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汉乐府歌诗研究

“乐府”与“歌诗”,分别是汉代诗歌发展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所谓“乐府”,本是自秦朝创立的一个国家礼乐机构,汉承秦制,这一机构在汉初就已经存在,到汉武帝时代得到了新的扩充与发展。因为其影响巨大,所以后人把汉代那些可以歌唱的诗歌统称之为“乐府”。从这一角度讲,所谓“汉乐府诗”,乃是后人对汉代那些所有入乐歌唱的诗歌的总称。而对于汉代人来讲,他们则把这些可以歌唱的诗统称之为“歌诗”。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将汉代的诗歌作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不歌而诵”的“赋”,另一类则是可以歌唱的“歌诗”。在这两类作品当中,由于“不歌而诵”的赋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样式,以至于后人多把它排除于狭义的“汉诗”之外,所以,汉代的“歌诗”,亦即乐府在汉代诗歌史上的地位益发显得重要,也成为后人关注汉代诗歌的重点所在。事实上从班固的《汉书》开始,就有《礼乐志》专述汉代乐府产生的经过。以后《晋书》、《宋书》亦有记述,其中以《宋书·乐志》最值得重视,中间有一卷专记汉魏晋以来的相和歌辞,还有一卷中记录了汉代的杂舞曲辞和《鼓吹铙歌十八曲》,这为后人详细了解汉代乐府诗的发展提供了较早较为可靠的资料。唐代以后,关于汉代乐府的发展演变情况,以杜佑的《通典·乐典》、郑樵的《通志·乐略》、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乐考》记载较详,是我们研究汉乐府及其沿革的重要文献。关于汉乐府诗方面的最重要著作,当推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此书除搜罗的作品完备之外,另一特点是对其中的每一类、甚至一些重要篇章都有解题。这部兼有研究性质的乐府诗总集,为后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汉以来的乐府诗研究著作里,六朝时陈人释智匠的《古今乐录》,则是唐以前关于汉乐府诗歌及其演唱、器乐等情况的最为详备的记录,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其后,则有唐人吴兢的《乐府古题要解》、刘餗的《乐府解题》(《旧唐书·刘餗传》说刘著有《乐府古题解》一卷),也保留了许多重要材料 。除此之外,在晋人崔豹的《古今注·音乐》一门里有十八个条目专讲乐府歌曲的本事及缘起,也是后世颇为重视的文献材料 。明清以来的研究著作,主要有朱乾的《乐府正义》、庄述祖的《汉短箫铙歌曲句解》、陈本礼的《汉乐府三歌笺注》、谭仪的《汉铙歌十八曲集解》(江氏湖南使院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灵鹣阁丛书本)、王先谦的《汉铙歌释文笺正》(長沙王氏虚受堂,1872)等著作。 F0CKSJmSWGsHj0dsPqhWa9xu7sI3GdU5ILUpqVDF5XhFazvtfESLRfjRjljtJL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