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国内白酒行业概述

我国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白酒是我国特有的酒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白酒消费观念逐步改变,健康饮酒、理性饮酒的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白酒消费的选择上,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健康意识逐步增强。相关专家认为,未来5年我国白酒市场的规模将达万亿元级,白酒企业面临新的增长动力,白酒行业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1358360万升,同比增长3.23%。1578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其中亏损企业有113家,企业亏损面为7.16%。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6125.74亿元,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10.0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97.15亿元,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9.24%;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0.54亿元,与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15.92%。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8年白酒商品累计出口总额为4.69亿美元,同比增长4.34%;累计出口白酒数量为1610万升,同比下降0.73%。销售收入增长、利润总额增长、亏损下降接近或超过两位数。2003—2012年被称为中国白酒“黄金十年”发展期。这一时期,中国白酒虽然经历了经济下行、行业持续调整和消费背景、环境、政策的变化,但白酒产业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这也客观反映出白酒在广大消费群体中的刚性需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市场从品质、口感、包装、度数等方面都对白酒行业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中国白酒行业在经历长达十年的高速增长后,2013年开始进入调整期,导致行业调整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速下滑、“塑化剂”风波、限制“三公”消费等。种种问题蜂拥而至,行业前景较为悲观。定制酒或将成为白酒行业的突破口。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白酒市场中,定制酒一直被认定为酒企探索差异化消费的另一条路径。众多酒企纷纷瞄准“定制酒”市场,因为它满足了消费者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需求,要“面子”就是一定要高大上,要名酒;要“里子”就是一定要价格便宜,所以直接向酒厂定制,省去中间环节。在白酒行业困窘之际,有业内专家表示,定制酒将会是酒业红海中的一片蓝海,尤其是在企业商务接待、大众婚宴寿宴以及生日宴会当中。

21世纪以来,我国白酒行业发展行情一路上扬。然而,由于受国家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的影响,高端白酒市场需求受到冲击,白酒行业可能出现结构性变化。随着限制公款消费的政策导向日趋明确,以政商需求为主的高端白酒销售所受影响明显,预计白酒行业终端消费需求萎靡将很快传导至生产层面,白酒企业的利润增速或将呈急速下滑趋势。目前,国内白酒行业的产业结构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名酒企业。它们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酿造工艺中继承了传统的精髓,是白酒的文化象征,产品面向全国市场,主要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第二个层次是区域性强势品牌,凭借地域优势占据区域白酒市场主流消费,成为当地的特产。第三个层次是面对城乡低端消费的大众白酒品牌,这些企业数以万计,为大众消费提供低价白酒。粮食谷物产品不仅受到国内供需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国际市场、金融因素的影响。粮食谷物的价格上涨,并没有给白酒企业带来较大的议价空间。对于厂家来说,涨价是企业的营销策略,通过涨价能够提升白酒品牌价值。

在白酒产品中,高、中、低档白酒的产量和利润分别呈“金字塔”形和“倒金字塔”形。高档白酒占的比例较小,约为20%,但所创造的利润却最大,约占50%;中档白酒占的比例和利润均约为35%;低档白酒占的比例最大,但利润却最小。企业主要靠低档白酒占领市场。从各项经济指标来看,我国白酒生产向着大型企业集中,前20位骨干企业的销售收入基本上占全行业的40%,利税占全行业的60%,产量约占全行业的30%。这一方面说明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是目前带动白酒发展的直接动力,另一方面标志着白酒行业内部整合力度加大,白酒企业的改组改制已成为白酒行业发展的主流。同时,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白酒企业两极分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大,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白酒产品主要以散装白酒、简装白酒为主,大都是5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白酒产品结构也有了较大调整。目前,我国白酒产品以降度酒为主流,且包装相当精美。6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基本上已经没有了,50~55度的白酒为高度白酒,40~49度的白酒为降度酒,39度以下的白酒为低度白酒,低度白酒的产量已经占我国白酒总产量的40%左右。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的液态法白酒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其出酒率高、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白酒企业不断发展与创新,使液态法白酒的产量在白酒中已占到55%以上。各种香型的白酒也有了不同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浓香型白酒占70%左右,清香型白酒占15%左右,兼香、酱香以及其他香型的白酒占15%左右。

目前,倒下的原酒公司通常面临两种结局:一是停业歇业,二是被大原酒公司或品牌酒公司收购。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140多家酒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四川白酒行业未来低端产品市场将进一步萎缩,中高端产品市场将继续增长。因此,更多的中小型酒公司将面临破产或被兼并的命运。一位熟悉四川酒企的人士说,大多数中小型酒公司现在更多的是依靠核心基地来提供更高的渠道利润率,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以更低的利润生存。对于中小酒企来说,这个时代是他们最黑暗的时刻,但最黑暗的时刻往往意味着光明的未来。为创新而努力的少数公司可能会在差异化中找到未来生存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对中小型白酒企业来说,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发展经销商、拓宽渠道、建立营销网络、打造品牌都是困难的。随着竞争的加剧,品牌将在未来变得更加集中。中小型白酒企业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方资源,同时突出产区的优势。 r482t2rNvu+IW1xy3fc12Zr3OdKZ3H0SUGPn1LSydJh286ZMaZREeBY9X9wA0x0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