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种静虑 八种解脱

“静虑者,谓四静虑,一从离生有寻有伺静虑。” 四静虑就是四禅定。离生喜乐是初禅,想离开这个现实的生活世界,心里想解脱,就是寻伺地。玄奘法师用这两个字翻译,一定是用尽了苦心;唐朝以前的翻译是“有觉有观”。玄奘法师认为,“有觉有观”翻译得不妥当,应该翻为 “有寻有伺”。“寻” 是寻找,假如地下有个东西,拿手电筒去找,就是 “寻” 的境界。

再说 “伺” ,当你寻找东西时,兼带有观察等待的作用,这叫 “伺” 。我们的心理就是 “有寻有伺” ,打起坐来,不是找一个空的境界,就是呆呆坐着、等着,想得定,所以整天都在 “有寻有伺” 的境界中。进一步就是“无寻有伺”,心不找了,呆呆地坐着,心有点像昏昏迷迷的,这是“无寻有伺”了。这心理现状讲得多好啊!下一步才到“无寻无伺”。

什么是寻伺地的境界?本论的卷九、卷十有说明,分为三地,一是有寻有伺地(初禅),二是无寻有伺地(中间禅),三是无寻无伺地(二禅、三禅、四禅),然后再到有心地,再到无心地。《瑜伽师地论》把修行法门统统告诉我们了,这是弥勒菩萨的大慈悲。

“二从定生无寻无伺静虑,三离喜静虑,四舍念清净静虑。” 现在讲初禅的“离生喜乐”,是属于有寻有伺地,在到达二禅“定生喜乐”的阶段,就是无寻无伺地了,一切妄念不起,定境界来了,所以是无寻无伺了。第三禅是“离喜妙乐”,第四禅是“舍念清净”,都属于 “无寻无 伺” 地。出家修行求道,不得四禅定则免谈证果。拜佛、念经、打坐,那是修加行,是修行的边缘阶段功夫。得了定,戒定慧皆在其中,一念不生处,戒体清净,声闻乘的道业就有了基础。所以唯有得定,慧才能发起来,所以告诉你们要真修禅定。

“解脱者,谓八解脱,一(内)有色观诸色解脱”, 在教理上,原始翻译叫做八背舍。不用佛学名词的解释,以世俗的话来讲,就是在现实世界的欲界生命,色身的内在(五脏六腑),观一切物质,如修不净观、白骨观,达到空净而得解脱,也可以说进入初禅了。

“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 这是说色身的内在、色法的障碍清净了。 “色” 指四大,在定境中四大空净了; “想” 是没有妄想了,也空掉了;再观外面的物质世界,也相等地清净,得到解脱,也可以说进到二禅了。

“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 ,身心内外都明净都空灵了,即身从三禅达到四禅的境界了。学佛不是吹牛,不是只讲理论。不过你们出去讲经讲教理,可不能这样讲,最好还是拿些佛学名词来注释;我这里教育方法不同,是要培养你们真修实证。你们如果也照我这样讲,人家问你身心变化的真实问题,你答不出来,身体也不能作证,就有问题了。这三个解脱偏重色身解脱。

“四空无边处解脱” ,过了四禅定,证到了空无边处。

“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 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 这是偏重于心念的解脱,超越了八解脱之后,就进入灭尽定。 IKVWWnX9ogDRW0DEmrind9wXTmxZCntcRXFWtPGUd42lR2s/lqt2/9UzDRMbwvQ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