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白酒行业概述

四川白酒的产量占据中国白酒产量的半壁江山。数据表明,2018年,川酒产量为358300万升,占全国总产量的41.13%。在中国酒类行业整体复苏的大背景下,川酒的整体经济效益也在进一步提高。2018年,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剑南春、舍得酒、郎酒“六朵金花”实现营业收入1285亿元,占川酒整体营业收入的54%;实现利润284亿元,占川酒利润总额的83%。200多家规模以上的企业和数千家中小酒企只能分享余下17%的利润空间。同时,投资者对于白酒产业不再像以前那么乐观。有川内酒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以前都是银行主动找白酒企业谈融资,现在银行都是躲着原酒企业走,一些酒企只能借高利贷艰难运营。四川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风微雨多,加之地处盆地,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生长,使得四川成为我国浓香型原酒的主要产地。四川的原酒主要有浓香型和酱香型两种,尤其是浓香型原酒占全国产量的80%。资料显示,四川原酒的集群效应初显于20世纪80年代末,兴盛于90年代。仅川西的邛崃市就曾有上千家酒企,年销售原酒30000万升,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大邑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生态食品建设基地”。崇州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传统白酒原酒生产基地”。2002年以后,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和行业政策调整给四川原酒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近千家原酒企业相继破产。而川南原酒由于近年来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不断发展,原酒需求量不断增加,川南原酒获得销量与价格的双丰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四川原酒产业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已在全国白酒市场形成“川浓贵酱”的产区香型认知。但是,目前四川原酒生产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存在品牌力量不强,附加值较低,质量难以形成统一标准,抗风险能力较弱等不足。四川原酒产品附加值与其在全国市场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还不相称 ,打造四川原酒整体品牌,促进酒企集群发展,实施品牌化战略,提高四川原酒产业的经济效益已成当务之急。 ZWXHbiibC1fi+YOvR9fXBBoBlqr2qlsM6+bTn7whqixvvKyKFYnsdSiYeXmJ3ui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