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美的定义阐释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追求着美,人人都喜欢美的东西。但只要进一步追问到底什么是“美”,却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定义,正所谓“常识在日常应用的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碰到极为惊人的变故” 。黑格尔曾提出著名的“熟知非真知”命题,他指出“一般说来,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有一种最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东西是已经熟知了的,因而就这样地不去管它了。这样的知识,即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因而无论怎样说来说去,都不能离开原地而前进一步” 。因此,要深入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美育这一时代课题,首先需回应何为“美”这一前提性问题。

一、对何为“美”的不同回答

古往今来,不少哲学家、美学家、文艺学家、思想家等都尝试着回答何为“美”。对美的思考精彩纷呈,基于主客观条件的差异,对何为“美”的回答不尽相同。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认为“美是难的” 。柏拉图对“美”与美的具体形态进行了区分,认为物质世界中所有美的事物都是对“美”本身的“分有”,是“美”造就了事物的美。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的原则出发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并认为美就是以数理构成的形式美。

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认为,“各种事物能使人一见而生快感即称为美。美的条件有三:第一,完整性或全备性,因为破碎残缺的东西就是丑的;第二,适当的匀称与调和;第三,光辉和色彩。”

康德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 ,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人对美的判断不能获得真也不能实现善,但人们通过鉴赏判断能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愉悦之情。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真和善只有在美中才能水乳交融,精神哲学是一种审美的哲学,而这种精神哲学的最高统治者就是绝对精神,即“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康德与黑格尔对美的思考还停留于唯心主义,只不过康德的美学观是主观唯心主义,而黑格尔的美学观是客观唯心主义,两者均以主体的心智或者理念来阐释美。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以前译作“车尔尼舍夫斯基”)指出美就是生活,美来源于生活,美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称之为美。他指出:“任何东西,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来照我们的概念应该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独自表现生活或使人忆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用生活现实代替了以往的唯心主义美学观,但他的美学思想在实现进步的同时还存在缺陷,正如费尔巴哈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工作只完成一半一样,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同样存在形而上学的抽象性,仔细考究则空洞无物。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古人对何为美有不同看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徐铉注释说:“养大则美,故从大。”由此可看出,古人对美的界定是从实用目的出发,以价值效用来衡量美与体现美。同时,对《说文解字》的“美”还存在另一种解读,有学者指出通过分析《说文解字》的语义环境与我国的文化传统,这里的“美”有娱乐或装饰之义,从羊与美的相互关系以及字形来解读何为“美”,即“人的头上戴羊头羊角作装饰品,或戴羽毛作装饰,像古代巫师化妆跳舞的样子” ,这种解释也有其合理性。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认为“里仁为美”,孔子对美与善进行了区分。孔子基于仁爱思想来判别《韶》和《武》中所蕴含的美与善,在孔子看来《韶》体现了“尽美矣,又尽善也”,而《武》则被认为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同时,孔子认为音乐非常重要,子在齐闻《韶》竟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当然,孔子对《韶》和《武》的评价与孔子本身的思想主张有关,《武》主张以武力统治天下与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有本质区别,因此孔子认为《韶》作为“仁”的显现做到了“尽善尽美”。墨子认为“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荀子认为美在“致其用”。孟子认为“充实之谓美”。这些对美的诠释多与善、利结合在一起。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持有超功利主义美学观,认为美在自然,强调天然去雕饰,崇尚朴素之美。春秋战国后,我国古代美育思想得到了新发展,在文学、音乐、戏剧等领域中成就显著。

我国近代以来的美学家对美也各有不同的看法。朱光潜强调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吕萤和高尔太认为“美是观念”,即美在主观。蔡仪认为“美在物本身”和“美是典型”,即美在客观。

蒋孔阳认为“美是自由的形象”,美的东西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

综上可见,人们在对何为“美”的不同解读中的有些观点,是在本质相同基础上的不同表达,而有的观点则完全对立。因此要想真正把握“美”及其本质,我们只有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中寻找答案,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因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美”提供了思路。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对“美”的解读

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美”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马克思主义所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剩余价值学说一样,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也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基础上所形成的超越性成果。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主张从实践出发来理解美,这种实践观美学贯穿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始终。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及《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等一系列著作中详细阐述了美学观,尤其是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何为“美”以及“美”的本质做了充分阐释,为我们明确何为“美”及如何创造“美”提供了根本思考路径。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劳动创造了美”的科学命题,因此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首先应对这些重要论述进行深入剖析。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来看,对“美”的理解需要正确把握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何为人的本质;另一方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在实质上牵涉到“劳动创造美”的问题。从长时段的视角来看,古今中外不同学者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探索,得出了不同结论,即使是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来探讨人的本质,不同学者也会得出不同结论。目前,理论界在探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人的本质思想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谈人的本质问题。第二,从劳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这三方面来把握人的本质。第三,从实践维度来解读人的本质。第四,从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不同论述来展开人的本质探究。第五,从人与自然关系来研究人的本质等。可以说,目前理论界基于不同视角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进行了深刻剖析,但人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向澄明之境敞开的、充满可能性的、未完成的生成性命题,不同社会历史条件要求对人的本质进行贴近时代和生活的不断解读。因此对人的本质的把握离不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和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问题。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人是自然界运动变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必须依靠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而维持生存,处于这一状态的人其生存情况与动物无异,但人并不仅仅满足于生物本能状态,人凭借其主体意识及在这种意识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超越了自身的生物属性获得了社会化本质。故此,马克思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人具有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是人的本质本身所在,活动着的主体与外在于主体的客体是人生存和发展必须永远要面对的对立统一体。对人的本质的解读只明确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个方面。

此外,还必须对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做出分析,关键在于理解对象化的本真内涵。“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活动着的主体对纯粹外在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实现“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也是人这一自然存在者被改造和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理论认知层面的完善,还包括人物理存在即身体方面的完善,这一过程就是“人的自然化”。总之,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现了人“复现他自己”的目的。“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实现了主体与客体这一对立统一体不断地趋向完善,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一方面是指自然(包括人本身)作为人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则是活动着的人对外界对象进行审美,“前者使主体的自由意志对象化得以实现,后者则不断提升和丰富实践主体的自由精神本身” ,这两方面的最终动力则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 。如何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形成美?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提出了五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以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使自然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

第二种途径是人通过思维来想象和自由安排外在的自然之物,使自然之物符合人的需要,受人思维和想象的支配。

第三种途径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由于其天生的形态而能够成为人抒发情感的对象,这就赋予了无生命之物以情感。

第四种途径是自然界本身具有无限性,这种无限性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因此对自然之景的欣赏具有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人在不断深入鉴赏自然之景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对象化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

第五种途径是人能够审美的对象只能是人化的自然界,而对于人诞生之前的纯粹自然界或当前还未被人类认识的对象世界都不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因为究其本质而言,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就说明美必须要人在场。也就是说审美的东西或范围应是人化的自然

檀传宝在认同这些基本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对象”既有自然和社会,又有人自身。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有了社会美和人格美。也只有这样理解,美的本质才是普适的” 。这里对“美”的探讨指明了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本质所在。但人在对象化自己的本质时存在主动性和受动性两种状态,这也就是人们在审美和创美的过程中既有主观认识性也有客观实践性,真正实现了审美与创美,也就实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与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哲学革命存在高度一致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超越传统哲学的地方就在于他不仅看到人类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还提出人改造世界的可能性。传统哲学观点认为自由是对对象世界必然性的认识,人对这种必然性认识得越多,就越能够彰显人所获得的自由含量。但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对客观世界必然性的认识与人类改造对象世界的实践活动这两者的有机结合。这就实现了自由与必然、主观与客观、普遍与特殊、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这与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一样,一方面彰显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另一方面说明了人在对象化自己本质力量时要受到客观自然环境的制约而无法实现预期目的。

综上,对美的理解和认识必须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应当从社会实践出发去探求产生美的根源,揭示美的本质” ,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得出:美是客观的存在,是社会的存在,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揭示了劳动创造了美,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可以理解为美是作为类存在的人在社会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这种本质力量是基于对生活与生命的领悟而达到的一种超功利主义人生境界,其主要特征在于强调美体现在对生活的体悟、对生命的珍视、对自由的追寻,即“具有自由精神追求的主体实践力量的对象化”

总之,人们对何为“美”有不同观点,而只有马克思主义真正回答了何为“美”,揭示了“美”的本质,阐明了“美”的特征,只有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为把握“美”进而创造“美”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美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为指导,在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x3jYgVvwlQNpqfP3glMcBeQ4R4eS4sZ/RBF2tJ7RhxqVpk1dB77fRlnkWgoPI28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