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无人驾驶汽车

尽管汽车的出现帮助人们实现了快速移动和自由旅行,然而,由于汽车是需要人来驾驶的,因此也在桎梏着人的自由。在汽车出现以后,司机便成了一种职业,由于汽车驾驶的复杂性和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世界各国都要求汽车驾驶员必须通过种种考试才能驾驶汽车上路。汽车的操控系统由油门、转向机(方向盘)、刹车、驻车等组成,驾驶员需要时刻观察汽车周围以及前进方向上的路况,并根据路况做出加减速或停车等操作。对自驾出游的旅行者而言,长途驾车对生理和心理都是一种挑战,绝大多数人并不会享受这样的感觉。

事实上,驾驶员本身已经是汽车行驶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很多交通事故的出现,正是驾驶员这个“部件”所导致的。例如,驾驶员对速度的判断、对距离的判断会出现错误,或者是对紧急情况反应迟钝,或者因为困倦不堪而打盹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尽管交通法规已经明令禁止驾驶途中使用手机,但很多驾驶员实际上在驾车的过程中仍然会使用手机。这些问题是导致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自动控制技术日益成熟,加上图像识别、声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自然而然想到了研发不需要人来驾驶的汽车。于是,无人驾驶汽车就应运而生。

自从谷歌公司正式对外宣布研制无人驾驶(又叫自动驾驶)汽车以来,无人驾驶汽车就成为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最大场景。在此之前,人们已对无人驾驶汽车做过很多研究。现代意义上的第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应该是20世纪80年代由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机器人研究中心研制的,名字叫作Navlab。1986年制造的第一辆Navlab汽车,安装了3台Sun工作站(计算机)、1台卡内基·梅隆大学自行研制的WARP并行计算阵列、1部GPS信号接收器以及其他相关的硬件单元。不过,限于当时的软硬件条件,这辆自动驾驶汽车的最高时速只能达到32千米。在我国,早在1987年,国防科技大学就研制出了一辆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虽然非常小,但已基本具备了无人驾驶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2003年,国防科技大学和一汽集团联合改装了一辆红旗轿车,使其具备无人驾驶的能力,该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30千米。2011年,改进后的自动驾驶红旗轿车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的公路测试,总里程286千米,其中人工干预驾驶的里程仅为2 240米。尽管在实际测试过程中,自动驾驶的效果还远未达到人们的期望,但是人们在无人驾驶汽车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4.8]

本书并不是要深入介绍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读者如果对此感兴趣,可以寻找相关书籍进行阅读。2009年,谷歌公司正式成立了自动驾驶汽车项目部。2012年5月,谷歌自动驾驶汽车正式获得了美国内华达州车辆管理所(DMV)颁发的执照,这也是美国历史上为自动驾驶汽车颁发的第一张执照。此后,美国有多个州已经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路面上进行测试。

无人驾驶汽车给了我们太多的想象空间,研究者已经对于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技术给人们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做了很多研究。例如对城市交通而言,自动驾驶技术成为了城市交通迈向智慧化的一个基础,可以极大缓解城市中日益拥挤不堪的交通状况。那么,对于旅行者而言,无人驾驶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体验改变呢? GGkuGByicX6ocSDeY7JNmRS6D5TRFrbPr1X8QBgK8C1CsFJ0a+WMcAkjvxZtii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