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金銮殿及其广场

来自波斯的盖耶速丁想必不知道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与布局,他笔下的初入紫禁城的景象是:

从第一道门进入后,立即来到一个院子,长三百腕尺(古波斯计量单位),宽两百五十腕尺。在那个院子的前部,筑有一座三腕尺高的台基,上立高五十腕尺的柱子,其中是一座长六十腕尺、宽四十腕尺的大殿。在它后面有三座门,中间大些,左右两门小些。中间供皇帝进出之用,别人不许通过。

波斯人分不清中国的门和殿。盖耶速丁描述的“大殿”其实是当时的奉天门(太和门)。奉天门是一座大到被人怀疑是宫殿的大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前朝的正门。永乐十八年建成时称奉天门,嘉靖四十一年改为皇极门,清朝顺治二年改为太和门,使用至今。

太和门前有深130米、宽200米东西横长的广场,中央用巨石板铺墁甬道成御道,左右磨砖对缝海墁砖地,空旷硕大的广场更加烘托太和门的伟岸威严。自古宫阙森严,早在周朝便有皇宫中轴线“五重大门”的礼制。太和门就是五重大门的最后一道。第一重大门是大明门,第二重为皇城正门承天门,第三重为端门,相当于紫禁城的前门,第四重为午门,紫禁城的正门。这一路行人稀少,空间狭长,来到太和门前时,空间突变、天晴地朗,人们豁然开朗之余,目光无不投向前方的太和门建筑群,遥望门后重重宫殿,不自觉地整容肃静,恭敬地步入广场。

内金水河以平缓的“凹”字形大约从中部横向穿越广场,河上一字排开五座单孔拱券式汉白玉桥,统称内金水桥。中间的主桥通御道,桥面最宽、长度最长、规制最高,造型秀丽、装饰华贵,两侧望柱雕龙刻云,其余四座宾桥分列两旁,规制降低,望柱雕刻火焰图案。主桥为御用,宾桥供王公百官通行。跨过内金水河,就不能通向外东路、外西路,只能一路向前,前往金銮殿。五座内金水桥仿佛一道无形的门户,踏上它就意味着面圣之路。过了内金水桥,宗室百官有任何不慎不谨之处,都会因“失仪不谨”而受罚。

内金水河及其桥梁的位置,是经过精细测量的,完全合乎人们的最佳水平视域60°夹角。从午门中门门道北望,太和门及其侧门正好纳入最佳视域,五座内金水桥恰好置于夹角之中。走过金水桥,侧门从最佳视域中完全消失,人们眼中清晰可见的就是太和门主体建筑。如此科学得体的布置,进一步突出了太和门前朝门户的地位。

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4间。进深间数之所以为偶数,是因为此处毕竟是大门,前后各有两间宽度。太和门高23.8米,上覆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梁枋施以和玺彩画,下为白石须弥座,勾栏环立,云头望柱,螭首挑出,台基石陛前后各三出,左右各一出。

门前台基陈列铜狮一对,铜鼎四只,均为明代铸造铜器。一对铜狮高约4.36米,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的铜狮。铜狮工艺细腻,通身光洁,铜座纹饰精美,应该是整体铸造而成的。考虑到庞大的体积,铜狮铸造难度相当大。与一般铜狮不同,太和门前的铜狮耳朵上竖,似乎六百年来一直保持警惕。狮子蹲在同样体量巨大的汉白玉须弥座之上,基座四周刻有龙、云、莲花瓣、花绶带等精美图案。铜狮东西各为雄雌,东侧雄狮,头饰鬈鬃,颈悬响铃,两眼瞪视前方,右脚踩踏绣球,寓意江山一统;西侧的雌狮略微低头,左脚抚摸幼狮,寓意子嗣昌盛。

太和门(孙珊珊 摄)

太和门前右侧的雄狮子(郝磊 摄)

雌雄铜狮头顶都有一个个卷毛螺旋,俗称“疙瘩烫”。真实的狮子毛发柔顺,头部没有发旋,古代大门前的狮子出现疙瘩烫,是等级规制的表现之一。疙瘩烫的数目多少与建筑等级高低直接相关。一品官衙正门前,石狮头上刻13个疙瘩,一品以下,每降一级递减1个疙瘩,四品10个疙瘩,五六品都是9个疙瘩,七品以下衙署门前则不许摆放狮子。而紫禁城内铜狮子头上的疙瘩烫足足有45个,彰显皇帝的“九五之尊”。

碍于体制规定,太和门极少开启,专供皇帝、皇后大典时进出紫禁城所用。王公大臣从东西角门进出,西角门为贞度门,又称前右门;东角门为昭德门,又称前左门。三门建筑相连是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并且与东西两侧排列整齐的廊房,构成了太和门广场。广场东西廊房又称东西朝房。明代东西朝房共40间,在协和门、熙和门南北各10间,清代将朝房进深改小、间数增多,现存四处朝房各13间。明清时期外朝衙署派驻紫禁城的机关或者内外联系部门大多集中于此,是朝臣势力在紫禁城中的据点与力量宣示。东朝房在明代是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的办公场所,在清代改作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和诰敕房。西朝房在明代为会典馆,清代则为翻书房、起居注馆。两侧北端靠近三大门部分,在清朝是宫廷侍卫的办事处。

两侧朝房中间、内金水河南侧各有协和门(左顺门、会极门)和熙和门(右顺门、归极门)。两门东西对峙,面阔5间,进深2间,大门内外各1间,上为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下为青砖台基。台基高近3米,朝向广场一侧铺设长达18米、坡度极缓的砖石“礓嚓”,即锯齿形坡道,锯齿高约1厘米,锯齿间距约12厘米;两端有汉白玉护栏。协和门和熙和门礓嚓是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一对。大门两端建有顺山炕或门房,为值守人员用房。

盖耶速丁等人穿过太和门,来到了第二个院子:奉天殿(太和殿)广场。广场更加宽旷辽阔,太和门向北长宽各达200多米的宽广区域空无一物,刚刚惊叹于三大门的雄伟精美的人们,行走在空空的广场上,自觉渺小,更添敬畏皇权之心。

奉天殿广场是紫禁城的中心,也是法定的帝国行政中心。帝国权力金字塔的攀登者,跋涉至此,在形式上接近了金字塔的顶点。三大殿矗立在广场上,是法定的最高施政场所。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建在汉白玉须弥座大台基上,南北依次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台基三层重叠,俗称“三台”。此处是紫禁城中地基最厚的区域。三台人工夯层厚达16米以上,从丹墀地面算起也深达8米有余。可见在夯实地基之时,这块区域就规划为紫禁城的“重中之重”。三台加南部突出的月台,整个平面呈倒“土”字形。每层环绕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透雕栏杆、云龙翔凤望柱、排水龙头,各有1000多个。三台石阶雕有蟠龙,其中御道衬托以海浪流云。

三台冬景(郭华娟 摄)

三大殿的名字精挑细选,饱含深意。明初,三大殿名为奉天、华盖、谨身。奉天殿作为紫禁城的主殿,取奉天承运之意,宣告地上的皇帝上承天意,下牧黎民。华盖是天帝居所紫微垣中的一组星辰,共十六颗,犹如伞盖护卫在帝星上方。华盖殿是主殿身后的护卫偏殿,得名华盖,对应银河天象。谨身殿,则是命名者朱棣提醒子孙帝王谨言慎行,时刻反省。嘉靖后期三大殿重建竣工,嘉靖皇帝改名为皇极、中极、建极。极,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治国的准则。新的殿名寄托着嘉靖皇帝用宫殿申明皇权、昭告天下的雄心。嘉靖皇帝很喜欢用“极”字,还将奉天门改名皇极门,左顺门与右顺门更名为会极门与归极门。

清朝定鼎中原,万象更新,三大殿区域于顺治二年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更名。彼时的满族权贵清醒地认识到庞大的中华帝国是建立在千差万别的民族与地域之上的,成功的统治需要圆融和谐之道,对于区区百万人口的满族来说尤其要“和合天下”。“和”字取代了“极”字,三大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得名自《周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大”和“太”通假。中和殿得名自《礼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保和殿的名字也取自“保合大和”。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满人入关即高扬和合大旗,对全国的统治就成功了一半。

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烘托主角的出场。

走过五重门、四周墙、三大殿广场,明清帝国的成功者们便来到了紫禁城的中央,这里耸立着城池之中最大、最高、最重要、规制最尊的建筑——太和殿。

太和殿是皇宫的正殿,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金銮殿原为盛唐宫廷的殿名,李白诗云“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后来成为俗世荣华富贵至极的象征。

太和殿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金龙和玺彩画、面阔11间进深5间,都是最高等级的规制。建筑长64米,宽37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是现存体量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现存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的版本,相比永乐年间的规模已经大大缩减,尤其是高度仅为初建时的一半左右。现在三大殿与三台比例失调,台大殿小,大殿与台面位置不对称,从反面证明了与之搭配的大殿最初规模要比现在高大。康熙年间缩建大殿,应该主要是受限于当时的财力和巨木良材的匮乏。尤其是木材的匮乏,导致面阔从9间增加为11间,相应缩小了间距。

在重檐庑殿顶的正脊两端,安有两个高3.4米、重约4.3吨的庞然大物,也就是龙吻。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龙吻。这对龙吻是紫禁城的制高点,仅安装仪式就是一场官民云集的盛大典礼,自带主角光环。

太和殿金碧辉煌(张碧君 摄)

太和殿的四条角脊的镇瓦尖端,装饰着骑凤仙人。仙人相传是战国齐湣王,战败后为各国驱逐,走投无路之时,一只凤凰落到跟前,齐湣王飞身跨上凤凰飞升而去,绝处逢生。宫殿建筑角脊最顶端装饰仙人骑凤,期望逢凶化吉。仙人身后跟随着最高规制的10个脊兽,依次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龙象征真龙天子,狮子代表皇家威严,天马寓意上天入海、畅达四方,海马是传统的祥瑞;狎鱼为龙首鱼尾、前足有爪、后背有脊的祥瑞,能够喷水灭火;狻猊是传说之中的龙之九子之一,形似狮子,喜烟好静,吞云吐雾,是宫廷建筑和香炉的常见形象;狎鱼是传说中的海中异兽,与狻猊搭配可以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獬豸是象征公正的祥瑞,寓意施政的公平正义;斗牛是传说中的一种虬龙,牛头龙身,身有鱼鳞,尾巴类似鱼鳍,也是一种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的瑞兽;行什是一种带有翅膀的猴子,背后有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它的宝杵有降魔的功效。民间雷公的形象就是它。行什作为角兽的压阵角色,寄希望它能够降魔防雷。需要指出的是,天下行什仅此一处,只有太和殿才有资格享有这个瑞兽。这是因为角兽也是建筑规制,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只有皇宫的正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有7个、保和殿是9个,天安门上也是9个,建筑依等级减去排序靠后的角兽。

太和殿上的脊兽和骑凤仙人(郭华娟 摄)

太和殿前的宽阔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大朝会之时,臣子在丹陛之下两侧排列,“陛下”逐渐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太和殿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象征长寿的祥瑞,寄托对帝王的祝福;日晷是计时工具,嘉量是标准量器,象征皇权,只有一统天下之人才能规定天下时间与重量的标准。

太和殿的装饰繁复华贵,依然处处是最高等级规制。殿檐下簇拥着密集的斗栱,梁枋上全是和玺彩画;门窗上部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整体望去如新艳的赤红海洋中镶嵌着片片金黄,支撑着上部仿佛蓝绿色天地的檐梁。

太和殿内是一个龙的海洋。作为天子的象征,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13433条金龙盘踞在殿内各处。72根巨大的柱子支撑着大殿,中轴线上的6根柱子最为高大和突出,通体包裹近乎纯正的金箔,庞大的蟠龙就萦绕、栖息在金闪闪的大柱之上。这6根金柱又把人的目光引向大殿中轴线后方的九龙金漆宝座——它就是平凡人仰望、野心家觊觎的龙椅。

龙椅坐落在七层高台之上、七扇云龙纹髹金漆大屏风之前,椅圈上缠绕着13条金龙,椅背正中央昂首翘立着一条大龙,届时托举着人间帝王的身躯。龙椅非凡间之物,没有四条腿,而是放置在须弥底座上,须弥座通体满髹金漆,束腰处透雕双龙戏珠。龙椅周边的梁、枋上的群龙彩画,全用沥粉贴金。金箔采用深浅两色,图案效果更加鲜明。整座龙椅及其周围,组成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小世界。

宝座上方天花正中隆起一座盘龙藻井 ,藻井正中盘踞着一条巨大的金漆蟠龙,更显出“金銮殿”的华贵。金漆蟠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龙口宝珠通常由水银制成亮晶晶的圆球,称为“轩辕镜”,悬挂在龙椅宝座之上。此镜据说是华夏先祖“轩辕氏”所制,可以分辨真假天子。它就是一面“照妖镜”。历朝端坐金銮殿藻井轩辕镜之下的,都是真龙天子。但是,紫禁城太和殿的龙椅宝座并非在轩辕镜正下方,而是靠后了三米。传说1916年袁世凯篡国称帝时,在太和殿举办登基大典。袁世凯对自己的真龙天子身份颇不自信,下令将龙椅后移三米摆放。即便如此,袁世凯依然不敢端坐龙椅,而是扶立在椅旁完成了登基典礼。

盖耶速丁并不了解太和殿种种规制的深意,他的双眼完全为太和殿的地板所吸引:

它的整个地板是用大块光滑瓷砖铺成的,其色泽极似白大理石。它的面积长宽为二百或三百腕尺。地板瓷砖的接头丝毫不显偏斜弯曲,致使人们以为它是用笔画出来的。石块镶有中国的龙和凤,光泽如玉石,使人惊叹。

余晖下的云龙浮雕全景(张碧君 摄)

太和殿内用“金砖”铺地,共铺二尺见方的大金砖4718块。

紫禁城重要建筑的地面均铺墁着苏州输送的方砖,根据建筑体量的不同,方砖尺寸也不相同,有尺二、尺四、尺七、二尺、二尺二等规格。尺二砖多用于体量较小的房屋地面,尺四砖多用于普通规格殿堂,尺七至二尺二的方砖则用于重要宫殿建筑。只有这些用于重要建筑的方砖,做工精良,才被称为金砖。紫禁城铺墁金砖的建筑有: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养心殿、宁寿宫、奉先殿、太极殿、长春宫、体元殿、敬胜斋、敬怡轩、隆宗门、景运门等。

金砖的铺墁方法与普通方砖类似,但工艺更加严格考究,还增加了最为重要的“泼墨钻生”工序。将红木、黑矾、烟子等材料熬制成“黑矾水”,在其温热之时分两次泼洒或涂刷在已经铺地的金砖之上,待地面完全干透后,再倒上厚厚的桐油,将桐油灌入砖孔中,又将生石灰掺入青灰中,混合成与砖相近的颜色,再把灰撒在地面上,两三天后刮去多余的灰粉,称为“钻生”。钻生完成后,进行“烫蜡”,即将石蜡烤化后均匀地淌在砖面上,待蜡皮完全凝固后,用烤热的软布反复揉擦至光亮。最后,用软布沾香油反复擦拭地面。经过这一套泼墨钻生工艺铺墁的金砖地面,坚硬无比,滑润如玉。当然,整套工艺耗时、耗力、耗财,也就是紫禁城能够普及开来,其他人家根本无力执行如此高成本的工艺。无须计较成本的雄厚财力,加上严苛的选土、制作、铺墁工序,最终造就了光亮炫目、沉稳厚重的宫殿地面。古代工匠的勤劳智慧,完美演绎了明清皇家的尊荣与光芒。部分金砖,自铺就之日起横跨了600载,至今光洁如新。

盖耶速丁在光滑如镜的太和殿,接受了明成祖朱棣的接见,完成了外交使命:

殿内放着一个每边各为四腕尺的御座。这个御座的四围是栏杆,而且铺上黄锦缎,整个用金绣成龙凤的图像及其它中国图案。一把金椅放在御座上,其左右分排站着中国官员。那些手捧木牌的官员中,有一个人上前,跪着用中国话读一篇介绍使臣情况的奏文,其大意是说,使节来自一个遥远的国家,携带谨献给皇帝的礼物。使臣们下拜,但没有以他们的前额接触地面。然后双手高举,他们上呈国书。一个太监接过国书。永乐皇帝向使臣询问波斯国王的情况,问他们国家中谷物的贵贱。使臣回答说谷贱粮丰。

除了接见使团,缔结邦交外,太和殿的本职是政务大殿。每月定期的大朝会是太和殿创建的主要功能。皇帝在此召集群臣商议天下大政。太和殿还是重大典礼的举办地,24位皇帝的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等人生大事在此举行,拜将出征等大典也在此举行。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俗称“三节”,皇帝在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贺,并赐宴群臣。清朝科举考试的“传胪”仪式(名次公布仪式)也在太和殿举行。康熙六年的状元缪彤回忆仪式当天天气微寒,五鼓时分各位进士就跪在太和殿前等候传胪。之前官民盛传的状元是某某人,所以当传胪开始,台基上喊第一甲第一名缪彤出列时,缪彤跪在地上岿然不动。每喊一次名字,太和殿广场就奏乐一番,缪彤以为听错了,就是不敢出列。最后还是现场礼部官员看不下去了,过来强拉着缪彤出来。传胪当日,科举一甲三名可以行走御道,从午门中道出宫。这是皇权对科举才俊的特恩,也是全天下读书人梦境中的高光时刻。

由于太和殿的职能并非常设事务,在600年中的绝大多数光阴,太和殿的大门每年开闭次数屈指可数。

太和殿的最后一次人群云集的盛大典礼是1945年的10月10日,十万多人拥挤在太和殿、午门一带,人群汹涌前来观看抗战受降仪式。中国军民当日在太和殿前台接受了华北日军的投降。全面抗战爆发于北京城郊,又在列祖列宗的注目之下迎来了最终的全胜。

太和殿之后、三台腰部是正方形的中和殿,面阔开间各3间,四周出廊各1间。中和殿单檐四角攒尖顶,铜胎鎏金宝顶,四面无墙只有隔扇,殿中设有皇帝宝座。它是明清帝王参加重大典礼前的暂歇和整理场所。比如,太和殿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接受锦衣卫、内务府、太监等执事官员的朝拜——大典开始后,这些官员将不能参加跪拜。又比如,皇帝亲祭前一日,也在中和殿预览祝文,查验贡品、用具等。

三台后部是外朝最后一座大殿——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从地平面到宫殿正脊高29.5米,殿中设雕镂金漆宝座。

保和殿最著名的是殿后下台基的御路中间那一整块艾叶青石,重300多吨,是宫内最大的石材。巨石上雕9条云龙和云海等图案,规模巨大且图案生动,堪称国宝。保和殿在明朝是皇帝大典前的更衣处,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也在保和殿受贺。在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于保和殿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高官;每年岁末,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及世袭官职人员的黄册,相当于帝国世袭名单的年度整理。乾隆后期开始,科举殿试从太和殿转移到保和殿举行,顶尖的读书种子们在此排定最后的科举名次。此外,清朝前期因为寝宫毁于大火,皇帝以保和殿为寝宫。顺治皇帝住在于保和殿基础上重修的“位育宫”,一住十年;康熙皇帝将位育宫改名“清宁宫”,居住了八年,其间因为三大殿重修迁居过武英殿,后三宫重建完成后才入住正式寝宫乾清宫。

保和殿另一项重要功能是接受玉牒。玉牒是皇族的族谱。清朝平均每十年编修一次族谱。修成后,皇帝驾临保和殿接受、审阅玉牒,再前往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的庆贺。清朝玉牒分皇帝、宗室(直系)、觉罗(旁系)三类编修,藏于皇史宬,是现存最完整的皇族族谱,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家谱。

交泰殿内景,一共陈设着25方皇帝印玺(孙珊珊 摄)

三大殿外匾额,形如大斗,称为“斗匾”。清代的斗匾比明代多出了一排满文。民国时期,紫禁城前朝和端门的斗匾去除了满文,原有的汉字移到中间位置,其他地方依旧满汉双语。明代的匾额和对联,已经没有实物遗存,也没有文献佐证。现存最早的宫殿匾额,是顺治皇帝给乾清宫题写的“正大光明”匾。之后,康熙皇帝给交泰殿题写了“无为”匾,为乾清宫题写“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于厥躬”对联。

前朝的三大殿殿内,到乾隆皇帝时期都没有匾联。这给“书法大家”乾隆皇帝提供了宽广的创作空间。乾隆皇帝为太和殿题写了匾额“建极绥猷”,寓意天子既要顺应上天,建立人间的公正法则,又要安抚民众,建立清明世界。一年中只有冬至日,阳光正好反射到“建极绥猷”匾额上。太和殿楹联是:

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

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宁。

中和殿的匾额是“允执厥中”,传说为三代圣君传授的心法,意为追求中正之道,既是中国人追的为人处世道理,也是统治者应该奉行的法则。中和殿楹联是:

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

用敷五福而锡极,彰厥有常。

乾隆皇帝为保和殿御题匾额为“皇建有极”,提醒统治者不能为所欲为,要遵循普适性法则。保和殿楹联为:

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

天心降鉴,惟万方臣庶当思容保无疆。

至此,三大殿的匾联配置完备,一直悬挂至今。这些取材四书五经的匾联,标志着经过一百年的演变,儒家政治理念已经深入爱新觉罗家族的内心。孔老夫子的仁义之道,通过工整精致的文字,穿透两千多年的尘埃,宣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在帝国的核心政治地位。

三大殿建筑群南北深437米,东西宽234米,占地面积约8.5万平方米,约占紫禁城总面积的12%,是宫城内最大的庭院。前方太和门广场占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两者合计共12万平方米,约占紫禁城总面积的1/6。

三大殿东北段廊房(廊房之间有厚墙相隔),是清朝的皇家仓库(郭华娟 摄)

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可以容纳一两万人朝会。大朝会之日,广场东西两侧,陈设着旌旗、伞盖等卤簿仪仗;广场砌嵌两行白石块,每隔3尺左右砌嵌一块1尺见方的白石,叫仪仗墩。仪仗人员就站班在仪仗墩上。

广场东西两侧各有廊房33间,主要用作存放皮革、瓷器、金银、茶叶和衣服等的仓库。东庑有四座库房:缎库,收发皇家的龙蟒缎匹、绸绢、布匹、棉花等物品;甲库,收贮盔甲、枪刀、旗囊、器械等物品;北鞍库,存放御用鞍辔、伞盖、帐房、凉棚等物品;南鞍库,存放官用鞍辔、皮张、雨缨、绦带等。西庑有五座库房:银库,收存金银、珠玉、珊瑚、琥珀等;皮库,收存狐皮、貂皮等皮张及羽缎、象牙、犀角等;瓷库,收存金银器皿及古铜、珐琅、官窑瓷器等;衣库,清代收存侍卫处领用的毛皮和朝服、蟒袍,女官领用的蟒袍、褂裙,萨满祭祀领用貂褂等衣物;茶库,收存人参、茶叶、香纸、绒线、红缨、颜料等物品。仓储区域最怕火灾,恰恰火魔多次光临该区域。最后一起大火爆发于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深夜。贞度门守夜官兵将油灯挂在檐柱上后睡熟,油灯烧着墙柱,加上当夜风大,火势一发不可收拾,蔓延到附近连接的诸多库房,两天之后才被扑灭。贞度、太和、昭德三门及附近库房化为灰烬。当时为光绪皇帝大婚预备的服饰、礼器等毁于一旦,库存诸多珍宝也化为焦土,损失惨重,且直接影响了光绪大婚。最后是能工巧匠用彩纸扎了一个几可乱真的太和殿三大门,才勉强保障了大婚举行。

太和殿广场东西廊房正中位置有文武双楼,文东武西。东侧的文楼面西而立,嘉靖年间改称文昭阁,清初定名体仁阁。康熙皇帝曾在体仁阁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延揽人才、安抚人心;乾隆朝以后体仁阁成为内务府的缎库。体仁阁黄色琉璃瓦庑殿顶,上下两层,两层之间设腰檐;下层面阔9间,进深3间,高25米,底部为高大的青砖崇基。西侧的武楼,面东而立,中间改名武成阁,清初定名弘义阁。这里是清代内务府的银库,宫廷筵宴所用金银器皿收存此处。作为太和殿的两厢配殿,弘义阁与体仁阁完全对称,建筑规制相同。二阁高度相当于太和殿的7/10,体量和规制都高于四周廊庑的其他建筑。

永乐年间紫禁城初建时,太和殿两侧及东西廊庑都是连绵不绝的廊房。这些木结构房屋成为历次火灾的牺牲品。清朝将部分廊房改为厚墙,人为隔断了火势蔓延,降低了火患。

三大殿广场的四周廊庑四角,各建有一座“崇楼”,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封闭幽暗,也是清代内务府的库房。崇字本意是高,崇楼规划之初是瞭望楼,警戒三大殿区域。

在四座崇楼框定的区域内,有殿宇式大门九座。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崇基底部,二十四气石栏柱头,黄琉璃瓦歇山顶,大门的两山设顺山炕或门房。九门分别是太和门、昭德门、贞度门三座正门,太和殿左右的中左门、中右门两座侧门,保和殿的后左门、后右门两座侧门,以及体仁阁北侧的左翼门和弘义阁北侧的右翼门。除左右翼门外,其他三组门户将前朝划分为三进院落,南为太和门广场,中为太和殿广场,北为中和殿、保和殿庭院,三大殿通过中左门、中右门相通。由于东西廊庑整齐划一,加上三台地跨两院、居中高耸,且三大殿大小高低错落,几乎没有两进院落的视觉感。三大殿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盖耶速丁在朝觐之后的一个夜晚,参加了在新落成的宏伟宫殿的盛宴:

那天晚上,在那座大城中,每人都用火炬、蜡和灯把屋舍和店铺照得通亮,使你以为太阳已经升起。当晚寒气大减。来自契丹、吐蕃、女真和沿海各地的十余万人涌入了紫禁城。还有一支二十万人的队伍,手拿刀、锤、戟、枪、杖、矛、战斧和其他武器,守在宫苑四处。约有两千人手里拿着五颜六色和各种形状的中国扇子,每把有一张盾大小,挂在他们肩上。演员和童子表演更新的节目,他们穿戴着无法详细描写的衣袍和冠冕。要恰当描述那座宫殿也非笔墨所能办到。这个盛会一直延续到日中祈祷结束。

崇楼(郭华娟 摄) rwLdaba5Vx6pu+WYcPSE+gFqAQb2vYdD9ZFfdY/dTxKDrWlBAdebyfCs3LN4/FH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