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NO.5
千亿个世界

上文讲到的黄金时代和新浪潮运动都发生在英美,是英语世界中科幻小说发展的大致历程。那么,在非英语世界,有没有科幻小说?

当然有。虽然科幻小说是在英国起源,在美国兴盛,但它是一种科技时代必然会产生的文学形式,只要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产生。只是美国很长时间里科技强大,科幻作者众多,因此在世界科幻小说中也占据鳌头。

美国科幻小说的叙述和表达就变成了世界科幻小说的主流。

大家都知道,人类使用的语言并非只有英语,那么,为什么要把英语写作的、反映英语世界所思所想所盼的作品奉为经典模板呢?

这是一件多不科幻的事情。

每个地区都有它独特的建筑、食物、风俗、语言和社会发展历史。尊重理解,兼收并蓄,才是文化之间平等的交融和交流。

所以,对科幻小说的了解,绝不应该只到美国科幻就止步。如果那样,千亿个不同的世界就被忽略了。太可惜了。

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幻小说在英美地区发展得确实比较茁壮,但其他地区也不是一无所有。其中三个地区更是不可忽视,它们是:俄语地区、日本和中国。

俄语地区原来的名字叫苏联。这个已经成为历史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只存在了短短70年,却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化作品,科幻小说则是其中最闪亮的部分之一。

苏联科幻小说的奠基者,竟然是“宇航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由此可以想象苏联科幻小说的科学色彩何等浓厚。齐奥尔科夫斯基著有科幻长篇小说《在月球上》《宇宙在召唤》等,他最知名的科幻小说是发表于1920年的《在地球之外》。

《在地球之外》的故事发生在2017年及随后的年代里。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和技工乘坐自己建造的火箭飞船到太空去旅行,在他们勇敢探索精神的鼓舞下,地球上的人们也大批移民到外层空间,住进环绕在地球轨道上的温室城市。本书有预见性地叙述了火箭飞船里的飞行生活,描绘了太空城移民社会的画面,讲述了月亮上、小行星上和太阳系空间的种种奇妙现象。

图16 齐奥尔科夫斯基

齐奥尔科夫斯基是现代航天学、火箭理论和星际航行的奠基者。他的科幻小说,当然科学知识满满。《在地球之外》中,齐奥尔科夫斯基凭借深厚的数学和力学知识,对火箭飞行和太空探索进行了严谨的论证,探讨了人类飞向宇宙的可行性与实现方法,详细地叙述了火箭在太空如何飞行、乘客如何在飞船中生活、人造卫星如何移民等超前的设想。小说中还重点提到人造重力旋转装置是在太空中建立移民城市的关键构想,对后世的太空移民计划有着重大启发。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齐奥尔科夫斯基因十岁时得过猩红热,听力迟钝,无法在学校中正常学习,只能选择边做小工边自学。他不仅系统自修完了中学到大学的全部数理化课程,还阅读了大量的科幻小说。因此,他才能一方面研究喷气飞行原理和卫星中间站理论,一方面写科幻小说。

齐奥尔科夫斯基说:“ 地球虽然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 躺在这个摇篮中!

这句话是所有致力于书写人类壮丽宇航事业的科幻作家的座右铭。

苏联的科幻作家就是这么牛,出手的全都是大师级别人物。齐奥尔科夫斯基之后,苏联的又一位科幻大家是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被称为小托尔斯泰的文学大师!他不仅用《彼得大帝和《苦难的历程》开辟了全景式史诗写作的先河,还为苏联科幻小说的发展贡献了两部杰出的佳作:《阿爱里塔》和《加林的双曲线体》。

《阿爱里塔》讲述了工程师罗希和退伍红军战士古谢夫的火星探险故事。不过,和西方探险家的浪漫火星故事不同,这两位苏联人直接就号召火星劳苦大众推翻黑暗统治……作为语言大师,《阿爱里塔》写得十分生动,既有科学探险又有俄式浪漫,文学性上也丝毫不差。因此,《阿爱里塔》成为被西方接受的第一部苏联科幻小说。《阿爱里塔》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与情节有机融合,得到了高尔基的赞扬,成为苏联青少年的科幻入门读物。

《加林的双曲线体》(又译作《大独裁者》)讲述的是苏联工程师加林发明了一种可产生死亡射线的双曲线体,并利用这种双曲线体无敌于天下的故事。野心勃勃的他在资本帮助下,成为独裁者。托尔斯泰善于用历史写作的严谨性书写人类的一切活动,为了让小说的科学性无懈可击,他不但从科学书籍里寻找素材,向科学家请教,甚至还自学了最新的微分子学理论。《加林的双曲线体》沿袭了《阿爱里塔》走通俗文艺路线的基调,再结合反特惊险小说的手法,为苏联大众小说提供了精彩的科幻小说新样式。《加林的双曲线体》影响巨大,就连我国科幻作家童恩正创作的科幻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都人受到这部作品的影响。

图17 《大独裁者》中文版封面

接着要介绍给大家的这位苏联科幻作家,在苏联科幻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刘慈欣在中国科幻界的地位。套用夸赞刘慈欣的话,他“凭一人之力,把苏联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他就是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他的人生简直就是为了写作而生的。他做过剧场布景工、图书馆主任、法律顾问、自由撰稿人,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1913年,他还去法国、意大利进行科学考察,写下大量科考笔记。后来又做过几年儿童教育工作。1916年,他因脊椎结核卧床三年,这段经历促成他写出了科幻小说《陶威尔教授的头颅》。

《陶威尔教授的头颅》讲述的是陶威尔教授发明了头颅移植术,可是成果却被他的助手克尔恩窃取了的故事。克尔恩杀害了教授并割下头颅,胁迫仅存有思想的头颅继续进行科学工作。当然最后邪不胜正,克尔恩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别利亚耶夫所处的年代比玛丽·雪莱进步了很多,因此给了头颅移植更多科学依据,加上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以及对资本主义人性贪婪的披露和批判,小说发表后得到了公众的欢迎。这以后,别利亚耶夫专业写作的科幻小说《瓦格纳教授的发明》系列短篇,《水陆两栖人》《世界主宰》《跃入苍穹》等长篇小说相继问世。别利亚耶夫的作品通俗易懂,扎根科学知识进行幻想却没有科学阅读障碍,又具人文关怀,而且正邪分明,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作品带着满满的正能量。

苏联科幻作家还有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扎米亚京,他的科幻小说《我们》运用象征、荒诞、幻想、意识流等手法,描写了一个发生在千年之后的幻想故事,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斯特鲁格特斯兄弟的《紫云之国》《做神难》也是十分优秀的科幻小说,短篇小说《路边野餐》被苏联导演安德里塔科夫斯基改编为电影《潜行者》。这部电影是20世纪经典科幻影片之一,后来还有根据这一题材改编的电子游戏。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然有科幻作家坚持写作,其中成就最大的是季尔·布雷乔夫。他是学者型作家,东方学研究院院士,获得过苏联国家文艺艺术奖。布雷乔夫是高产作家,他的科幻小说主要有两大系列,一是写给青少年看的“阿丽萨系列”,二是写给成人看的“帕弗雷什系列”。布雷乔夫的科幻作品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多设置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融科学、幻想、童话、神话为一体,很自然地融入科学、历史、地理、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悬念不断,可读性较强,尤其是对细节的掌握和描写十分娴熟,无论布局、人物、故事情节,还是宏观背景,布雷乔夫的小说都堪称经典。

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科技相当发达,因此也带动了科幻文学的兴盛。1959年12月,早川书房创办了日本第一本专业科幻杂志《SF杂志》。早川书房的“早川科幻文库”对日本科幻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读者比较熟悉的日本科幻作家,大概只有星新一和小松左京。星新一以善于微型科幻小说写作著称,小松左京则以《日本沉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图18 《潜行者》电影剧照

当然日本科幻作家不仅仅只有他们两位。“日本现代科幻之父”简井康隆,长短篇小说均有40部以上,风格跨度很大,擅长诙谐讽刺,在日本科幻小说界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获日本文学类和科幻类奖项不可胜数。他的代表作《红辣椒》(又名《梦侦探》),描写美女精神治疗师千叶敦子与天才科学家时田浩作一起研发出“PT仪”和PT仪的携带版迷你DC。利用这个新发明,他们可以进入患者梦境进行精神疾病治疗。但他们的新发明被不明人士偷走,从此研究所里就发生了一系列让人毛骨悚然的怪事……这部科幻小说从梦境的角度讲述故事,包含了科学、邪教、梦境、电影、神话、宗教、同性恋等多种元素,2006年被著名动画导演今敏改编成动画电影《红辣椒》。

田中芳树,日本学习院大学研究院的日本语文博士。田中芳树的作品题材丰富,在科幻、冒险、悬疑、历史各领域都有佳作,以壮阔的背景、幻想罗曼史、细密的结构闻名。1982年,《银河英雄传说》第一卷发表,田中芳树就成为日本文坛无人不晓的名字,并在1988年以压倒性的人气获得“星云奖”。《银河英雄传》共计20卷,讲述以“金色狮子”莱茵哈特为统帅的银河帝国与以“魔术师”杨威利为首的自由行星同盟之间波澜壮阔的银河战争史。

日本很多作家,并没有被冠上科幻作家的头衔,但其作品很多都是优秀的科幻小说。比如村上春树,他的许多小说充满幻想色彩,其中一部分更是典型的科幻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就是这样的作品。这部获得过谷崎润一郎文学奖的小说,以两条平行的线索发展。一个世界是以当代大都市为场景的“冷酷仙境”,在这个“仙境”中,情报大战正如火如荼。另一个世界是一个山川寂寥、村社井然、鸡犬相闻的桃花源,被称为“世界尽头”。但其实这两个世界都在主人公的意识之中。

中国科幻,自百多年前从西方引入后,经过几代科幻作家、读者和编辑的努力,终于发展起来,依托蓬勃发展的科技之势,渐入主流文学的殿堂。

关于中国科幻的种种情况,我会在后面的内容中陆续说明。

科幻文学的发展是以科技发展为前提的,只有在科技发达的地区,科幻小说才会兴盛。创作者才更有创想未来的冲动,而读者也会有更多感同身受。

通过对科幻文学发展的一个简单梳理,可以看到,科幻小说是根据科学技术的原理和发展规律,采用文学手法对未来世界进行的大胆构想。科幻小说不是预言小说,如果小说中的科学技术与现实有所重合,只是因为小说家对人类科技发展的规律有深刻洞察。

我认为,科幻小说的目的是反映人类在科技发展中面对的改变,本质是描述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科幻小说更多针对的是人类整体。 WCczHp8py2V3trH7UBPXXN4NtMO9A3y+ftvnAJHi69coVCdwUZwFpF6HtiqmKLP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