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埋怨、不丧气,用笑脸和语言去温情包容

曾经有人在网络论坛发表话题,询问“家里有个爱抱怨的妈妈是一种什么情况”。后面的大批回复几乎都是在“诉苦”,并表达同感,可见爱抱怨的妈妈其实并不那么受人同情,反而因为抱怨连连而让家里的人也同样心生怨恨,想一想真让人感到心酸。

爱抱怨的人,很难看到事情的正向方面,戾气会非常重,会觉得全世界都辜负了自己,认为自己得不到足够的理解与关爱,尽管把自己折腾得很可怜,却换不来旁人的同情与尊重。负能量爆棚的妈妈,无疑也是影响家庭和谐幸福的不定时炸弹。

所以,要改变这样的形象,丢掉埋怨,摆脱丧气,用笑脸和语言给予家人温情与包容,做能给家庭带来幸福感的妈妈。

第一,自己要爱自己,学会取悦自己,而非过分期待他人。

凡是经常埋怨他人、经常丧气满满的妈妈,其实都是不爱自己的人,否则她一定不会总是让自己发脾气,把自己的身心搞得疲惫不堪,也不会愿意让自己总处于这么不快乐的境地,给自己的心理增加负担。

遇到问题,一定要自己关心自己,安慰自己,让自己能够以健康的身体、平静的心情去解决真正的问题,重新恢复快乐,并用良好的自尊、自爱、自重来赢得对方的尊重,而非用自己的可怜去博取对方的关心,否则要来的关心只能让自己更泄气。

第二,正向表达不满,拒绝语言暴力,要能接台阶下。

有的妈妈从来不正向表达不满,总是对家人施加各种语言暴力,意图用发泄的方式来换取他人的“醒悟”,希望借由抱怨来得到他人的认可。

举个例子,感觉自己很累,不想做家务,希望家人能帮助分担一下,应该怎么说?

一位妈妈这样说:“我累得要死,你们谁都看不见,从来没人念我的好,连做个家务都没人帮忙。”

听了这样的话,家人要么是被动行动,要么是因为被骂而跟着闹脾气,并不会有好结果。

如果换一种说法:“哎呀,我今天好累好累,我不想做家务了。我说能干的爸爸,咱们也动一动呗,帮帮忙。还有我家这个越来越厉害的小帮手,帮妈妈做点事好不好?”

这就是正向的表达,可以向周围人传递一种正常的诉求。它的语义指向非常清晰,描述自我状态“我很累”,说明自我感受“不想做家务”,同时表达诉求“希望家人能帮忙”,言简意赅,再加上艺术化的说法——“能干的爸爸”“厉害的小能手”,还有谁会拒绝呢?

当然,有时候情绪低落难以控制,抱怨也在所难免。但关键是,如果此时有人给了台阶,应该接着下来,而不是反而顺杆爬。

比如,同样说自己累不想做家务,如果家人说“好了好了,我来我来,你歇着吧”,那就顺势放手。此时最忌讳继续挑起战争,如果你偏要说“哼!我快累死了你才想起来,你们眼里就没有我”,这就有故意找碴的意味了。

第三,眼看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沉迷于理想乌托邦。

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家庭是完美的,如果总眼看着“别人家”,内心总是幻想着“别人家怎么就那么好”,结果反倒让自己因为这种过高的期待而变得更加不开心。

一位妈妈哭着说:“我说人家好,不就是为了让孩子爸爸学习榜样,赶紧改正问题吗?他倒好,来一句‘谁好你找谁去吧’,这我能不生气吗?他怎么就那个态度呢?”

事实上,被说不好,人们都会心生反感,频繁被拿来与他人比较,换成谁心里都不痛快。

所以,应该正视自己家庭的现状,正视家人,脚踏实地一些,从自己家庭出发,努力改变自己,带动全家人一起努力,可以幻想美好的未来,但不要以此为苛刻标准要求家人,尤其是要求孩子。

第四,换个角度,多看家人的好,不总是刻意强调自己的付出。

埋怨连连的妈妈眼中看到的世界一定是灰色的,她总能很“精准”地找到事物的负面,并能“一针见血”地指责家人的短处。不仅如此,这样的妈妈也会觉得全家只有自己在付出,也就是她眼中只看得到自己的辛苦,并由此认为自己才是应该获得更多关注的人。

这样想其实是不妥当的,也是“费力不讨好的”,只会让自己感觉更“冤”,要能主动转换视角,看一看周围的家人都做了什么。

比如,你眼见的是孩子的爸爸连一句安慰的话都不会说,可实际上,他在你生闷气的时候用心给你准备饭菜,尽管不会说,但能说他不关心你吗?只是你选择了忽略而已。

还比如,你眼见的是孩子只知道自己玩,不知道说好话哄你开心,可实际上,孩子偷偷给你准备好了装满水的水杯,自己认真安静地做作业、看书,努力表现得好,不让你继续难过,这能说他表现不好吗?也只是你不去看而已。

什么叫心想事成?是我们期待好,好才会来,而如果总是自以为对方是坏的,如果总是忽略、无视他人的好,他人原本热情的心也会冷下来,就会朝着你所想的“坏”去发展。

你的付出,其实全家人都看得到,你应该去享受快乐,爱自己,让自己的付出变得快乐,家人也会从中有所感受、有所收获。 OMB6CxKwKszy5PvjkZCzZ/Vpa/2a/SkPsgg9Gh73cQ4DFZPNxd1N8eqAQhF6Mr0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