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1 研究内容

第1章通过整理国内外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现状,总结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争议、成因、传染机制、评估、监管方面的最新研究前沿与成果,总体上掌握国内外关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状况,分析现阶段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探究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研究意义,引出本书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目标。

第2章从系统性风险本质出发,结合系统性风险导致的结果、溢出效应以及风险传播过程定义了系统性风险;从保险系统性事件、保险系统性时间以及保险系统性危机角度界定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据系统性风险特征区分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主导因素(保险业的规模、互联性、可替代性以及损失传递的速度)和贡献因素(杠杆率、流动性风险、复杂性以及政府政策法规),并融合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特征与中国具体情况,初步探究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潜在隐患;结合国际监管最新前沿动态推演定义了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此外,为了进一步厘清系统性风险、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三者间的关联与区别,从起因、传染以及影响机制等方面对三者进行了比较;更进一步,运用精炼的语句与基本模型介绍了本书研究中涉及的基础理论,为研究的后续推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第3章首先通过透视实践中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性,以历史上金融危机对国际、国内保险业的影响为核心,一方面围绕不同类型保险公司(不涉及银行业务的保险公司、银保联合集团以及批发银行业务的保险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探究保险业在危机中所面临的冲击;另一方面总结历史上的重大保险危机,探究危机对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影响以及它们由此承担的责任,找出导致此类危机的影响机制,总结危机对保险市场的影响,分析危机的结构性变化,厘清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存在的潜在原因与表现。其次从保险业脆弱性这个维度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性进行理论推演。保险业脆弱性是保险市场(公司)趋于高风险、存在内生危机的状态。本章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税收不对称性、合约(合同)的不完全性以及宏观金融冲击与保险业脆弱性的内生机制分析,论证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性。

第4章从内生金融不稳定与外生环境冲击两个维度探析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根源。内生金融不稳定理论强调系统性风险的内生性,从系统性风险的内在来源探究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根源。一方面,通过保险业务本质厘清其与系统性风险的内在联系,沿着从风险事件到风险传染再到形成系统性风险的过程来确定保险业务的系统重要性这一思路,围绕保险主营涉及的投资管理业务、巨灾业务、寿险业务、再保险业务以及信用业务确定了保险系统重要性业务;另一方面,保险不良资产在经营环境不确定性这个维度也将增加保险体系的脆弱性。保险不良资产通过影响保险系统内的供给和需求,在影响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改变其他保险机构的经营决策和效率,增加流动性供求关系与价格信号的不确定性,最终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来源之一。对于外生环境冲击,则从保险危机这个视角进一步推进了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的思考,探究共谋、利率、侵权与保险危机的关系,论证外生环境冲击导致的保险业危机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联。

第5章围绕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接触性传染与非接触性传染渠道两个维度衡量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传染机制,具体通过探究银行传染渠道、再保险传染渠道、金融市场传染渠道以及其他非接触性传染渠道实现厘清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传染机制的目标。首先,重点探究了接触性传染渠道中的银保关联传染渠道,从理论上分析银行与保险的不同系统重要性特征,构建银保关联的直接与间接传染渠道;实证测算了银行业和保险业的静态和动态(整体和极端)关联度,探究保险业和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重要性及其敏感度,厘清保险业与银行业关联的内外作用机制,度量银保行业间的溢出效应。其次,重点分析了接触性传染渠道中的再保险关联渠道,围绕再保险业务本质总结其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并从影子保险业务安排探寻了影子保险的业务特点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统计保险公司对再保险公司的依赖度,评估我国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关联度。最后,探究了接触性传染渠道中的金融市场以及保险、证券、金融服务集团内的保险公司、保险机构重组与并购以及金融恐慌导致的非接触性传染渠道。

第6章集中研究通过度量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敞口与贡献,识别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保险公司,评估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敞口是金融市场发生风险危机时,单个金融机构的资本缺口;系统性风险贡献衡量单个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风险的贡献度。本章分别以边际预期缺口(MES)、单个金融机构的预期资本需求缺口(SRISK)以及条件在险价值(ΔCoVaR)三种模型为基础,选择样本保险公司以及金融行业的每日股票市场数据,估计样本公司的系统性风险敞口与贡献。一方面,从系统性风险敞口与贡献度衡量中国保险业的系统性风险,实现了多角度评估,增强了评估结果的客观可信度;另一方面,通过面板模型实证识别影响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并结合BP神经网络模拟非上市保险公司的系统性风险。总体而言,本章从上市保险公司和非上市保险公司两个方面对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第7章探究了现有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的改革与实践。首先阐述了系统性风险金融改革面临的挑战,包括监管体系应如何构建、审慎监管与消费者监管是否应该分开、系统性风险监管应该由哪个机构负责以及包含哪些权力、跨境金融服务和交易应如何监管等。其次围绕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政策实例,结合金融监管改革面临的挑战,评估了各国的改革方案,认为造成主要国家在金融监管改革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有政治因素、监管环境因素以及金融监管改革挑战。再次在总结主要国家应对金融改革挑战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区分金融监管框架改革模式,并以此为中国金融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最后在总结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比国际系统性风险监管实践,结合最新监管趋势,提出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新方向——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引发后续对中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对策思路的思考。

第8章研究中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对策思路。首先,从我国保险业监管现状、保险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主要做法以及趋势论证中国加强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必要性。其次,围绕金融监管改革必须应对的四大挑战以及宏观审慎监管要素,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视角实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规划,在金融监管框架内进行合作和有效协调的前提下,提出中国保险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想。再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框架、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构建“双重触发因子”资本要求。再其次,更为具体地结合美国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SRR),提出搭建中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的构想。最后,通过制度安排,提出了未来加强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建议。

第9章总结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wAW018URuUCbweVzaMmXyw1LaMf1E7+ZBSdS4reLQBGPUgva1Iy0df3dMYvfz61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