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唐代的玄奘大师,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尽人皆知。在他西行留学取经的过程中,最令世人震惊的,是他以超越的、不可思议的意志力,克服了种种的艰难困苦。

尤为奇特者,在玄奘大师携回的诸多经典中,这本《瑜伽师地论》最为殊胜,因为那是印度一百多岁的戒贤大师,专为东土大唐的玄奘大师传授的佛法精髓。

《瑜伽师地论》共分十七地,内容是从五趣杂居地,到天人之际,到声闻地、缘觉地,直到十位菩萨地的五乘道。包括了从开始学佛修行,直到成佛的全部过程和方法。这也是公认的学佛修持首要必读的典籍,不了解的话,则修法如瞎子摸象,难获佛法的全貌。

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瑜伽师地论》翻译完成。那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古文时代,玄奘大师的翻译,又是由古印度文直译的方式,文气与中华文化的传统习俗,颇有距离,故而令人有艰涩难懂之叹。

一千多年来,讲解这本论著的亦不乏人,但多以解释文字为主,因为能够真正讲解《瑜伽师地论》的,必须具备下列的几个条件:一,通晓佛法的真实义理;二,修法有证量,有果位;三,具备古文的学养基础;四,具备上师教化的能力。

从玄奘大师时代到现在,学佛证果者有之,精通佛法义理者有之,古文练达者有之,具备上师教化能力者亦有之;但是,集全部条件于一身者,据一般所知,迄未出现,也未听说。

一九八〇年,台湾有一群学佛的幸运儿,有机缘聆听南师怀瑾先生讲解《瑜伽师地论》的课程。由于南师曾得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的印证,并受贡噶呼图克图印证为密教各宗派的上师,所以肩负了传法的重任。多年来,期待高明行者出台讲授未果,后于十方书院的机缘,才开设这门课程。

此次的课程重点,是挑选声闻地修定的部分,希望对真正修定的行者有所帮助。所注重的,是声闻乘出家众的修证方面。为此之故,南师常以人我的实际经历来加以说明,并配合义理讲解。

在讲课中最启发学人之处,是警惕出家众自我认识,以避免修持路上误入歧途。修行人为什么会入歧途?曾有人说,认岔道为正道,就是入魔境,原因是不自知之故。但是为什么不自知呢?原因是理不明之故。所以先要明理,才能认清歧路,舍歧路才可进入正途。《瑜伽师地论》的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列举各种歧途岔路,指引行者,甚为可贵。

本书古印度文原来的叙述方式,是先说明内容,再逐项解释,读者不免会误以为是重复;有时两句中,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被忽略,所以特别提醒读者注意。又此次讲课用书,系采用真善美出版社的版本。

这本书的原始讲课录音,先是张振熔为学习故,于每晚工余后,辛劳努力,转记成文字。宏忍师及编者等,竞相传阅,深感其重要性,不出版太可惜,故而随即开始整理工作,时在二〇一一年三月。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南师审定这本书稿时,有增添,有删减,也有修正。因为讲话常有口误,又多重复且不太严谨。再者,耳识与眼识接受资讯的效果是非常不同的,所以把讲演转变为文字时,必须加以整理。更重要的是,必须经过原讲人核定认可,才不致有误。

放眼网络,多年来,太多未经许可而将南师所讲整理成文者,而且又广为流通。其用心虽善,但对原讲人毫无尊重,对文字内容亦不负责,实可悲可叹之至。

编者在整理的过程中,幸得宏忍师协助,查对经典、参考资料等,且细心校对。另多次修改的草稿皆由彭敬打字,最后再经南师逐字逐句审定修正。又书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书名则为南师所定。

刘雨虹 记
二〇一二年二月于庙港 mWYsZ3YR0PBcO9hkIu+bPdUOAwyIWgXcCnp07iLSKovszFaiYn1VUDFrcLZzPHH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