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清净欢喜 安乐轻安

“欢者,谓从本来清净行者,观资粮地所修净行,无悔为先,慰 意适悦,心欣踊性。”“欢” 与喜是不同的,是两种心理状况, “欢” 是表面化,是外发的、发挥性的。一个学佛修定做功夫的人,如何发起 “欢” 的心境呢?心念里不思善、不思恶,此心在绝对清净的行为里。在资粮地,就是准备修行证果的前沿,要智慧观察自己的心行,随时起心动念,都在不思善也不思恶的境界上。日常生活之间,不做令人后悔的事,所以无悔恨之心。也就是无喜无憎,一天到晚平平静静地生活,没有错误的行为。 “慰意适悦”, 自己意境上很愉快,由意识上的平安愉悦,引发心理深处的欢喜、快乐,这叫 “欢”

人逢喜事精神爽,中国人讲欢喜境界有四句话: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夏天好久没有雨,突然来了豪雨,大家都欢喜。在外流浪十几年,碰到同乡很欢喜。结婚的时候当然欢喜,功名考上了更欢喜。不过,有人后面加吊脚诗:

久旱逢甘雨——光打雷

他乡遇故知——是冤家

洞房花烛夜——是石女

金榜题名时——是候补

本来是欢喜的,都变成不欢喜了。

“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 你们禅堂打坐,在那里又搞气脉,观想又观不起来,都不是 “正修习”。“修” 是修行, “习” 是练习,是要有真正的方便来修习。所谓方便就是方法,没有方法当然不能得定。因为得了方便,又与自己非常相合,就容易得定,修行就上路了,心里头很高兴。八万四千法门,得了一个法门,又得了方便,很欢喜,这是 “喜”

“安者,谓离粗重,身心调适性。” 你们现在打坐,身体都在粗重难受的境界。功夫到了,身体轻盈了,离了粗重,心里安详,也没有什么杂念,调适得非常舒服,这样叫做 “安” ,是轻安境界,还不是定。一般人得了轻安,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常常以为自己得了定,不是的,这只是轻安而已。不过,由此可以入定,得正三昧,所以你们修行先要把教理搞通才来修行。不然打起坐来在睡觉,以为自己得定了,那样他生来世的果报,可能是畜生道的猪。

“乐者,谓由如是心调适故,便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 什么是 “乐” ?究竟的快乐,由于身心调适好了,离开了粗重,一身轻,坐在那里柔若无骨,身忘了,心中也无妄想杂念了,心理、生理得到了 “无损害乐”。 你们现在坐起来是有损害苦,腿压得气血不通,不是受了损害吗?身心处处都受损害,所以没有得乐。如果得到 “无损害乐” ,进而也得了 “解脱乐” ,解脱了身心障碍烦恼,才叫做得安乐。

“以离彼品粗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 由于身心都得到了解脱,离开生理上的粗重障碍,心理上的妄念、烦恼,所以得到了真正的解脱。得了解脱才成为一个真比丘,一个真正进入声闻地的出家人。 PGAct6+O2K5RAvZwngWrz8uD6wUAH7VAQxmB2NCTcin1+sOgIAMEE++eP2WEA1R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