伯灵,战国时期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的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人,我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少年时期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升为魏惠王将军,将孙膑骗到魏,对孙膑用刖刑(即砍去双脚)。后来,孙膑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被齐威王任为军师。孙膑在马陵之战中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孙膑著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讲的就是孙膑遭受膑刑一事。
此外,《史记》对孙子和孙膑的生平事迹的记载有很大的差异。《史记》对孙武的记载十分简略,只包括孙武曾以兵法见吴王;孙武以妇人作勒兵的试验;吴王卒以为将;孙武对吴国的武功与有力焉。具体说来,除以上四项,其他都是语焉不详,特别是对孙武的身世,里面毫无记述。其实,孙武怒斩美姬的故事虽为人津津乐道,但可信度也是非常低的。而孙膑在《孙子吴起列传》中虽属于附录的地位,但司马迁对孙膑一生事业的记载却比孙武要详细得多。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更是以此为基础写得极富故事性,因为有了小说的宣扬,孙膑在后人心目中的知名度很高。《史记》对孙膑的重要事迹的描写包括:孙膑的出生时代——“孙武死后百余年”;孙膑的出生地——“膑生于阿鄄之间”;孙膑的家世——“膑亦孙武之后世孙也”;孙膑的学历——“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孙膑与庞涓的恩怨——“在魏国受膑足之刑,幸能逃回齐国”;齐将田忌心善而客待孙膑——“献赛马必胜之计,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孙膑创造中国战争史中“围魏救赵”的范例——桂陵之战中(前354年)大败魏军;孙膑赢得马陵之战(前341年),庞涓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兵法。这样的记录按照古代的标准来看,算是十分详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