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877年农历十月二十九(公历12月3日)出生于海宁州城之双仁巷自宅。先生先世籍河南开封,远祖王光祖《宋史》有传,因征御北方边族有功,被封为泾原河东定州路副总管。光祖子王禀,忠义勇武,战功卓著。《三朝北盟会编》记载:“王禀性质沈雄,智谋深静,便弓剑之习,负劲气于山西,贯韬钤之奇,走雄名于塞北,久率戎伍,夙著战功。”而靖康元年九月初三日,已被金兵围困二百多天的太原眼看就要陷落之时,王禀率部巷战,身被数十创,还到城里庙中背负太宗的塑像,与其子之全家跳汾河自尽。后高宗南渡,追封禀为安化郡王,赐谥“忠壮” 。这是王氏家族史上最辉煌的一幕。

明代中期以后,王氏家族开始中落。而此前在元代,已经成为“世为农商”的家庭。王禀之后凡三十四传,至先生父王乃誉。乃誉出生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以商贾为事,而喜书画篆刻,书学米芾,画学董其昌,书画自成格调,为识者所重;乃誉淡名利,富收藏,以种竹养鱼为常课。先此,曾一度充任江苏溧阳县(今溧阳市)的幕僚,但四十岁以后便家居不再复出。 尝作《游目录》十卷,诗集二卷,藏未行世。静安出生时,恰值其父的而立之年,自身之兴趣爱好深受其父影响,如同异母弟王国华所说:“先兄一生淡名利,寡言笑,笃志坟典,一本天性,而弱冠内外,其有承于先君子者尤众。” 先生母凌氏,当其四岁尚不能完整记忆时亡故,后由祖姑母和叔祖母抚养;越五年,王乃誉续娶,则与继母生活在一起。先生对继母叶氏甚敬畏,即使与少年友人冶游聚会,也总是守时归家,不敢延宕致使继母失欢。先生之寡言忧郁之性格,实童年生活境遇所使然。

先生七岁入私塾就读,颇习诗文时艺。王乃誉家居后,以“课子自娱”,要求尤其严格,几易塾师,犹不惬意。但先生雅好诗词,十五岁已代父作挽诗。 十六岁参加岁试,以第二十一名入州学。购“前四史”在是年,称为“平生读书之始” 。翌年,赴杭州应乡试,不终场而归。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朝野震惊,先生亦深为所动,遂开始向往新学。但由于家境贫寒,没有条件出国留学。其自述有云:“甲午之役,始知世尚有所谓新学者。家贫不能以资供游学,居恒怏怏。” 1896年夏天,先生开始担任城内一沈姓家之塾师。同年,与同邑出身商人家庭的莫氏女结婚。次年,再赴杭州应乡试,又不中。从此弃绝举业,绝意仕途。

当是时,汪康年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汪康年为总理,梁启超任主笔,大力鼓吹变法,是为维新派的重要舆论园地,也成为静安先生当时最喜爱的读物。他也曾将借得的刊有梁任公宏文的第四十五、四十六册《时务报》,呈献给父尊王乃誉观览,乃誉亦为之震撼。只要检阅一下1896年岁尾和1897年的《王乃誉日记》,就会发现这位一心望子成就的乃誉先生发生了何等变化。1896年岁杪的除夕过后,他在日记中全文抄录了《时务报》刊登的盛宣怀《自强大计举要胪陈折》,共九个半页的篇幅,五千余言;以及梁任公的《论学校》(所抄之部分为任公《学校总论》之《论幼学》),以大一些的漂亮俊逸的行书抄写 (乃誉先生的法书似非凡品),看后无法不令人动容。此时的王氏父子的思想应该已冥合在一处,则静安先生对维新变革的态度可以想知。与同乡张英甫等筹划创办海宁师范学堂之议也在是年,因款项无着未果,然先生之笃志于学及热心教育之抱负于此可见一斑。 e+rh8fTG0iglAuIVnrZ5Y0Q73OeYNVtDcl8ATZH4UJmeNdWwamdU+56tqPQVF93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