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妈妈的情绪决定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决定孩子的安全感

有人说,“妈妈是一个家庭的灵魂”,妈妈心情愉悦的家庭更具幸福感染力;相反,如果妈妈总是闹情绪,而且动不动就把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一家人都将生活在噩梦与恐惧中,尤其是孩子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位年轻妈妈曾这样谈起她儿时的经历:

我的妈妈就非常情绪化,经常是爸爸或者我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小行为没符合她的要求,她就自己变得很不开心,会骂骂咧咧,连续骂一个多小时是常事,要不就是认为我们不配合她而伤心难过。

每次看见妈妈不高兴或者她开始骂的时候,我原本高兴的心情也会瞬间消失,我永远也猜不透妈妈到底怎么了,我也永远想让妈妈能开心起来。有时候我会哭,可也不敢大声哭,因为如果妈妈看到了,她会说“你还有脸哭,我都没地方哭去”。

有几次,我因为妈妈闹情绪还产生了自残的想法,现在手腕上一道长长的伤疤,就是我砸碎桌面玻璃的结果,那次是我用鲜血的代价换来了妈妈暂时的情绪平复。

不仅如此,我的妈妈还非常强势,如果她开始说,就必须要一直说,我和爸爸只要一开口说“不是那样”,她会直接打断我们的说话,拒绝让我们说“不”,然后自己又继续说。可她说完了又说我们不和她沟通,而当我们再次开口的时候,刚开个头,她觉得不是她想听的,就又打断然后继续说自己的。最后,我们干脆不说话了,她又越想越伤心委屈,觉得没有人关心她。

总之,不管她因为什么原因生气了,你永远也没有办法让她开心起来,必须等她自己想通、消气。因为妈妈时常的消极情绪,我们家常年都阴沉沉的,非常压抑,我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的。

现在我也是妈妈了,有时候我也会有和我的妈妈一样的表现,这太可怕了!看着孩子有时候那惊恐的表情和哭泣之后依然渴望的眼神,我是真不希望变成和妈妈一样,然后让我的孩子经历我小时候的经历。但我真不敢保证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会出现。

从这位妈妈的言谈话语中,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一种压抑?她如今依然能清晰地记得自己儿时家庭的压抑,说明她直到现在也依然没有富足的安全感,她内心深处那块缺失的安全感已经成为生命的烙印,而且她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也依稀可见自己身上妈妈的影子,足见妈妈的坏情绪对孩子有着多么深刻久远的影响。

妈妈一旦情绪失控,那些坏情绪就会变成一把又一把的利剑,毫不留情地扎向家人。

有的妈妈可能说:“我在外人面前装好人也就算了,在家人面前都不能好好释放自我吗?对最亲的人我都没法说心里话,我得多难过。”这样的说法值得好好商榷。其实,对最亲的人才更应该释放最温暖的情感。因为最亲的人才是家的重要组成人员,如果你不断地用自己的坏情绪去伤害最亲的人,不管是孩子还是其他家人,都会开始躲避你,那个让你能够躲避风雨的家也终将因为组成人员的“受损”而变得摇摇欲坠。难道不是吗?

你用坏情绪破坏了家的氛围,家庭成员没法凝聚,都想躲避,想让自己清静,家岂不是开始分崩离析?此时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的心情?

有位妈妈说:“我有一段时间情绪非常不好,然后那段时间里,孩子就总是很奇怪地和我说这样一些话,不是‘妈妈你还爱我吗’,就是‘我最喜欢妈妈了’。她几乎每天都会跟我说类似的话,看见我笑了,她会闹得非常夸张,看见我不高兴了,她会躲开,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她才4岁,就已经如此敏感地察觉我的情绪。”

孩子为什么这样说?这个4岁的孩子,是在用不断“索爱”和不断“表达爱”的方式来向妈妈要一个求证,她希望从妈妈这里获得一个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妈妈依然爱你,妈妈不会离开你”,敏感的孩子想确认她对爱的渴求是否能得到回应。

4岁的孩子就知道在妈妈高兴的时候可以放心闹,妈妈不开心的时候去躲避。她之所以闹,是因为她感觉到这时候的妈妈是安全的;她之所以躲避,是因为她感知到此时的她没办法感受到安全,所以不得不自己去建立一个安全的所在。这是多么让人心疼的表现,孩子只能享受有限的安全,而且不得不努力成长让自己去感受安全。

情绪失控之下,妈妈几乎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新闻中曾经出现的,妈妈暴怒之下打死孩子,事后后悔得自杀的真实事例,应该成为时刻敲响在耳边的沉重警钟。不要让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危房”之中,你不只要给他提供吃喝玩乐的生活场所,更要给他建立一个自内往外感觉安全的避风港。

所以,培养孩子具备安全感,不需要向外求,不需要讲什么大道理,一切都先从身为妈妈的自己开始做起,控制情绪,软化心灵。当你温柔了,家也就温暖了。 u2TQ3fD25e8E+0NpWz18LI7p4D6tokI0nYa5v3NJiRQto55ag7YbtlgLmT2YTCl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