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微信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地球上估值最高的公司之一,是Google。它的核心商业价值是什么?或者说,Google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什么?Google这家以搜索引擎为核心的公司,它的商业模式最震撼的地方在于:

通过关键词搜索技术,它把互联网上的每一篇文章中的几乎每个关键词都变成了它的广告牌。

于是,Google是地球上最大的广告公司。

中国有一家公司,也是广告公司,肯定没有Google那么大,但也绝对不小——分众。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截至2018年,分众在全国大约500万部电梯里占据了一个其实并不算太大的份额,不到10%——也就是说,占据了差不多50万部电梯。它在这50万部电梯里都装上了一个屏幕,用来播放广告。截至2018年年底,分众账上的现金超过60亿,一年的净利润也超过60亿,市值大约1500亿,市净率高达18左右。

当然,这些都跟平民没关系——因为平民基本上是做不出上市公司的;若是真的做出了一个上市公司,那么也就不再是平民了吧。然而,这两家公司背后的思路,其实对平民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尤其是有微信号的平民。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平民要比非中国的平民实在是幸运太多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微信给你——不仅给你,事实上是给每一个用户——提供了一个竟然是免费的却又可以长期打造、长期积累的“屏幕”(或者准确地讲,“广告屏幕”)。

——那就是你每天可能看,也每天可能发的 友圈

微信为你提供的 朋友圈 这块“屏幕”,可比你平日里在写字楼的电梯间里甚至洗手间里见到的那些屏幕或者海报框架强太多了!这块“屏幕”上可以显示的东西,不仅可以有视频,也可以有图片或文字或者它们的组合,甚至还可以有超链接——电梯里、洗手间里那些傻乎乎的屏幕如何与之相比?广告主们傻乎乎地在视频或者海报上添加上了二维码——可问题在于,电梯里永远信号不好,所以,人们即便是真想去扫那二维码也经常是最终不得不放弃。

更为关键的是,在微信朋友圈这块“屏幕”上,人们还可以互动!可以点赞、可以留言。点赞甚至还有 传播效果 ——要是从互动与传播的效果来看,别说分众放在电梯里的屏幕了,就算是Google也望尘莫及。

2020年上半年,微信又推出了一个新功能: 信视频号 ——瞬间,你又多了一块“屏幕”,并且是更大的屏幕,比朋友圈大不知道多少倍的屏幕。在此之前,你发个朋友圈,那消息只能被你的微信通讯录中的好友看到,现在,微信视频号这块新的“屏幕”就不一样了,它的展露,不再局限于你的微信通讯录好友——算法会根据你的短视频内容质量、观众的反馈,将其不断地对外扩展传播,从你的一度人脉推荐到二度人脉、三度人脉……甚至六度人脉。若是真的被推荐到六度人脉,理论上来看,你的内容已经“触达了整个世界”!

如果你意识到了微信已然吞噬了整个世界,微信就是互联网本网;与此同时,你也意识到了微信就是个经济世界,是个商业平台,那么,我猜:

你应该已经意识到了微信为你提供的这些“屏幕”的长期商业价值。

在接下来的一小段时间里(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是2020年7月份),如果微信再发布一个 直播功能 的话,我们完全不会有任何意外的感觉,因为这再自然不过了。并且,你也不会像别人那样去理解直播功能,你会完全是出自本能地想到另外一个与他人不太一样的理解:

这又是微信向我提供的另外一个更大更有用的“屏幕”。

你看,如果我能改变你的认知,我就能改变你的行为;如果我竟然可以改变你的行为,那么很可能最终我就事实上改变了你的命运。如果李笑来竟然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那么,某种意义上李笑来就真的改变了这个世界。

偶尔,我会因为手中有太多的事情而不能参加朋友聚会。这样的时候,我老婆会替我出席。这样的时候,朋友们会问,“哎,你家老李呢?”她就会笑嘻嘻地回应说,“哈哈,我家老李改变世界呢!”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有那么强的喜剧效果,每次大家都被它逗得人仰马翻。到最后,这个“段子”甚至进化成了反问句,“你家老李又改变世界去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年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现在我身边的朋友都真的知道了,李笑来说自己正在改变世界,其实是相当认真的,后来也的确是真的。

来,让我们回头整理一下:

● 朋友圈>平面媒体

● 视频号>微型电视台

● 直播号>电视购物栏目

你看,有些人的脑回路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样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在他们脑子里,都有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另外一个东西——在普通人眼里没有任何商业价值,在他们眼里,不仅有价值,甚至还有长期价值。这还用问嘛!这样的“屏幕”怎么可能没有长期价值呢?怎么可能不值得长期投入呢?

你再想想,如若没有人如此认真提醒,是不是有很多人就完全没有想到过原来微信竟然为平民提供了这么多屏幕,这么好、这么丰富的商业资源?甚至,这事儿显得有点诡异,因为微信自己一直就没有刻意说明,也不太像是“有意而为之”,于是从来都是“你自己琢磨去吧爱懂不懂”的态度。于是,真的有很多人明明身处金山却并不自知,所以非要外出花钱学个什么新技术然后再找个工作去挖铁矿。

接下来,你只能开动脑筋了。你要去琢磨究竟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么多这么好的“屏幕”,去琢磨如何才能“身在福中善用福”,不是吗?不知者不怪,可若是明明知道了还能做到“岿然不动”,那可还真的需要很强的定力呢!基本上,我不相信你能做到。

很多时候,真的不是我们不努力,不是我们不勤奋,也不是我们不聪明,甚至不是我们不动脑,更不是我们没有脑子……只不过是我们“没看到”而已。一旦看到了,脑子就会懂;脑子开始动并且不停地动,人就会变聪明;人变聪明了,就会开始琢磨;开始琢磨了,就不可能不行动;开始行动了,就不可能不改变……就这么简单——所有的一切,“开眼”都是起点。所以古人总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为什么竟然更有效啊?因为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必然反复经历“开眼”,即,所谓的“长见识”。 fOYbe9z3LqbxeBSMf57JPwidOmCcrBWD4u9LOasa30ViaFVHF+dsbS1JRwe7DRt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