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大学新生适应性困难的原因

一种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可能是单一的,大学新生适应性困难也不例外。中小学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家庭对孩子的适应能力培养不足以及新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是其中最主要的几个原因。

一、中小学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部分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不足,导致其出现对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心理的适应性问题,这与中小学的培养不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学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严重地偏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升学率的压力下,选择性地讲授教学内容,以应试技巧为主;学生在升学的压力和学校教学内容的安排下以及教师的引导下,自然而然也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其他的内容既然与实现目标关系不大,要么就变成了补充,要么就被直接放弃,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学校变成考试培训基地。在这种理念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就显得无足轻重。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很少主动参与其中,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就被消磨了,学习兴趣也降低了。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更多是“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只关注学习内容本身而忽视学习方法的培养,只让学生“学会”而不是让学生“会学”。最后,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知识和能力虽然是密切相关的,但又不是完全等同的两个概念,中小学的这种“知识本位”理念让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综合分析、实际运用的能力,让他们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

(二)对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在“分数就是王道”的中小学教育理念中,学生的学习科目也被人为地贴上了主科和非主科的标签。主科就是那些升学需要测试的科目,如英语、语文、数学等;而与学生生活能力提升密切相关的劳动技术课、体育课等都属于非主科。非主科的命运就是哪个主科需要,就为哪个主科牺牲,尤其是在初三、高三两年,可能一周一次的体育课,就会根据学校所谓的教学需要,全部分配给了不同的主科 。另外,部分学生的中小学都离家较近,家长和学校考虑到学生生活能够被更好地照顾,可以更加专注于学习,也鼓励学生走读,因此有部分学生在中小学没有集体住宿的经历,导致大学的生活适应能力较差。同时,这一点也让学生无须操心自己的生活费应该如何合理安排,学校也没有开设理财相关的课程,但是到大学后,学生的生活费一般都是按月从父母处获取,毫无理财观念的他们突然要对一笔不小的经费进行合理的运用,也有一定难度。

(三)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目前中小学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要么就是完全没有相应的引导,要么就是流于表面,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和分享。具体的表现就是,目前中小学普遍采取的是以思想品德课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但同属于非主科,常常不被重视,甚至课程时间被占用;或者授课方式单一,采取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育,教育效果不明显,同时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笔者了解到,不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都是曾经在初中、高中发生过人际关系矛盾甚至是危机,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

(四)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的青春叛逆期,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在这个阶段他们往往也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和教育。部分中小学完全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方面就没有保障。部分中小学的相关工作流于形式,虽然设置了心理咨询室等,但是没有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或者是让没有资质的教师兼任。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本不仅仅是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办法的传授,而是要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有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部分中小学教师并没有受过相应的训练,自然也做不到这一点,有的甚至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隐患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

随着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越来越突出,该问题也受到了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大部分高校都是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来解决该问题。尽管新生入学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各种限制,也存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一)对新生的专业教育效果不突出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大学一年级都是开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基础课,而专业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较少,那么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和了解则主要来自入学教育中的专业教育。大学教育与初中、高中教育的不同之一就是大学教育开始有了学科专业的区分,但是部分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并不了解各科专业,到了大学后对专业学习要求、主要课程、以后的就业方向都不清楚,难免迷茫,没有学习的目标和方向。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存在偏见,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动机。目前高校入学教育中的专业教育部分,时间短、内容设计不够科学、教学形式单一等,都造成了教学效果不突出,未能解决学生关于专业学习的困惑问题。

(二)对新生独立生活的引导和帮助不够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辅导员工作量大、班主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大学一年级的工作任务重,对于新生独立生活的引导和帮助就容易被忽视,认为新生的独立生活能力靠他们自行摸索提高就可以了。实际上很多大学新生因为独立生活能力不足产生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而且靠学生自身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例如,大学新生成了各种网络诈骗、兼职诈骗的主要对象;部分大学新生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念,经常超支使用生活费,甚至盲目攀比,进行高消费而陷入不良网贷等;部分大学新生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照料都有困难;等等。

(三)对新生中特殊群体的人际交往的引导和帮助不够

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千差万别,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当前高校入学教育更注重对新生存在的一般性和普遍性问题的解决,而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个别问题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例如,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虽然国家和学校的经济资助政策已经较为完善,也基本能够实现不让一个孩子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但是对这类学生的思想教育、人际交往方面的引导却明显不足。

(四)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不强

大学新生因适应过程中的各种实际困难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目前高校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不强。首先,有的高校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甚至经常以后者替代前者,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大打折扣,成效不足。其次,有的高校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中,存在着课时量不足的问题,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又普遍重理论轻实践,有的直接将该课程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严重偏离了该课程的设计初衷。最后,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教育不足,在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新生没有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不能正视也羞于表达,当然也不太懂得寻求专业帮助。显然,高校在这方面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

三、家庭对孩子的适应能力培养不足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大部分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升学压力下,往往也忽视对孩子适应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大学新生出现各种适应性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对孩子制定长远目标和规划的引导不够自觉

在中小学阶段,社会、学校、学生和家庭对学生的目标都非常明确并且达成了高度一致的共识,就是升学,因此家庭对孩子的目标和规划不用太在意与操心。到了大学后,大部分家长又认为孩子已经成人,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也有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孩子已经上大学了,自己更帮不上什么忙,因此大部分家庭从思想上就不重视对孩子的目标意识和规划意识的教育与引导。同时,在大学以前,家庭在教育中更多扮演的是助教、陪读的角色,对于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不足。

(二)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不够自觉

近年来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在增加,而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常常是被呵护、被宠爱的,家长不会让他们受到一丁点儿委屈,更不会让他们操心自己的生活,都是竭尽全力地做好“保姆”工作,以便于孩子全身心地投身于学习。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挫折和磨炼,当然也无从谈起独立生活能力的提升。于是,我们经常看到大学新生报到过程中,家长成了学生的搬运工、小时工,恨不能把所有的生活琐事都处理好了再离开,甚至是一些领教材、开班会等理应学生自己做的事情,家长也都包揽了。一些家住得较近的学生,周末还要将脏衣服带回家洗。这可以体现家庭对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的欠缺。

(三)对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不足

对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不足,一方面是家庭自身在这方面的意识不够,对这件事情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客观上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谐,对孩子的人格养成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家庭氛围是冷漠型,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可能表现出自闭、不自信等;家庭氛围是争吵型,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也往往带有攻击性,这些都会导致孩子人格的不健全,当然也难以应对大学新生阶段人际交往的各种问题。

(四)对孩子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大部分家庭都高度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常常忽视。一方面,大部分家长本身就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更谈不上去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心理调适能力;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不能正确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是不承认孩子有心理问题,二是不愿意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心理咨询或到医院就诊。他们有的会单纯地认为孩子就是青春期叛逆一点,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有的甚至会运用家长的权威来批评孩子,不但没能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可能还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四、新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

前面所述三种原因,归根到底都是外因,而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内因在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外因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一)部分新生专业认知水平和学习动机水平不高

大学的学习偏重于专业学习,而对专业的认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兴趣和动力。有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新生在填报志愿时,或者是随大流填报了一个所谓的热门专业,或者是在父母、亲戚的安排下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或者是根据自己的字面理解随意选择了一个专业,加上前文所述高校入学教育中专业教育的不足,让这部分新生对于专业的认知不全面、不准确,感到迷茫。这一问题的直接后果就是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兴趣缺失、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目标影响学习动力,学习动力决定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大学新生挂科率远高于大学其他年级挂科率也充分证明了他们学习适应性的问题。

(二)部分新生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

部分新生独立自主生活能力不足,一方面是客观上缺乏相应的生活经历,另一方面则是缺乏独立自主生活的意识,主观上不愿意独立,什么问题都存在“等靠要”的依赖心理。首先,这种依赖心理表现在对事物的判断和选择上缺乏独立思考,如部分新生在选择参与的社团时,并不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大学综合能力提升的规划,而是同宿舍的同学都参加了自己也就跟着参加,完全是一种从众心理。其次,这种依赖心理的表现就是对于生活学习中的具体事务,总是不上心,总认为会有人来提醒自己,对于自己的事情缺乏一种主人翁意识。例如,有的新生在起床甚至考试这些事情上也需要他人提醒,当他们旷课或睡过头未能参加考试时,原因竟然是室友没有叫其起床。可见这种严重的依赖心理是部分新生出现各种适应性问题的重要内在原因。

(三)部分新生性格存在一定缺陷

个体的性格因素对于他们的适应能力是有影响的,部分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与他们的性格密切相关。有的新生过于内向害羞,在人际交往中从来不主动,有的新生甚至过于紧张害怕从而回避正常的人际交往,尤其是与异性的交往 。有的新生表现为冷漠和不近人情,对于他人的主动热情视而不见,不愿意和他人交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有的新生表现为戒备心太重,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小心而不太愿意真诚待人,从而交不到真正的朋友。性格原因造成的人际关系问题,导致他们新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不起来,也会影响他们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的适应。

(四)部分新生自我意识存在偏差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意识是否准确影响个体的思想、行为和心理健康程度。正确的自我意识有助于个体发展健全的人格,从而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健康成长;反之则对个体成长有不利影响。大学新生的自我意识偏差主要体现在他们对于过去“优秀的自我”和现在“普通的自我”不能有正确的判断。到了大学的新环境中,他们不仅要面对各种生活、学习、人际方面的变化,还要承受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难免会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甚至会引发其他的一些负面想法,更有甚者自暴自弃。 h/PqQ/wvgNQZcmi8VDYk8XjSqQmlSI4pBWmRqJ+eRriI8avV2LNtQ6klptho981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