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近代以来我国美育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起,我国就有运用美育来强化思想意识的萌芽,夏、商、西周的青铜技艺都是美的诠释。我国古代美育思想发展在不同朝代形成了不同的内容体系,但主要存在两种发展形态:其一是外在形式的艺术美。这就形成了以诗歌、绘画、雕刻、音乐、舞蹈、书法、文学等为具体形式的艺术宝库。其二是富含思想内核的内在演进逻辑路线。即我国古代所形成的艺术文化,其实质还是注重这些具体形式所蕴含的伦理价值和政治价值的,“在美育的心理方面认为外在的道德律令必须经由审美教育转化为人的内在心理需求” ,尤其是注重通过诗歌和礼乐的形式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封建社会所提倡的艺术文化与艺术教育是在封建社会内部进行的教育,即使开始了有关美的教育教学,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美育,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美育出现于近代以后。

一、近代至新中国成立时期的美育发展

近代以来的美育名家有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鲁迅、丰子恺、朱光潜等,他们研究美育不仅立足美育本身,还将美育上升到救国救民的高度,赋予美育崇高的使命——实施美育就是要改造国民心志,唤醒国民志气,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民众。

梁启超作为近代提倡美育的先驱者,是我国近代历史审美教育的启蒙者。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美育”一词,但他的思想中具有浓厚的美育意识,他很重视“美”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美”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要素 。王国维在梁启超的影响下进一步加强了对美育的研究,他认为要挽救民族和国家于危难中就必须培养身心都健全的人。他于 1906 年在《教育世界》上发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提出了要通过培养身心全面发展之人来挽救民族与国家。这种身心教育包括身体教育和心理教育,身体教育强调人才培养要注重培养人的身体健康意识;在心理教育方面要加强包括美育和德育等多育结合起来的整体性教育,培养完全之人来保家卫国。王国维不仅仅立足于教育这一狭隘的领域来看待美育,更是在挽救民族危机之中来看待美育,这显然提升了美育的价值定位。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美育发展较快,出现了一批研究和倡导美育的著名学者。这其中著名的就有蔡元培,他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即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世界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美感教育。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说”。蔡元培认为在人类社会早期,宗教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美育与其他的教育形态一样都是依附于宗教的,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所致。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不仅为人们在概念上把握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同时还为艺术、文学、科学、伦理学等从宗教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科学门类提供了可能。在蔡元培看来,人们固然反对宗教,但人们并不反对宗教中所蕴含的美育内容,美育可以代替宗教,但宗教不可以代替美育,因为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再者,美育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既有普遍性以打破人我的成见,又有超脱性以透出利害的关系;所以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且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这种是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 。在宗教文化中宗教能够回答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而这种终极关怀的具体化就表现为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人生价值的确立,对人从何而来及到往何处的不断追问等。在蔡元培看来,这些问题可以借助美学来回答,从而将形而上终极问题拉回到了现实世界,实现了从天上到人间的转换。

蔡元培认为美育能够代替宗教,是因为在他看来美是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的津梁。由此可知,蔡元培提出“美育代替宗教说”与人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反思紧密相连。但他在批判宗教权威的过程中却在无意中树立了美育的权威,将美育这一更具有经验性的“存在”作为人们安身立命之根本。正如费尔巴哈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消除“绝对精神”一样,当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遇到矛盾时就不得不再返回到黑格尔的爱、意志、欲望上去,甚至重新求助于上帝。蔡元培对宗教的批判同样存在此类问题,美育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就扮演着“宗教”的角色。也就是说,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仍然停留在类似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在他看来,美育是一种可以脱离社会现实并且能够弥合现实裂缝的“精神自救”。意识作为存在的反映,蔡元培这种思想与其是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教育家不无关系,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等特征,蔡元培作为民国时期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其思想也在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否认蔡元培“以美育代替宗教说”的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说”的目的还是在于关心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人存在的精神家园和终极价值,这种理论关切对于当前以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为主导的社会尤其重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以美育代替宗教说”应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充分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而抛弃其中的糟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和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中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对美育的正确解读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揭示美是奠基于人的实践/劳动基础上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美的考察一方面要立足于人的社会实践,另一方面不能忽视人的主体性作用,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就把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美育观颠倒了过来,形成了科学的美育思想。

鲁迅在我国美育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鲁迅早期的美育思想主要是根据西方超功利主义美学来阐释的。他在《摩罗诗力说》中提出:“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这就要求不带任何功利目的来欣赏艺术。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用科学民主思想批判封建主义及其道德观念,并且以成功的艺术作品(小说)揭露合批判吃人的礼教,产生了极深的影响” 。鲁迅为了宣传新文化,十分注重在培养人才方面融入美育内容,他在教育部工作期间还亲自讲授《美术略论》,创立艺术学院,举办各种艺术展览,为我国学校美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美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国美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也迎来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一)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初期的美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提出: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 。1952 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小学、中学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1954 年 2 月,时任总理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提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前进,每个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 。1955 年 5 月国务院在全国文化教育工作会议中就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就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发展,同时还要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而生产技术教育为劳动教育的雏形。同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报告》中阐明“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也能够培养他们对不好的、丑的憎恨。所以,在美育中能很好地进行政治思想政治教育” ,这里对美育功能的定位显示了实施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1956 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束,社会性质逐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关于教育领域是实施德育、智育、体育“三育”,还是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育”,还存在不同意见,但在这一时期对美育的讨论多着眼于美育的工具价值,对美育本身的价值内涵及定位缺乏理性认识。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至此,美育从我国教育事业中被除名,同时德育位列第一,正式取代智育成为教育方针之首。

1958 年,受当时政治生态的影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关于美育的内容被删除,从此我国学校美育事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甚至达到谈美色变的程度。1963 年 3 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条例(草案)在全国实行,这些草案中对美育的具体要求和实施办法等都被取消。同年 7 月,时任总理周恩来在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大会上发表《全面发展,做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发展包含德育、智育、体育三个方面,并提出了学习“例如戏剧、电影、美育”等革命文化可以增强个人修养和培养共产主义道德。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学术界对美育和美学进行了研究阐释,其中以朱光潜出版的《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谈美》及蔡仪出版的《新美学》等一系列著作为代表。这些著作的出版为美学的进一步传播和美育的进一步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时期学术界还掀起了一场关于美的大讨论,讨论主题包含美的本质问题、美的研究对象以及自然美学等问题,在讨论中进一步宣传了美育和美学思想。

(二)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的美育发展

1966 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教育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美育也未能幸免,遭到无情批判,美育被认为是“牛鬼神蛇”,是剥削阶级的产物,“美育问题,不过是从封、资、修的教育思想里拾来的破烂” 。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教师成为批判的重点对象,美育成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重灾区”,甚至达到谈美色变的程度。这一时期,我国文化艺术作品遭到严重破坏,由于林彪、江青等人煽动的极左思潮的蔓延,出现烧毁艺术品的愚蠢行为,一大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古籍、书画作品等被付之一炬。同时,人们所能够进行的审美活动则仅仅是“八个样板一个作家”和“红卫兵诗歌”。这是社会“理性”从外在强迫人们进行的审美,而非人们发自内心的真实认同和审美活动,不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认和彰显,反而是人本质力量的异化,人们在这种政治高压下所进行的单一审美不具有审美主体自由精神追求的价值内涵,也不可能真正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进行审美创造。“文化大革命”期间美育被剥夺和被取消的做法给我们国家和民族带来了严重后果,使民族精神受到了极大创伤。

(三)20 世纪 80 年代至新世纪初的美育发展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我国教育事业迎来新契机,美育及美学也逐渐重现于人们的视野。随着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美育再次被写入教育方针,美育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此后,美育也因其独特的理论品质和精神实质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对人感性需要和审美直观的压抑之后。对美育的研究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外在需要,更是对人存在本身的密切关怀,“因为美学被认为可以触及问题的根本——人性的深处,并且由此产生出特殊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对美的关注即是对人存在价值与意义的追问。

1979 年 5 月,教育部时任副部长张承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就指出:“德、智、体三方面都包含着美育的成分,美育贯穿在德育、智育、体育的过程之中” ,这从官方层面再次明确了美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在国家恢复美育发展的同时,理论界对美育的研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相关研究资料统计显示,当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教育研究》期刊在 1979—1994 年共计发表有关美育方面的文章达 55 篇,占比约为 70%,其他权威期刊如《教育学》同样对美育给予了大量关注。这一时期,我国学者丁家桐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谈美育》一文,该书直接反映了时代发展对人们尤其是对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关注,认为美育具有非意识形态化的特点,不能将美育作为意识形态化的教育形态而加以排斥,相反美育对于促进德育教学和培养完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不仅在物质上有了新需求,同时在思想文化方面也解放了思想,开始关注人才培养的感性需要,反对将德育作为纯粹工具来进行教学。1980 年,著名美学专家朱光潜等人联名致函教育部,要求恢复美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应有地位。

1981 年《美育》杂志创刊,该杂志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创办,是当时国内唯一一家美学刊物,其办刊宗旨在于宣传和普及美学知识,但该刊对美育与美学本质内涵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性,最后停刊。同年印发的系统总结与科学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若干历史问题的重大文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在美育领域进行系统评估和科学评价还需要实践的沉淀和时间的考验,但不管怎么说,美育发展的光明前景呼之欲出。1982 年,中共中央转发《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争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胜利》,“四美”的提出为加强我国对美的认知以及美育地位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986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美育发展的关键一年。1986 年 3 月《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发展报告》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美育再次进入国家教育方针行列。1986 年 12 月,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美育事业发展的全方位复苏。

1989 年 11 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 年)》再次强调我国学校教育要将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实现这一任务需要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对美育的作用进行明确阐释,认为美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提升审美能力及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998 年,教育部制定了《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经国务院批准于 1999 年年初实施,《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从此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之际,应对国与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在综合国力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而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性能力和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美育不可避免地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与其他各育相互协调促进并统一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之中。美育在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智力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并且美育因其特有的理论品质和精神实质对改善教育现状作用巨大,因此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到重视。1999 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以素质教育为主题,进一步把素质教育提高到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地位。在该次会议召开前夕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尤其是全面突进素质教育进入了历史新时期,素质教育实施的领域更加广泛,贯穿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对美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美育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得以大力发展,美育被写入教育方针的发展大纲,并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美育的地位和作用做了明确说明。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我国美育事业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四)新世纪初期我国美育发展

进入 21 世纪,我国美育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体系正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一大批德育美学研究的名师大家,如檀传宝、赵伶俐、陈建翔、朱立元、曾繁仁等,他们为美育与德育的融合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除了理论界对美育的研究外,党中央还从国家层面对我国美育事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予以支持,安排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00 年,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针对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这就要求教育教学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其他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 年,李岚清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坚决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 年,教育部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 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的通知。《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这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 ,同时认为学校艺术教育要“使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011 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作为“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复杂时期,文化在提升国家形象和综合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更加频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面对这种严峻局势,要“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抵制低俗之风”。 21 世纪初,我国美育发展获得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美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得以快速发展,为我国美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新时代我国美育快速发展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期我国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维度得以提出,同时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教育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学校美育事业发展,我国美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美丽中国的提出在生态环境保护层面上引导人们关注美,这也有助于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角度推动我国美育事业的发展,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将自然作为资源库等一系列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种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结合,而教育在这种审美理念的树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2014 年 1 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必须大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学校艺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同时《意见》对学校艺术教育和美育进行了区分,认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同时,美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4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及“美”字据统计有 20 余处,在这些论述中除了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中提到的专有名词是“美术”中的“美”之外,其他谈论的“美”均与美及精神实质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当代文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同时指出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现象,“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这足以说明党中央及国家领导人对美及美育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战略布局为美育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国学校美育发展首次迎来专门文件,足见党中央对进一步繁荣发展学校美育和贯彻落实美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性的重视。《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同时《意见》指出我国学校美育的总体目标是:“2015 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 2018 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足开齐美育课程。到 2020 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意见》不仅对美育的内涵、作用、指导思想以及总体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同时对学校开展学校美育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保证学校美育健康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与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学校美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5 年 12 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并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 。我国高等教育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能够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要求同样适合我国基础阶段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培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既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之才,也要充分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实现从人口大国转化为高素质人口强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促进教育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

2017 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传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任务中,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 。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寄语青年要“时常用真善美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淳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 ,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涉及“美”。社会主要矛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挥棒,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指导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同时这在深层次上也说明人们将持续对“美”给予关注,持续进行对“美”的学理阐释和实践探索,真正做到让改革发展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也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美育事业发展也要体现新气象新作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不仅为我国学校美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时代机遇,同时对我国学校美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18 年 1 月,由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颁布实施。作为新时代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标准》提出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8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特别指出,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 “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2018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2019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以下简称《方案》)中,明确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作为“全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增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从战略背景、总体思路、战略任务、实施路径和保证措施等方面对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强调到 2035年,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持基础”。而《方案》提出要“增强中小学德育针对性实效性,从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改进德育方式方法,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潜移默化,开展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德育活动”,要“大力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形成新时代美育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总之,新时代我国学校美育发展被置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和重要指示批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要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新时代学校美育事业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有助于推进学校美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4fb66uM4Gzl7vqfNPiHDgVODlH8XPk2rRHawZGajd8CZewCYhGMaohpN+vVAM9z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