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城市里的共享单车

在谈论自行车时,共享单车是我们不得不提及的一个话题。就在我开始写这节内容的当天上午,我从自己所在的公司办公楼楼下骑了共享单车到大约一千米之外的另外一栋办公楼去参加一个会议,这让我切身感受到共享单车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当然,本书的主题是科技改变旅行,共享单车也许改变了城市人的出行方式,但是这跟旅行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我们必须注意到,很多的旅行者并非走向绿树成荫、青草遍地的大自然,而是走向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城市。当一个旅行者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时,共享单车就能帮助他在这个城市中自在旅行。如果借用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的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话,也许我们可以说:“骑车才能体会一个城市的精华所在。”

我写这节关于共享单车的内容时,正是夏末秋初的季节,上海天气的炎热已经渐渐得到缓解,偶尔还能感受到丝丝凉风,上海的天空有时会出现难得的蓝天白云,而且白云并非安静地待着,而是缓缓地在空中飘移。这个时节,共享单车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分属各家公司的黄色的、橘色的、蓝色的共享单车停在路边,看上去花花绿绿一大片。像所有处于创业阶段的互联网企业一样,共享单车运营商正在靠贴钱让用户使用的烧钱方式来获取用户。按照市场竞争规律,这些共享单车运营商最终会有一家胜出,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由于不知道未来谁会是最终的赢家,因此,在这本书中,我们也不去提这些公司的名字了,毕竟我们关注的重点不是商业模式,而是共享单车中的科技。我们关注的是科技如何改变了旅行者在城市中的自在骑行。

实际上,对于上海这座城市而言,共享单车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大约在2007年,上海的一些地方就有了共享单车。当时的使用方法是:使用者需要到相关管理部门缴纳一笔押金,并留下身份证件的信息,然后会拿到一张卡片,这张卡片可以从停车点刷卡取车。当骑行结束之后,需要找到指定的停车点,将单车重新锁到特定的柱子上。可以看到,这种方式和目前的方式的显著区别在于,目前的共享单车是随意在路边停放的,并没有固定的停放地点,单车自身带有车锁,而并非锁在特定的柱子上,同时使用者并不需要到运营公司指定的地方进行登记,而是通过手机来完成所有操作。也正因为这些差别,以前的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式由于不便,并未能让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

随着一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加上创业者的聪明才智,共享单车进行了革命性的改进,最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在这里,我们以某一款橘红色的共享单车为观察对象,来简要讨论一下是哪些科技成就了共享单车。

首先必须提到的是互联网。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互联网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总结出了“互联网思维”,并用它来修正过去那些陈旧的、被惯性束缚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是这个社会承载信息流动的基础设施,在本书后面的内容中,我们还会看到很多互联网给旅行带来改变的例子。在这款橘红色的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中,骑行者必须有一部能够上网的手机,并且下载安装橘红色共享单车运营者的一款应用程序,这款程序负责将骑行者和共享单车联系起来。骑行者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可以查看附近有没有可以使用的共享单车,并且可以定位哪辆车离自己是最近的。

其次要提到的是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IoT)。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这些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3.7] 这个定义看起来比较专业化,如果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的话,就是在一些物体上安装专门的传感器设备,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特有的信号和互联网相连。这类信号包括物品的地理位置、运动速度、温度、状态等信息。这就实现了人和物体之间的连接,即人通过联网的应用程序可以“感知”到远端的物体。在那款橘红色共享单车上就安装了一枚集成的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可以根据GPS信号来获得自己的地理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到一台服务器上。骑行者的手机通过应用程序连接这台服务器,就可以获得单车所在的地理位置。结合手机自身的地理位置定位功能,就可以在内嵌于应用程序的地图上标注出骑行者自己的位置以及附近共享单车的位置,并且为骑行者找出离他最近的一辆车在哪里。这项技术为骑行者打造了非常好的使用体验:打开手机就能看到附近的共享单车的位置,并且知道哪辆车离自己最近。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是物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的特点是使用蜂窝网络,就是通常人们使用的移动电话网络,并且消耗的带宽在180kHz之内,也就是说这项技术可以通过移动电话使用的网络来快速传输少量的数据。NB-IoT的兴起,是因为人们发现,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量并不大,如位置信息、状态信息等,只需要传输几KB的数据量就可以了,而且正因为如此,传感器的电量消耗也就非常低。事实上,人们发现在绝大多数的物联网应用场景中,尤其对于移动的一些物体,并不需要传输数据量非常大的视频、图片之类的信息。在共享单车的案例中,NB-IoT芯片只需要向服务器提交描述位置信息的一串字符就可以了,大量的数据处理是在服务器端和骑行者的手机端进行的。

此外,还需要说一说智能车锁。智能锁的应用有着非常好的前景,在旅行行业也正在逐步得到应用,例如在后面的相关章节中我们会讲到智能门锁在酒店、民宿中的应用。对于这款橘红色的共享单车来说,智能车锁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件。智能车锁的开关状态是骑行者开始骑车和骑车结束的判断依据,这两个状态的获取非常重要,因为这涉及核心的计费业务。当一名骑行者到达共享单车旁边后,他打开手机上的共享单车应用,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由此获得了该辆单车的代号并将该代号传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到这个信息后,检查是否要为旅客开锁,确定要开锁后,服务器通过蜂窝网络给NB-IoT芯片下发开锁指令,NB-IoT芯片收到开锁指令后,触发车锁上的开锁装置将车锁打开,骑行者就可以把车骑走了。当骑行者到达目的地后,将车锁锁上,NB-IoT芯片获知车锁已经锁上的信息,将此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进行扣款等操作,并在骑行者的手机端进行信息显示。在这样的骑行体验中,智能车锁集成了NB-IoT芯片、开锁驱动装置等部件,为骑行者提供了非常流畅的体验,而这个集成能力也成为了共享单车的一项核心技术能力。

在1790年的法国,当西夫拉克研制出第一辆木制的自行车,用脚蹬地的方式进行骑行时,他绝对想不到有一天,人们可以随时在街边找到一辆并不属于自己的自行车,随意骑行。在这个漫长的自行车进化过程中,自行车的主要技术改进都在于车本身,改进的核心目标是提高车体的质量,以及改善骑行的舒适性。直到共享单车模式的出现,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使用自行车的方式。 P3YuVPhRZqQqst+z6vqh8n7JUvc+fdUqAO4CVR/YzfRtk5xaN3i0SuI6PZzLF1a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