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滑动到滚动

今天来看,轮子实在是一个太普通不过的物件了。正如我们现在在书本上写的字,当我们文思泉涌时,信手写来,洋洋洒洒,然而文字的形成却是那么神秘而伟大,以至于我们现在只能用“仓颉造字”等传说来说明汉字是如何产生的。

如今走在路上,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轮子承载着人或者货物,人们往往习以为常,自然没有人会去想这个圆形的东西是怎么出现的。

那么,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时,人们到底是如何有意识地去创造轮子的呢?一些研究古代史的学者确实去探究过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获得确切的结论。从现在所能搜集到的信息来看,轮子的发明人已经完全不可考。汉字尚有仓颉造字说,轮子却已经没有任何与个人有关的记录了。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有那么一个人会在某一个平常的日子,也许就在劳累一天之后,在看着夕阳西下的刹那,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第二天,轮子的雏形就出现在了人类的历史上。 [2.2]

这应该是一名苏美尔人,也许是一位男士。他有太多的苦力活儿要做,每天要把很多重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外一个地方,他和伙伴们常常费力地拖着或推着这些重物。在漫长的劳作过程中,包括这位男士在内的苏美尔人开始有了“摩擦”的概念。关于这个词,他们自然没有今天一样完备的定义,只是模模糊糊地感觉到有一股难以克服的力量在阻碍着他们挪动地上的重物,这股神秘的力量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滑动摩擦力。然后,就在那一天看圆形的红色夕阳缓缓西落时,这个苏美尔男人突然意识到,如果把重物放到圆木上滚动的话,可能要省力得多,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第二天,他便召集伙伴们进行了试验。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在那些重物下面垫上几根圆形的木头之后,推动起来确实轻松多了。以前两三个人都难以撼动的巨石,现在一个人就能轻松推动。这个苏美尔男人没有意识到,他已经领悟到了滚动摩擦要比滑动摩擦的阻力小很多这个原理。

在一大块重物下面垫上圆形的木头的方法确实奏效了。但是很快,苏美尔人发现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搬运体积很大的东西。如果需要搬运体积很小的一大堆东西时,就没办法在这些东西下面垫上木头了。这时,一个聪明的伙伴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做一个可以摆放这些体积小的物件的平板,然后在这个平板下面垫上圆形木头,就可以把这些小物件一起进行搬运了。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们发现平板上的东西在搬运过程中容易掉下来,于是就把平板框起来,制成一个盛物框。

尽管从滑动到滚动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他们设计了类似于现在的货车车兜的装置,但是在一根或几根圆形木头上滚动还是有着诸多限制。其中,在滚动过程中盛物框容易左右摆动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知道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多长时间,但在某一天,又是那个聪明的苏美尔男人又有了新的办法。他用工具把圆木削成中间细、两头粗的样子。中间细的部分的宽度和“车兜”的宽度差不多,这样就可以把盛物框架到圆木的中间细部上面,这样,在圆木滚动时,盛物框就不会再左右摆动了。

这个如“哑铃”般的装置已经很像一根轴和两个轮子的样子,只是这根轴和两边的两个轮子是连为一体的。在这个阶段,最困扰这些苏美尔人的问题是这根削过的圆木不能连续滚动。为了把盛物框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外一个地方,他们必须至少准备两个“哑铃”,交替放在盛物框的下面才能连续往前滚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这根“轴”用绳子绑在盛物框的下方,既可以使得圆木能够滚动,又可以把盛物框和“轴”的相对位置固定住,这样就实现了连续滚动。在这次改进之后,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例如,绑“轴”的绳子很容易就磨断了。此外,一旦“轴”部断了,那么整个“哑铃”也就不能再使用了。

那时候的聪明人真不少。没过多久,另外一个人就提出把“哑铃”的“轴”和两侧的“轮”分开的方案。他把两边的“轮”锯下来,并在中间钻了孔,把“轴”部完全固定在盛物框的下方,然后再把带孔的“轮”部分别套到轴的两端。这种轴和轮分开的方式,使得轴和轮变成了独立的零件,一根轴断了就换一根,而哪个轮子坏了就换哪个轮子。这个不知名的苏美尔人不知道,他的这项改进使得真正意义上的轮子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上。尽管后来的人们对轮子进行过很多改造(例如加了V型轮辐),但这种轴和轮子的架构却非常稳定,在往后五千年的人类发展史中一直延续了下来,并且成为车的一个基本部件。 6MebwGx/nwY/VTQkfV+sjzCNtEHc6E+Itv3hfy3/NNsjyQLxoRuAPqzHg6RA3vJ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