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初静虑——先消除五种心理

“复次,初静虑中,说离生喜,由证住此,断除五法,谓欲所引喜 欲所引忧,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忧,不善所引舍。”

你们研究心理学哲学的,研究心理行为、政治行为、教育、经济、军事,一旦融会贯通,样样就都会懂了。下面再详细解释这几句话。

“初静虑中,说离生喜”, 第一步,初禅静虑定的果得到了。初禅是心一境性,发起了出离心,离开这个欲界,升华了,内心无比的欢喜来了。喜是心理作用,你们打坐时心理上喜不喜呀?一点都不喜,尤其这里规定打坐时间,初来的第一个月,你们一定后悔不已,现在慢慢习惯了,当初有没有后悔?(同学有人答:有。)说有是老实话,当初是“早知如此,悔不当初”,怎么上了这个当啊!所以不但没有喜,还有苦恼,甚至还有怨恨。像某教授当年学打坐一样,心想:大家真是一批无用的东西,吃饱了盘腿坐在这里。但是当他有一点定境感受的时候,才生出离心,生出了喜悦。这个喜悦不只是打坐的时候才生出来,随时随地心理上都是喜悦的,一看这个人的脸,也都是喜悦的。再看社会上的人,都是一副讨债的面孔,好像欠你多还你少的那个样子;我们一堂人也是一样,一脸讨债相,没有一点喜容。所以真讲学佛,一切日常生活行为,都要注意慈悲喜舍。你们还自称学佛呢!你们脸上的细胞,慈悲喜舍都找不出半分,一望而知,都是没有修持的人。

“由证住此,断除五法,谓欲所引喜” ,这五种不健全的心理,得了初禅定就可以解脱了。我这样一解释,经文就可以看懂了吧?先说欲界所引起的喜,如爱喝酒的人,一看到酒就眉开眼笑,就是 “欲所引喜”

“欲所引忧” ,这是心理上的,请问你们想不想发财?(同学答:想。)想就是欲啊!但发不了财,烦死了,这是欲所引起的忧愁。你们想不想学问好,文章写得好,什么学问都懂?(同学答:想。)这也是欲啊!结果你做不到,烦呀!这就是 “欲所引忧”

“不善所引喜” ,如按摩,按摩与揍人是一样的,人的身体,轻轻拍打,好欢喜,叫做按摩,重了叫做受伤害。如拍小孩子是爱的表现,如果拍打重一点,就不舒服了。我们所喜欢的事都是不善所引的,如香港脚痒了,把它一边捏,越捏越有味道,这是 “不善所引喜” 。所以哪个是善法、哪个是不善法很难讲。心理学上说,人有喜欢被虐待的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被人家虐待,这就是 “不善所引喜” ;相反的就是 “不善所引忧”

“不善所引舍” ,恶法所引舍,是碰到万事不如意时,只好丢开了,“唉!我看空了。”这不是看空了,是不善所引起的舍,只好丢下。如果你得意了,你会丢下吗,你会看空吗?你会把头发剃掉吗?恐怕不会吧!这是真话。

这五法都是属于世间的,严格讲都是非善,也是欲界中的普通心理行为。这五法还是原则,真学心理学的,就可以写一部专书,举例找很多资料。这些心理状况要得到初禅才能断除,不得初禅定的人,都在这五法里头转,所以你要深入地了解,观察自己的心理行为,这也是戒。但是守戒律有些是压制性的、非究竟的,除非得了初禅定,这些心理行为才可以转得过来。如果这五法解脱不了,就不能进入初禅。

“又于五法修习圆满,谓欢、喜、安、乐及三摩地。” 因为修习五法,得初禅定, “欢”“喜” 是心理上的, “安”“乐” 是生理上的,要弄清楚。我们大家活到现在,自己想想看,每天心理上欢喜吗?都不欢喜,身体也不安乐。要想使身心欢喜安乐,除非得初禅定。但是得定是 “修习圆满” 来的,并且要达到三昧境界。如果没有细心观察,一定找了半天五法,看看只有三法,没有五法,所以要仔细观察。 k4afgLnzTfa9dOZhC9NGW9Yaishhy3YKt+de4xN/pMlsfDQCDSL1l5VSXT4Dsrk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