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饮食是个大问题

“云何于食知量” ,弥勒菩萨教诫我们多清楚啊!上面提了一句话,下面再三地给你解释。出家修行人饮食要知量。我经常发现你们饮食不知量,所以多病,修行人吃多了不好,对修行不利。饮食知量很难,今天自己修持的功夫到什么程度,自己要注意到,譬如打坐腿容易发麻是肠胃不清之故,血液也不干净,所以发麻,百病皆是从饮食来。《百丈丛林清规》二十条,其中一条是“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你们没有减食,菜好吃就拼命吃,吃得多多的,一大碗、一大碗装下去,那是给身上的寄生虫吃了。所以饮食要知量,这也是修行的第一步。

“谓彼如是守诸根已,以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 逸, 不为饰好,不为端严,食于所食。然食所食,为身安住,为暂支持,为 除饥渴,为摄梵行,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为当存养力乐无罪 安隐而住,如是名为于食知量。”

你们不是要学佛吗?学佛就要根据佛学、依佛的教诫去做才对吧?吃饭要有学问。怎么叫 “食知量” ?什么年龄该吃多少?什么样的身体该吃多少?乃至于营养的配合问题。营养不要过分,现在的人都是营养过剩,反而吃出病来。有一些老前辈来跟我说:奇怪,我们的父母为什么都长寿啊,我的老妈妈已经九十几了。我说活得那么长是因为吃得少呀!文明社会多数是吃死的,营养过剩。我在贵州西南边界的时候,那山中没有什么好吃的,辣椒沾盐是好菜,哪里看得到肉啊?豆腐就是非常难得的上品菜。但是那里的人活得很长寿,子孙满堂。西藏、四川西部吃糌粑,吃苦荞麦、青稞,等于我们吃饭,一个个身体都蛮好的。

什么是 “食知量” ?修行第一步要守根门,六根不放逸,吃东西要有头脑,要以正思惟心来选择饮食,不是指营养越多越好。众生没有成佛以前,每个人体质不同,病不同,要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食于 所食” ,吃我应该吃的食物,第一个 “食” 是动词,后面的 “食” 是名词。 “不为倡荡” ,吃东西不是为了表示阔气。你看我吃东西多讲究,我做的菜多讲究呀!那是指饮食的丰富,也是犯细的戒。 “不为㤭逸” ,不是摆个架子,像我们现在的伙食,比一些庙上都好,如果对人说:我们伙食比你们好吧!这就是犯㤭慢心、放逸心,这就不对。 “不为饰好” ,不为装饰、好看,或出风头。 “不为端严” ,也不是为了吃得让身体发光、脸色发红。不是为这些而吃,是吃我们应该吃的。 “为身安住,为 暂支持” ,身体四大本来是假的,可是我们未修成以前,还要住在这个肉体中,所以要补充照顾它,让它慢一点死,慢一点倒下去。

机器靠能源,肉身靠饮食,戒律要我们饮食时要有一个观念,做吃药观,像吃药一样,是为了使这个身体暂时活着,是为了免除饥渴而饮食,保留住身体性命才能修梵行。为了断一切烦恼,为了修清净的梵行,使烦恼 “当不更生” ,不再生烦恼了,保身体无病,得安稳快乐,而不去犯罪,也不犯戒,起心动念都要清净,这才是 “于食知量”

听了这些道理要记得啊,看了佛经不记得是罪过。我说话也要花气力的,我的身体也是暂住在这里,多给你们讲一分钟,我的生命体力也多消耗一分钟,你要对得起你自己,也要对得起别人啊! wx1hKyhAkrcE8sRU7OStFfGaZTtxxAhxixuCbUcoEnO1DaarNNP3+eek9LD+/o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